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大鬼节是哪三个 中国三大鬼节是什么时候

如题所述

清明节与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十月初一的寒衣节,并称为中国三大着名“鬼节”。







1、清明节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一般在公历4月5日前后,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的正确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两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日。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清明节扫墓这是因为寒食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清明节,民间忌使针,忌洗衣,大部分地区妇女忌行路。傍晚以前,要在大门前洒一条灰线,据说可以阻止鬼魂进宅。







2、中元节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就是传统的中元节,“中元节”是中国道教的叫法;同是这一天,佛教称之为“盂兰盆节”,民间则称之为“鬼节”。根据五杂俎的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孟兰盆的意义是倒悬,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挂在树头上的蝙蝠,悬挂着、苦不堪言。为了使众生免於倒悬之苦,便需要诵经,布绝食物给孤魂野鬼。此举正好和中国的鬼月祭拜不谋而合,因而中元节和孟兰会便同时流传下来。



七月十五这一天,民间家家祭祀祖先。有的在家中或祠堂为祖先烧香,合家叩拜;有的到祖先坟墓上添土、上供、烧香等。天黑之后,携带爆竹、纸钱、香烛,烧些纸钱,鸣放鞭炮,恭送祖先上路,回转“阴曹地府”。届时,每户人家都要供奉瓜果菜饭等,举行各种祭祀活动,祈求地官保佑,对“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也给予关照;要设醮坛,有僧道诵经,烧煞神钱,打发施赈。



在这一天有一项重要活动是放河灯。放河灯含有普度众生之意,传统的说法水灯是为了给那些冤死鬼引路。灯灭了,水灯也就完成了把冤魂引过奈何桥的任务。







3、寒衣节



每年农历十月初一,谓之“十月朝”,又称“祭祖节”。为送寒衣节。亦称冥阴节,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



农历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后天气渐渐寒冷,人们怕在冥间的祖先灵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作“送寒衣”。十月初一烧寒衣,寄托着今人对故人的怀念,承载着生者对逝者的悲悯。



人们不仅要为亡人送寒衣过冬,就是生者也要进行一些象征过冬的传统活动。妇女们要在这一天将做好的棉衣拿出来,让儿女、丈夫换季。如果此时天气仍然暖和,不适宜穿棉,也要督促儿女、丈夫试穿一下,图个吉利。男人们则习惯在这一天整理火炉、烟筒。安装完毕后,还要试着生一下火,以保证天寒时顺利取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02

中国三大鬼节是指清明节、中元节以及寒衣节。

清明节是公历4月4、5、6日中一天,中元节是历七月十五日,寒衣节是农历十月初一。

在几个节日都是为了祭奠先祖,这是从中国历史上演变下来的一种缅怀方式。

关于扫墓的一些忌讳:

1、扫墓时,不穿红。祭祖,要显庄重,穿红既是不敬。

2、扫墓时,不拍照。墓地比如有一定的煞气或阴气,拍照对自己及家人都不好。

3、扫墓时,不读碑。一般墓地有很多的墓碑,扫墓时看自己已逝亲人的墓碑是没有问题的,最好不要看别人的墓碑上的字,易招惹别人,等于跟别人打招呼。

4、扫墓时,不打闹。打闹是会打扰逝者的清净。

5、扫墓时,不乱语。也就是说在扫墓时,不要乱说话,什么话都说。

6、扫墓时,不参与。这个指的是孕妇不要参加扫墓,对胎儿不好。另外,非亲人不要随意参加别人的扫墓祭祀。身体有疾病的人也不要参加扫墓。

关于烧纸的忌讳:

1、烧纸最好在路口,通风好的地方,但要注意防火。

2、画圈时,缺口留在西南角最佳,西南为鬼门线的位置。

3、烧纸开始后,不要把圈内的纸钱挑到圈外。

4、在圈外烧一点纸钱给路过的鬼魂。

5、烧纸时,要把下面的翻到上面,让纸钱都燃烧,不留下未燃烧的纸钱。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1-21

我们知道,中国的传统节日中,有三大鬼节,这三大鬼节分别是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几个鬼节。

