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草原》第一自然段中心句是什么

如题所述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本课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文章选自《内蒙风光》。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绘了三幅动人的画面: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读了让人深切地感受到内蒙古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

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知识点:

一、词语

清新 明朗 渲染 翠色欲流 境界 奇丽 骏马 洒脱 迂回 襟飘带舞 羞涩 会心

摔跤 玻璃 彩虹 马蹄

二、生字组词

襟 迂 涩

三、形近字:

渲染 喧闹 迂回 呼吁 宇宙 芋头  

玻璃波浪 玻璃 淋漓 飞禽走兽

骏马 俊俏 竣工 浚河 梭子    

彩虹 内讧 杠杆

马蹄 谛听 啼叫 瓜熟蒂落   

摔跤 郊外 胶水

饺子 佼佼者 狡猾 皎洁 郊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9-14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草原》是现代作家、诗人老舍创作的一篇散文。已选入人教版新课标(老教材)五年级下册第1课和教育部统编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1课。

文章主要描绘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和主客联欢图这三幅生动的画面 。作者在最后引用“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抒发了对草原的热爱之情和对蒙汉两族的深情厚谊。

学习目标

会写八个生字;能正确书写“渲染,勾勒,洒脱,迂回”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风光及风土人情(重点),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产生了解西部的兴趣(难点)。

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作者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难点)。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11-18
《草原》第一自然段中心句是: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草原》第一自然段写作顺序是按由上到下,由物勾勒出景,再到精神层面。可爱的天空-新鲜的空气-碧绿的草原-通过羊群的游走勾勒出草原的景色-大自然的这种境界使人和动物都叹为观止,最后两句将这美升华到精神层面,也是全段的中心句,写出了草原辽阔、碧绿的特点。

《草原》是一篇散文。本文是作者老舍先生在第一次访问内蒙 古大草原时所写的。作者通过访问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 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蒙汉人民的民族团结之情。这篇散文让人感 受到了浓郁的草原风情,作者将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和热情好客的蒙 族人民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他的笔下,让人如身临其境。
第3个回答  2013-07-04
最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