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文化课本健康标准有哪些

如题所述

3.1.2快乐体育主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给学生思考问题和独立创造留有余地。学生的学习包括三个阶段:运动的初步体验(尝试)--向新的学习目标挑战(学习)--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创新)。本次调查对象中有23%的学生体育课学习的动机是为了娱乐和好玩,对有兴趣的教材练习时情绪高涨,专心致志。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没有了快乐,如何谈得上全面提高学生得身体素质,他们不愿意每天的跑步练习,每节课的篮球运球,他们需要新颖、实用、有挑战性的教材。所以教师只有积极不断地更新教学手段,常教常新,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调动练习积极性,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 3.1.3终身教育应贯穿于人的一生,而高校体育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终身体育这项抽样调查中看到,只有11.9%的少数学生需求,正说明了高校体育课教学应该作为终身教育的一部分,应进一步更新观念,形成比较完善的学生健康教育体系,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意识与体育实践能力,同时,高校体育应以终身教育理念为平台,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各个方面加快改革和创新,树立“健康第一”和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让学生通过高校体育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成为具有健康体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3.1.4 生命在于运动。对于在大学体育课中开设保健课教学是很有必要的。体育运动本身在于防病治病强身健体方面有着积极作用。太极拳是我国传统保健体育项目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我国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它既是一种合乎生理和心理原理的体育运动,又是一种防治疾病、陶冶情操的健身手段。太极拳的锻炼强调意识、动作、呼吸三者同时协调运作,在强身的同时也锻炼了大脑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是一种全面的养生锻炼。因此在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少数体弱和残疾学生防治疾病的心理需求不容忽视,开展保健课教学以满足他们(7.3%)的身体和心理需求。 4 调查结果与分析 4.1.1调查结果表明,多数大学生体育课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完成体育课考试,并且希望在体育课考试中获得高分,持这种心态的学生占有率高达50.4%(表1)。原国家教委规定:公共体育课为大学生必修课,不及格者应重修。公共体育课不及格者,不准毕业,作结业处理,发给结业证书等等,确保了体育课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当学生把这些 条文规定转化为自己的需求时,便产生了对体育课学习的直接动机。 4.1.2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既要教书又要育人,就是利用体育活动中人体的接触和配合、改善人际关系,进行团结协作才能取胜的思想教育。通过技战术练习,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教育具有运动技术特长的学生,在校内外竞赛中要发扬为集体争光的精神,调查中得知具有这种精神的学生中女生(11.7%)多于男生(7.3%),女生多于男生的原因是与女生性情和东方女性的传统特点有关。 4.1.3 逐步改善体育设施,满足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物质需求。日本心理学家小林等人研究结果表明,“体育设施的条件是决定体育课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关键”,学校运动场地、器材设施等,是完成体育教学的物质基础和保证。良好的体育设施能促使学生学习兴趣倍增。高校在目前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呼吁各级领导,尽可能多拿出一些经费改善体育教学条件,以满足5.6%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物质需求。 4.2 体育理想的需求 4.2.1 体育教师的榜样作用。学生产生学习动机的过程中,体育教师的魅力,对学生影响时间最长,效力最深,在“整个学校里,教师的可信度最大”。学生从小学到大学都要必修体育课,课堂上学生模仿的对象是体育教师,教师的魅力令学生羡慕和信服,将会形成良好的心理定势,从而激发对体育课学习的动机。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技术过硬,在生活中严格要求,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增强其魅力的感召力,吸引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在调查中该项女生占调查人数的52.3%,男生占60%(表3)。 4.2.2 体育明星效应。体育明星在运动竞赛中技、战术的绝妙表演和高尚的体育道德情操,强烈的吸引着大学生积极效仿,并在体育教学和锻炼过程中勇敢实践。调查对象中被体育明星之风采所吸引的男生有28.5%,女生有26.2%。 4.2.3 猎奇心理,好奇之心,是大学生心理特点之一。当大学生接触到新颖、优美、节奏感强的体育运动技术时,在好奇心的促使下,引起7.2%的学生(女11.2%,男4.8%)积极参与。因此高校体育教材的设计不能一成不变,墨守陈规。同时这也给体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不断更新教法,才能适应猎奇心理学生的需求。