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灌溉不均匀的例子

如题所述

农作物灌溉不均匀田高低不一,土壤板结与疏松直接影响灌溉不均匀。
作物节水高效灌溉制度是以最少的灌溉水投入获取最高效益而制定的灌溉方案,包括农作物播种前及全生育期内的灌水次数、灌水时间、灌溉定额和灌溉定额。灌溉除满足作物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要外,还多方面影响着作物的生长环境条件,影响土壤的理化性质,从而影响土壤肥力状况和土壤的形成过程以及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1.灌溉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良好的灌溉,可以为作物创造最适宜的农田水分状况,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使土壤中水、肥、气、热状况得到协调。不合理的灌溉,则可能会破坏土壤团粒结构、使土壤养分淋失或土壤通气不良,如灌水量过大,还可能抬高地下水位,给土壤带来盐碱化的危险。
2.灌溉对土壤中微生物和原生动物活动的影响;土壤中的好气性细菌、真菌、放线菌以及原生动物如蚯蚓等,受灌溉影响较大。如当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50~80%时,硝化作用强烈,有利于养分移动,增加作物的吸收范围;若灌水量过小,土壤水分不足,则会抑制微生物的活动和原生动物的繁殖。当土壤水分下降到田间持水量的20%以下时,硝化细菌即停止活动;超过田间持水量的80~90%时,硝化作用也停止,并会发生反硝化作用,引起氮素显著损失。
3.灌溉对土壤温热状况的影响:水的比热和导热性较土壤大4~5倍,所以灌溉后土壤的热容量增加,使土壤的升温增热变缓,降温冷却变慢,温度变化较为均匀,因而土壤温度受外界气温变化的影响得到缓和。如小麦冬灌后的土温比未冬灌的可提高2~3oC,又如水稻田,控制田面水层深度可调节田间水温,早春灌浅水,有利于升温插秧,夏季灌深水可平抑田间温度。
4.灌溉对田间小气候的影响;田间小气候是指农田地面以上1~2m范围内空气层的温度和湿度而言。灌溉可以改变近地表空气层的温度和湿度状况,灌水后,土面蒸发和叶面蒸腾都比未灌前大,使近地表气温降低,相对湿度增加。在蒸发强烈时,可使近地表气温降低3~6oC,空气相对湿度增加30~50%。采用喷灌时这种影响更为显著。
5.灌溉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由于合理的灌溉可以供给作物必需的水分,使土壤中的养分易被作物吸收,又能调节土壤的水、肥、气、热,而且还可调节近地表层空气的温度和湿度,这就为作物的生长发育创造了良好的生活条件。一般情况下,灌溉地上的单产均可高出非灌溉地。
灌溉不仅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而且还能改善作物的品质,如灌溉适时适量,可使马铃薯色白并富有粉质,萝卜辣味降低,水果色泽变好且味道适口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