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省高校纷纷上调大学新生学费,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如题所述

近日,有媒体报道:“上海拟从2023年秋季学年起,将公办高校本专科平均学费标准由5420元/生·学年调整至7215元/生·学年,调幅约33%。”这也意味着接下来的新生,每个学年需要多支出学费1795元。

不仅仅是上海的高校学费将要上调,吉林、四川等省份也宣布将上调学费。四川有关部门发布通知称:“拟从2023年秋季起,将文科类和理工类学费同步上调1100元,分别达到4800元/年和5200元/年;医学类则上调至5800元/年。”吉林则发布通知说将对高校本科学费实施结构性调整“人文科学上调至4600元/年,社科上调至4800元/年,理科、农学、体育上调至5000元/年,工科上调至5400元/年。”

由此可见,多省高校学费上调是势在必行,那么这么做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在这其中就有一个很现实的因素,那就是教育成本的提升。平心而论,现在的大学学费相对还是不高的,甚至比起一些幼儿园的学费还要低。

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之前的许多教学设备和材料都已经不能够满足教学需要,这就需要学校花费大量的财力去购买。叠加学生食堂、教学楼和学生公寓等的维修、环境的优化,资金很可能就捉襟见肘。

还有就是国家财政的支持减少。权威人士王烽(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体质室主任)对高校的经济来源做过介绍:“高校经济来源一般有:学费/校办企业/国家财政拨款和社会捐赠。”对于985乃至211高校来说,他们的经济来源一般都是后面三项,即校办企业、国家财政拨款和社会捐赠,而对普通高校来说则主要依赖学费和国家财政拨款。

教育部公开资料显示:“2023年该部财政拨款为1354.7亿元,比2022年减少24.7亿。高等教育支出类预算数为1025.6亿元,比2022年财政拨款执行数减少39.6亿。”这些财政拨款的减少基本都体现在了普通高校层面。

除此之外,还有对外国留学生的优惠、补助问题。虽然这个不是主要因素,但是也加重了高校的开支。政府和高校为了提高国际影响力、学校竞争力,给予留学生包含但不限于减免学费、提供住宿补贴等政策。

最后,我想说的是,学费上涨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校的财政问题,但是却加重了贫困农村家庭供养大学生的经济压力,让家境贫寒的大学生负压感加重,自卑感更强,我也认为解决学校资金问题的方法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