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的外号是什么

最好再讲讲精彩的故事

冢虎。

西晋高祖宣皇帝司马懿(179-251),字仲达,汉族,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属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

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全权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

平生最显著的功绩是多次亲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的北伐。死后谥号舞阳宣文侯,次子司马昭被封晋王后,追封司马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

诸葛亮、庞统、姜维与司马懿的合称“卧龙凤雏幼麟冢虎”。

扩展资料:

司马懿生平大事介绍:

1、高平陵之变

曹操封魏王后,以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曹丕临终时,令司马懿与曹真等为辅政大臣,辅佐魏明帝曹叡。明帝时,司马懿屡迁抚军大将军、大将军、太尉等重职。

明帝崩,托孤幼帝曹芳以司马懿和曹爽。曹芳继位后,司马懿先是遭到曹爽排挤,迁官为无实权的太傅。

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扫坟,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自此曹魏军权政权落入司马氏手中,史称高平陵事件。

2、新城之战

新城之战指三国时期227年 - 228年孟达两次为与曹魏敌国蜀汉相呼应而对曹魏的两次反叛。228年,叛乱被魏将司马懿平定。诸葛亮发兵进入曹魏。孟达被说服重归蜀汉,并受命攻洛阳。

孟达计划协调进攻洛阳,迅速灭魏,但不曾想,司马懿在未得朝廷许可的情况下攻新城,将他击败。另外,孟达对帐下申耽、申仪等的将领叛变也猝不及防,这些将领将他的计划泄露给了正聚集军队准备面圣的司马懿。

诸葛亮派出一小股远征军为援助,孙权也从南方派出了一支军队。司马懿进逼孟达,很快在援军到来前平定了他的叛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卧龙凤雏幼麟冢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04

司马懿号做“冢虎”。

冢为坟,也指的是旷野,没有了老虎。但在晚上,老虎进村,带来灾难。指代是祸害终能为患。

冢虎是出自宋元以来的评书板画,是说司马懿释白虎星君负责镇守三皇五帝坟的龙气,曹操好像挖了这个坟造成龙气一分为三。

而司马懿作为曹魏的大都督,当时他层次和蜀汉诸葛亮相当,诸葛亮也称为“卧龙”先生,且与司马懿有些一生之敌的感觉,所以才会出来冢虎一称,事实上这也是一个能力的评估。 

卧龙凤雏幼麟冢虎:

是指汉末三国的诸葛亮、庞统、姜维、司马懿等人。

1、诸葛亮,号卧龙;

2、庞统,号凤雏;

3、姜维,号幼麟;

4、司马懿,号冢虎。

也有幼麟指周瑜的说法,理由其一是指年少成名,其二诸葛 庞统 司马三人年代相同,姜维略微晚一辈,而周瑜刚好同时代。

司马懿生平: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 ),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政治家、军事谋略家,魏国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

司马懿自幼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因曹操出身“赘阉遗丑”,司马懿一度拒绝曹操授予的官职,但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任丞相后,强行辟司马懿为文学掾。

因司马懿曾支持曹操称帝,所以逐渐赢得了曹操的信任。曹操封魏王后,以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帮助曹丕在储位之争中获得胜利。

曹丕临终时,令司马懿与曹真等为辅政大臣,辅佐魏明帝曹叡。明帝时,司马懿屡迁抚军大将军、大将军、太尉等重职。明帝崩,托孤幼帝曹芳以司马懿和曹爽。

曹芳继位后,司马懿先是遭到曹爽排挤,迁官为无实权的太傅。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祭陵,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洛阳。自此曹魏军权政权落入司马氏手中,史称高平陵之变。

司马懿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显著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抵御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

嘉平三年(251年),司马懿病逝,享年73岁,辞郡公和殊礼,葬于首阳山,谥号宣文。次子司马昭封晋王后,追谥司马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庙号高祖。

司马懿在世的时候,在魏国威望是相当之高的,即使毌丘俭、文钦在其死后讨伐司马师,檄文中依然对司马懿有“故相国懿,匡辅魏室,历事忠贞”等赞誉。

史书上称其使“天下欣赖”“天下大悦”  。到晋朝初年,司马炎在太康年间做到了“天下无穷人”的太康之治 ,至司马遹被传像司马懿,而能在当时“誉流于天下”。

扩展资料:

司马懿成就:平定辽东:

魏灭燕之战,为景初二年(238年),三国时期曹魏讨伐公孙渊的一场战役。

东汉末年以来群雄割据,公孙氏一直占领着辽东地区。随着曹操统一北方的进程加快,一度依附于魏国,但始终离心离德,暗中与东南的吴国政权勾结。景初元年(237年)七月,公孙渊自立为王,是为燕国,并在魏国边境进行骚扰。

景初二年(238年),魏明帝派时任太尉的司马懿讨伐公孙渊,双方在襄平展开激战,八月城破,公孙渊被俘。自此辽东地区直接归于魏国统治。

战后影响:

曹魏平定辽东后,对东北亚有即时性的重大影响,因为各国无论是想争霸或者争盟友,考虑的对象是由公孙渊变成魏。其中以有内外部压力的邪马台国最为积极,故魏也封卑弥呼为亲魏倭王,假金印紫绶,连同大使难升米也获得率善中郎将,假银印青绶。

日本从海路至带方,再走陆路至中原的中日外交再次开通。卑弥呼死后发生内乱,结果要由魏廷裁决,由壹与继位才平息纷争,可见魏的影响力之大。

高句丽则蠢蠢欲动,《三国志·东夷传》记录公元242年(正始三年)寇辽东郡西安平;《毌丘俭传》则称“高句丽数侵叛”,终于在公元244年(正始五年) 发生毌丘俭军大破高句丽,屠其都;

高句丽王所奔至的东沃沮也同为魏军所破;夫余则提供军粮予魏;秽族不耐侯等举邑降,从此乐浪和带方二郡“有军征赋调,供给役使,遇之如民”;

《三国史记·古尔王本纪》记录与公孙氏曾有姻亲关系的百济,乘虚袭取乐浪边民,乐浪太守刘茂怒,古尔王恐见讨,遂还其民。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司马懿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平定辽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卧龙凤雏幼麟冢虎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4
  1、冢虎是西晋高祖宣皇帝司马懿的别号。
  2、简介
  司马懿(179年-251年),字仲达,汉族,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四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显著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73岁去世,辞郡公和殊礼,葬于首阳山。谥号宣文;其次子司马昭封晋王后,追封司马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
  3、成就
  抵御蜀汉诸葛亮的北伐。
  屯田水利,灭公孙渊。
第3个回答  2013-07-03
据传,司马懿号称“冢虎”,与诸葛亮、庞统、姜维合称“卧龙凤雏幼麒冢虎”
第4个回答  2013-07-03
冢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