首先是清明节。清明节又被称为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4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事实上,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事实上,在五十六个民族中,有多二十四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4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值得一提的是,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清明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然后是中元节。中元节,俗称鬼节,又名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正月十五日汉族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汉族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汉族称下元节,乃食寒食,纪念贤人。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每到中元节,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七月十五上坟扫墓,祭拜祖先。

最后是寒衣节。寒衣节是农历十月初一,谓之十月朝。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新收时祭奠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本。农历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农历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后天气渐渐寒冷,人们怕在冥间的祖先灵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那就是冥衣。

第3个回答  2016-10-11
清明节与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十月初一的寒衣节,并称为中国三大着名“鬼节”。

  1、清明节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一般在公历4月5日前后,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的正确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两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日。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清明节扫墓这是因为寒食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清明节,民间忌使针,忌洗衣,大部分地区妇女忌行路。傍晚以前,要在大门前洒一条灰线,据说可以阻止鬼魂进宅。

  2、中元节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就是传统的中元节,“中元节”是中国道教的叫法;同是这一天,佛教称之为“盂兰盆节”,民间则称之为“鬼节”。根据五杂俎的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孟兰盆的意义是倒悬,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挂在树头上的蝙蝠,悬挂着、苦不堪言。为了使众生免於倒悬之苦,便需要诵经,布绝食物给孤魂野鬼。此举正好和中国的鬼月祭拜不谋而合,因而中元节和孟兰会便同时流传下来。
  七月十五这一天,民间家家祭祀祖先。有的在家中或祠堂为祖先烧香,合家叩拜;有的到祖先坟墓上添土、上供、烧香等。天黑之后,携带爆竹、纸钱、香烛,烧些纸钱,鸣放鞭炮,恭送祖先上路,回转“阴曹地府”。届时,每户人家都要供奉瓜果菜饭等,举行各种祭祀活动,祈求地官保佑,对“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也给予关照;要设醮坛,有僧道诵经,烧煞神钱,打发施赈。
  在这一天有一项重要活动是放河灯。放河灯含有普度众生之意,传统的说法水灯是为了给那些冤死鬼引路。灯灭了,水灯也就完成了把冤魂引过奈何桥的任务。

  3、寒衣节
  每年农历十月初一,谓之“十月朝”,又称“祭祖节”。为送寒衣节。亦称冥阴节,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
  农历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后天气渐渐寒冷,人们怕在冥间的祖先灵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作“送寒衣”。十月初一烧寒衣,寄托着今人对故人的怀念,承载着生者对逝者的悲悯。
  人们不仅要为亡人送寒衣过冬,就是生者也要进行一些象征过冬的传统活动。妇女们要在这一天将做好的棉衣拿出来,让儿女、丈夫换季。如果此时天气仍然暖和,不适宜穿棉,也要督促儿女、丈夫试穿一下,图个吉利。男人们则习惯在这一天整理火炉、烟筒。安装完毕后,还要试着生一下火,以保证天寒时顺利取暖。
第4个回答  2016-09-21
中国有三大鬼节:清明、中元、寒衣。
清明要上坟,同时有踏青的习俗。以前清明也叫寒食节,曾长达百日,曹操改为一天,唐改为清明前三天,所有火都得灭,出寒食后,从宫中传出新火。大都在冬至后的第108天(即三月初一前后)。
中元(七月十五)本是民间祭祖的日子,后定为地宫圣诞,而地宫掌管地狱之门,这一天地宫打开地府之门,也是地府开门之日,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因此又是鬼节,是中国三大冥节中最重要的一个,设有道场,放馒头给孤魂野鬼吃,这一天要祭祖、上坟、点荷灯为亡者照回家之路。道观举行盛大法会祈福吉祥道场,内容是为死者的灵魂超度。
佛教这一天是盂兰盆会的日子,内容也是为亡灵超度,盂兰本意是解放倒悬,来自目连救母的故事。
每年农历十月初一,谓之“十月朝”,又称“祭祖节”。为送寒衣节。 亦称冥阴节,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与春季的清明节,秋季的中元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节”。为免先人们在阴曹地府挨冷受冻,这一天,人们要焚烧五色纸,为其送去御寒的衣物,并连带着给孤魂野鬼送温暖。十月初一,烧寒衣,寄托着今人对故人的怀念,承载着生者对逝者的悲悯。 同时,这一天也标志着严冬的到来,所以也是父母爱人等为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