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中遗忘的原因

如题所述

心理学中遗忘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是什么?
1. 心因性失忆症:由于心理原因导致的记忆丧失。这种失忆现象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患者可能因为某些原因选择性地忘记某些记忆,或者因为遭受痛苦打击后突然发生,并可能在一段时间后恢复记忆。
2. 解离性失忆症:主要是意识、记忆、身份或对环境的正常整合功能遭到破坏,导致对生活造成困扰,但这些症状又无法用生理因素解释。患者可能不知道自己是谁,或者体验到多个“我”。
3. 局部性失忆症:患者对某些创伤事件发生前后数小时内的情况完全失去记忆。
4. 选择性失忆:个人对某段时期发生的事情,选择性地记得一些,忘记某些。
5. 全盘性失忆:指个人完全忘记自己的生活背景,包括姓名、地址等。
6. 连续性失忆:指个人忘记自某一年或某一事件之前的过去经验。
7. 情节性失忆症:患者丧失对重要事情的记忆。
8. 失忆症患者的明显症状包括对短期事物的记忆力丧失,言语表达困难,对抽象事物的理解力有障碍,只能想及说,但做不出来等。
9. 失忆症患病的过程由轻而重,轻度患者可能只是容易忘记事情,而重度患者可能连家属好友都不认得,失去与人沟通的能力。
10. 解离性失忆症是最常见的解离症,患者可能对个人身份失忆,但对一般资讯的记忆则是完整的。
11. 解离性迷游症的行为通常更有目的与失忆结合,患者可能会离开原来的家庭或工作,建立另一个家庭或工作。
12. 解离性解人格疾患,即多重人格违常,是一慢性的疾病,被认为是解离症中最严重的疾病。患者通常有二种以上的人格,在不同的时期某一个人格会成为主要的人格。
13. 自我感消失症是自我持续或重复的知觉闹稿到自我暂时消失不见了,患者可能觉得自己像机器人、在梦境中,或者觉得已经离开自己的身体。
14. 解离症的病因至今仍众说纷纭。在致病机转上,一般认为可能是“心理功能的解离”,也就是原本能自我觉知与统整的个体,因为面对压力,解离成各部分,使意念、记忆、行为被排除在意识之外,造成失忆、人格变化等症状。
15. 虽然致病机转未有定论,心理因素普遍被认为是诱发此病的导火线。一般认为患者可能先有因为基因与生活创伤造成的内在缺陷,在面临生活压力事件时,自我无法成熟因应,而产生解离现象。在治疗方面通常是以心理治疗为主,包括找出并适当处理压力源、适度的倾听、催眠治疗或以药物辅助式的会谈、鼓励病人去克服症状(如回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