为什么小小的沛县居然拥有萧何曹参樊哙这么多优质人才?

如题所述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常说时势造英雄,当人到了某种境地,能把握住机遇,顺势而上,经过社会大环境的历练,就能成名成家,成为创世的杰出人才。

秦末之际,刘邦就是一个泗水亭长,结帮拉派的街道小混混,萧何、曹参就是县城的刀笔小吏,夏侯婴不过一打把式赶车的,樊哙不过一屠狗的,但是他们却恰逢上了秦末天下大乱。

严法苛政重役之下,人民不堪其苦,纷纷起义推翻暴秦统治。刘邦等人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也乘势而反,攻城掠地,南征北战。由于刘邦其人心胸豁达,能吸引招徕人才,又不刚愎自用,善于纳谏,处事灵活。在其他起义军相继被秦军镇压之际,刘邦率领自己的部队投靠了当时最能与秦军对抗的一支起义军,项梁、项羽领导的起义军。正因为他投靠了项羽,才使他的事业如拨云见日。

秦朝覆灭的根本原因在于只信武力严法征服,却不懂仁义惜民,而刘邦却心怀仁义,在关中与民约法三章,大得民心,同时他也很注重收买割据诸侯之心,注意收聚人才,于是在刘邦周围就拥有了可争天下的力量。秦朝灭亡后,虽然项羽势力最大最强,但项羽与秦朝一样,只相信武力征服,且刚愎自用,不会聚拢力量和人才,因此虽百战百胜,实力却越打越弱,最终垓下一役,项羽大败,被逼乌江自吻。

这样刘邦就取得了天下,建立了大汉,刘邦就成了开汉四百年的汉高祖。成则王侯败则寇,人们都是崇拜成功者,自然刘邦及追随其打天下的下属们也就成了炙手可热的知名英雄人物。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附骥尾而名益显”,刘邦成了一代创业之君,那么跟随他的那些屠狗宰猪钻胯赶车磨砚之辈,也就创下了惊诧后人的业绩,也就成为了人杰。

难怪有“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仕”的话,可见人的一生能跟对人站好队是多么的重要。

以前在培养选拔青年干部时,有这样的说法:“早压担子早成才,晚压担子晚成才,不压担子不成才”。现在看来这句话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大凡人的大脑都是基本一样的,人的智商也是不相上下的,之所以有的人在某些方面能取得成绩,就在于这个人及早具备了在某个环境中某个岗位的锻炼磨历,而有的人在某些方面一无所知,却是这个人没有接触过某个环境某个岗位。

因此天才出自勤奋,天才出自磨练,刘邦及其手下之所以都能成为杰出人才优质人才,就在于他们身陷那种环境条件,一步步磨练出来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