调查对象中,持这种心态的女生多于男生,原因是女生在中小学时期,自觉接受体育教育的机会较少于男生,对大学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体育设施和教师素质都感到新奇。 表3 体育理想的需求 表1 对学习体育课的认识 内容 按教学课程计划锻炼 一个人自由活动 小范围一起锻炼 随心所欲 n % n % n % n % 女283 89 31.4 96 33.9 14 4.9 22 7.7 男152 130 85.5 36 23.6 38 2.5 10 6.5 合计435 219 50.4 132 30.4 52 11.9 32 7.3 4.3大学生体育课学习动机的调控与激励 4.3.1 大学生体育课学习动机的调控方法 大学生体育课学习动机是随着内部需求和外部刺激条件的变化而随之变化。 体育教学是师生双边围绕着课堂教学目标进行教与学的系列活动,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想取得教与学的最佳效果,教师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中,就要不断地对在实施教学过程中的程序进行控制调整,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我在教学实验中具体采用的调控方法有思想调控、定量调控、教学目标的调控、人际关系的调控、教学广度与深度的调控、教学程序的调控、教学动态调控、学习项目的调控、教学时间的调控等。 4.3.2 大学生体育课学习动机的激励方法 激励的原则,首先是要了解学生的需求,激励是为了加强动机强度,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练习情趣。 4.3.3 思想教育法 “人的动机可以激发,可以转移,宣传教育方法就是激发人们的动机,使之指向共同的理想目标”。教育学生:体育课学习应与学校培养合格的专门建设人才结合起来;近期娱乐和健康应与为国家高效工作四十年(或更长时间)结合起来。 4.3.4 激励法 激励法又分为物质奖励法和精神鼓励法。 (1)物质奖励法 如学生在校内外参加竞赛获得优异成绩,奖励给一定的物质,对参与者发给一定的纪念品,鼓励其积极参与体育竞赛。 (2)精神鼓励法 如在课堂教学中,对练习积极、情绪高涨的学生,可以提出口头表扬,树立他为全班学习的榜样。另外,对体育差生,只要有微小的进步,也要进行表扬,使他们也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以此激发学习兴趣和信心。 4.3.5 竞赛激励法 竞赛是体育运动本身属性之一,通过平等的或有条件的“让先”等级竞赛,使获胜者获得成功感,也使他本人感到自己具有从事体育运动能力的满意感,从而强化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 5 结束语 5.1 大学生体育课学习的良好动机是学好体育理论和技能的动力,它将直接影响到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和体育教学改革的进程。体育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学习动机的成因,循循善诱地强化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2 积极转变学生对体育课学习的价值观,学习体育不仅仅是为了“娱乐和玩的痛快”,要把单纯的兴趣升华到更高层次的终身体育,并确立学习和锻炼的目标,提高体育课学习的动机。 高校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学习心理学,潜心研究教法,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和 手段,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科学的调控和有效的激励,创造出一个最佳的教学环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6-29
第一条 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第二条 体育课程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
第2个回答  2015-06-29
体育对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具体有以下好处:
  (一).体育与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是指社会成员“基于一定价值目标,通过不断做出身心调整,从而在社会环境中维持一种良好、有效的生活状态,以促进价值目标实现的过程”。它包含了心理调试和行为调整两个密切相关的因素。与其他学科相比,体育在发展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有其特殊的优势。首先,体育实践课程是从事身体练习并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身体练习中的苦与乐.成功与失败。学生都有直接的体验,这在发展学生心理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是有积极作用的。其次,体育实践课与其他学科相比,在环境上也有很大的区别。体育操场是开放的,教学空间比较大,因此环境变化多,角色转换快,信息交流频繁。这更有利于学生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
  基于上述社会适应内容和体育学科特点,我们认为,体育课程不仅可以调节学生的心理,还可以影响学生的行为,因此可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性发展。但是,由于体育运动项目众多,各项目特点和表现形式又不一样,其内在机制的可变性很大,所以要完成社会性发展这样的目标,还需要对体育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根据不同的运动项目、不同的内容,设计并运用、实施不同的办法,以达到心理健康和实现社会性发展的效果和目标。
  (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性发展的课程教学的改革措施
