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型依恋爱上一个人的表现是什么

如题所述

回避型依恋——真正爱上一个人会有哪些明显表现:

四种类型回避

回避型依恋之所以习惯回避,是因为这种“隔离"其实是他们的一种保护罩,是一种防御机制。正是因为这种及时对感情的切断,才使得他们保护了自己,从那些极度的恐惧、担心、害怕、手足无措中隔离了出来,变得平静、不再情绪化、能够生活。

根据这种防御的程度大小,回避型就可以分为轻度回避、中度回避、重度回避、修复后的回避。我们接下来的内容,也就分成这四种类型,去探讨回避型爱上一个人的时候,会有什么表现?

一、重度回避

重度回避型依恋一旦感觉爱上某个人,马上撤退,待在自己觉得安全的位置。

这是由于过度的恐惧、害怕失去、害怕像童年那样的因为需要依恋对象(如父母)但又在需要时得不到对方的回应,不想重复这样一个情绪体验,选择以“不期待"来对抗“被忽视”的伤害。

重度回避型依恋会刻意跟自己爱的人保持一定的距离,此时亲密关系一定是一种比较疏离的状态。为什么他们会这样呢?是因为他们童年的时候,与父母亲的相处中,被父母过度拿捏、控制、并且利用这种控制来伤害 TA们的利益、导致需求无法被满足。

比如,下面的父母对回避型的对话,就有可能经常发生:

1.“你要是不听话,我以后就不要你了"

2.“你要是再这样闹别扭,我就不给你钱花”

3.“你要是成绩再不好点,就不让你回家"

类似这样的对话,会让他们感觉在自身情绪不好、特别需要依恋对象的安抚的时候、反被父母亲倒泼一盆冷水,本身自己的负面情绪没有得到安抚呢、还受到了父母的谩骂和威胁,又多了一层恐惧。

长大以后,当他们再次面对亲密关系,就会积累深深地、害怕被抛弃的恐惧;进而导致他们一旦察觉到自己很需要伴侣,就会有强烈的恐惧感,迅速撤离、保持距离、控制亲密度。

对于重度回避型依恋来说,最最害怕的就是被依恋对象所操纵、被对方拿捏、被对方折磨,他们特别害怕在亲密关系中的主导权丧失,导致被依恋对象虐待,自己就像是一个情感的奴隶一样被对方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却得不到依恋对象应有的安抚!

二、中度回避

中度回避型依恋一旦爱上某个人,犹豫不决,不知道要进攻,还是要撤离。

对于中度的回避型依恋,他们强烈恐惧、强烈撤退的动机没有重度回避型那么强烈。他们会想要这段关系、想要去亲密,但同时他也有害怕。既渴望、又害怕的这种情绪体验,就会让他们在原地踏步、停滞不前。

当他们爱一个人时,可能会找朋友、找咨询师、找信得过的人,去倾诉他们内心的纠结、矛盾。但是,中度回避型依恋,往往不会去跟那个爱的人过分的倾诉内心真实的想法。他们害怕这样暴露了自己的真实想法,会被对方看不起,或者被对方操纵,而失去这段关系发展的可能性。

三、轻度回避

轻度回避型依恋一旦爱上某个人,不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担心和恐惧。

之所以叫“不准确”的表达,其实就是口是心非!比如说,当一个回避型喜欢一个女生,但是他发现另一个男生跟她走得很近,这时候回避型往往会吃醋、会愤怒,但是他不会告诉女生是因为“她跟另一个男的走得很近",他只会有一些愤怒的表现。

愤怒是一种衍生情绪,这背后还有一种主情绪在主导:那就是害怕失去!其实,轻度回避已经会表达自己了,他不会什么都不说,只是他们的表达不够精准。他完全可以告诉女生说:你跟谁谁走得太近,我不开心,害怕失去你。然而,这样准确地表达,他们是不会说的。

但是,我会通过另一些情绪,比如刚说的生气、吃醋、控制(看手机)等等方式,来去“绕道”发泄自己的不满,让那个爱的人看见自己的情绪。所以,轻度回避型依恋往往会有很多试探性的行为,以此来证明他爱的那个人同样是在意他的,这样就可以平复他心中因为吃醋而诞生的恐惧情绪。

四、修复后回避

转变为安全型后的回避型依恋

那么,当一个回避型依恋成功修复,变成了一个安全型依恋,他在爱一个、在亲密关系中,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和表现呢?

首先,他们已经能够做到精准表达。是什么样的,就表达怎么样的,不会再口是心非,也不会害怕表达了自己,就会失去这段关系。

其次,他们不再害怕伴侣的情绪,并且能够共情一部分。以前当他们还是回避型依恋的时候,他们往往非常担心伴侣的情绪,是因为伴侣一有情绪,他们就怕这段关系因为冲突而毁灭掉,那种强烈的恐惧,会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进而逃离、躲避伴侣的情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12-21

回避型依恋通常表现出一些特定的行为和情感模式,这些模式可能在爱上某人时显现出来:

    独立性和保持距离: 倾向于保持自己的空间和独立性,对于情感关系保持一定的距离。在爱上某人时,可能会避免过度接近或表达深情。

    回避亲密关系: 对于亲密关系和情感的表达会显得有些矜持,可能会避免过多的情感交流或深入的谈话。

    情感保护和回避: 在感知到情感压力或者与某人建立深层联系时,可能会有回避情感表达的倾向。这包括回避亲密的身体接触、情感深度的交流等。

    独自处理情感: 倾向于独自解决情感问题,不太愿意与他人分享或寻求帮助。

    避免承诺和长期关系: 对于长期的承诺和关系,可能会表现出避免或者犹豫的态度。

    这些行为模式不仅存在于爱情关系中,也在其他亲密关系中表现出来。然而,这些行为并不是绝对的,每个人的依恋模式都是独特的,而且可能随着时间和经验有所改变。如果这些行为影响到日常生活或者希望改变的话,寻求专业心理辅导或心理学家的帮助可能是一个好主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