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怎样用信息技术上好小学语文课

如题所述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堂中的得到广泛运用,使常规的教学如虎添翼,多媒体计算机这种集文本、图形、影像、动画、视频、声响、音乐等多种信息符号于一体的功能,以及灵活快速地综合处理和控制信息的特点,更显示出现代高科技应用于教学领域的强大优势,打破了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模式,构建一种魅力新课堂。那么,在语文教学中该如何正确使用信息技术呢?本人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充分信息技术的优势,创设理想的语文课堂学习情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当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信息技术渗入语文教学,为课堂提供的多媒体的文本、图形、影像、动画、视频、声响、音乐等多种信息,这种多媒体信息的集成功能为学生学习语文创设了图文并茂、形神兼备的学习情境,大大开拓了学生眼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使用得当课堂上学生们思维活跃,兴趣盎然,不仅大大提高了他们对课文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与感悟能力,而且可以发展他们思维的敏捷性、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以及独创性等良好的思维品质,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高学习的效果。
譬如,在《威尼斯的小艇》一文的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欣赏威尼斯的风光记录片,了解威尼斯的河道多、名胜多、桥梁多、小艇多,整体地了解了这“水上城市”的地理风貌。让学生深切感受威尼斯的确是一座世界闻名的水城。这对学生了解小艇存在的必然性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对“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的理解就水到渠成了。教学课文第二自然段时,主要让学生感受小艇之奇特。通过多媒体图片(小艇)的观察,再去阅读和理解教材文本,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小艇的样子和特点,并能感受作者运用比喻写法使得句子更生动形象,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继而帮助学生理解其它精彩语段的意味和深刻含义以至文章的主旨。
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的学习情境,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视听并用,说写结合,沉浸在情境美和作品文字美的氛围中,大大丰富和活跃了学生们的创造想象与联想思维能力。
  二、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发挥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虽然多媒体信息对语文教学很有帮助,但它始终是一种教学的辅助工具。真正起主要作用的还是我们语文教师自己。如今信息发达、资源共享,我们可利用的东西很多、很好,有电影、电视、互联网等。为此,我们语文老师若能发挥好导向作用,将非常有助于语文教学。
但是,平时教学中,我们有不少的老师都过分的依赖课件而忽视自己对学生的导向作用。一位同事在上《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时,他为了能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竟在上新课前用了两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观看电影《圆明园的毁灭》。应该说他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做法不够恰当,浪费了教学时间又没能发挥自己的导向作用。
本篇课文教师该如何发挥自己的导向作用呢?我们可以这样来处理:1.先上网查询一些有关课文背景的资料和影片《圆明园的毁灭》的介绍等。把搜集的材料集中制作成POWERPOINT幻灯片,在上课时向学生演示,演示的同时教师要有适当的介绍说明。2.围绕课文,设可适当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3.利用一些软件,对影片的精彩部分进行剪辑后,在课堂上让学生观看。这样处理,可以大大的节省时间,同时又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学生如果对影片感兴趣,可以自己利用课余时间去看。看完影片,让学生写一篇观后感。
这么一来,学生就会充满兴趣的氛围中学习课文内容,认真观看影片片断,认真的听老师的点拨,认真动脑思考关于涉及文本中的问题。而我们上课所花的时间也大大节省了,教学的效果也达到了,可谓是“一箭双雕”。
由此可见,我们语文老师要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要正确发挥自己在课堂教学的导向作用。只有自己发挥作用,才能让媒体信息发挥它的魅力和真正作用。
  三、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充分把握信息技术使用的尺度。
  我们老师喜欢用信息技术设备上课的原因是因为它实用、方便、轻松,信息量大,能营造更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有的老师说:学生对传统的教学课堂毫无兴趣,对一些纯文字的东西兴趣不大。用多媒体课件上课,可以弥补文字的一些不足,同时又能让学生感受到多媒体信息的魅力,课堂教学效果很不错。话虽如此,我们在对多媒体的使用仍要注意度的把握。
1.好的课件固然有吸引力,但是这些太过形象直观的东西会使学生的想象力退化,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什么这么说呢?文字虽然看似枯燥,但融入其中会感受到它的乐趣。我们常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诗歌的意境,文章的人物形象、主旨的理解等,有很多的东西是无法用课件来演示的或即便演示出来了但却无助于学生的思维活动。为此,我们不能单纯的把我们的理解制作成课件演示给学生看,这会让学生误解老师让他们看的东西才是正确的,而自己的理解是片面或错误的。时间一久,他们就不敢大胆想象,甚至是懒得去想象了。这样一来,就变成老师事先准备思考的成果代替学生思考了,创造力也就退化了。
2.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是一件耗时、费神又有技术含量的工作。我们不少教师没有足够时间或没有独立制作课件的技能,怎么办?有一些教师便充分享受“资源共享”的“优势”,在互联网上下载别人制作的课件。这种做法本也无可厚非,可对下载的课件却不加选择和修改,甚至没认真阅读和思考课件设计的内容和思路就用于自己的教学了。要知道,别人的东西再好,也不一定适合教师自己,不一定适合自己的学生。不加以选择,不加修改的使用,学生就会被你和你下载的课件“牵着鼻子走”,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只能处于被动地位。若如此,这节课也就变成了教师在演示课件,让学生看“成果展”了。因此,我们要注意“度”的把握,适可而止,防止过犹不及。
四、语文课件制作的注意事项。
常发现部分年轻教师过分注重课件的“感官性”和“刺激性”或不重视课件质量。不少的教师在利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中喜欢添一些好玩的但与课堂内容无关的图像、GIF动画或音响效果;或者把课件做得极度花俏,让人眼花缭乱;或者过于简单精糙,连起码的色彩搭配或背景设置,以及明暗对比,字体大小等等都未恰当考虑,这样很难清楚明了地展示课堂教学内容,所以我们制作课件时应多方面考虑课件播放效果。课件思路设计能引导师生在课堂上互动和情感上的碰撞,能有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使得多媒体教学过程既避免了华而不实感官刺激,又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作用。
总之,我们语文老师在信息技术的使用上一定要合理、谨慎。既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既要正确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语文教学,又要让它定位于辅助手段的角色。从而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达到良好的语文教学效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