  2. 1改变和充实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改革一直是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重点和研究课题之一。体育教学内容包括理论与实践两个部分。竞技体育项目、传统体育项目、休闲娱乐体育项目都可以精选为体育教育内容,作为“教材”进行运用。因为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竞技体育可以是大负荷方式,也可以以小负荷形式进行,传统体育和娱乐体育也是一样。“教材”一词的用法大致可分为二种,一种是“具体”的教材,是指课本、教科书和课堂教学内容(比如今天上篮球等),另一种是“抽象”的教材,主要是指“教材的研究与使用方法”。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同一个教材,在使用过程中,有的教师强调运动技术,有的教师强调锻炼方法,有的强调文化,有的强调运动乐趣体验。因而,在实施健康教育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完善基础理论的健康教育。体育教学中,往往偏重于实践方面,应该说体育实践教学固然重要,但理论教学方面也不能忽视。理论在人的观念价值确立和指导实践应用上是非常重要的。把运动保健、体育康复、体育休闲娱乐和体育文化欣赏等方面的知识,结合运动项目特点和实践过程,规定内容在每节实践课中进行。比如:运动小常识、体育锻炼一法、体育时事、运动欣赏等。这样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受到学生的欢迎,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二,注重体育实践的健康教育。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是学校体育的首要目标。因此,教材的选择与使用要充分考虑其做为教材的那种具有代表性和可接受的教学因素。无论游戏、娱乐及身体基本活动,还是具有丰富内涵和广泛影响的竞技运动项目,都可以成为体育健康教育素材,关键是怎样运用的问题。体育教材的确定要根据体育学科特点、社会需求、学生需要、具体条件来进行,既要有代表性,又要有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第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体育娱乐健身素
  材也越来越多,众多的体育娱乐健身项目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出现在社会和学校。体育教学应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培养兴趣与爱好,进而促进终生体育意识的形成。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结合点,形式和内容具有更多的相近之处。娱乐健身素材的选用,一方面对拓宽高校体育教学领域起到了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对于娱乐健身项目的规范性和健康发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3. 2加强和改进教学方法
  第一,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传统的体育教学只注重学生再课堂上的表演,教师也习惯于发号施令,力图将全体学生都统一到自己设计的规范中去,其结果是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地位被忽略了,缺乏主体的热情和主体的参与,体育教学难以渗入科学的理念,也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对体育教学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必须掌握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这样才能引发学生兴趣,得到响应和产生共鸣。体育教学要突出对学生竞争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除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多加注意外,教师要强化培养意识。特别对那些表现欲望不强,不善于竞争的学生,应着力发现他们的长处和闪光点,多加鼓励和激励,提高其参与的积极性。
  第二,情景创设。体育课堂教学心理气氛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相对稳定的集体情绪状态,它是教学中集体心理动态结构的特点之一,是体育教学活动的心理背景。体育教学的基本形式是课堂教学,在实现课堂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会进行频繁的交往,交往时每个个体本身都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并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个体之间的情绪互相交流,互相感染,造成心理上的共鸣,情绪上的共鸣,个体的情绪趋向一致,从而形成某个时刻的集体心理气氛,体育教学就是在这种心理气氛中形成的。这种气氛对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发展能起到良好的作用。体育课堂教学心理气氛的优化可以发挥其动力,愉悦和调节的作用,使集体的情绪处于适度的坑奋状态,每个成员在认知上相近,情绪上相溶,心理上互动,课堂气氛活跃,教与学,练的情绪高涨,学生处于积极的心理状态之下,认知一一操纵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和提高,学、练效果得到了最优化。
  第三,提高应变能力。体育教学中情况变化很大,所以常常会出现超出预想的情况发生。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把握和对情感的调控。及时改变教学方法和采取有效措施,保持和提高学生情绪和教学气氛,以使教学活动向着提高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发展。
  学校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一个主要方面,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促进社会性发展,是社会发展要求和学科发展的必然。学校体育与其他学科相比,在促进人际交往、情感培养、加强交流合作、适应环境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