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有白色凝固是怎么回事?

桶装花生油,凝固了小半桶呢。

近日来,有部分市民反映从超市买的食用调和油在家中出现了白色絮状的浑浊现象或大面积凝固问题,大家均认为出现凝固与絮状物的油品质量有问题,还有部分消费者找到超市或打电话质问厂家要求给个说法或给予赔偿,甚至直接给工商质检等部门反应情况。对此,记者专门采访了本市从事食品市场质量监督的相关专家,专家指出“油品在冬季出现絮状物或凝固是完全正常的物理现象,并不代表油品的质量有问题”,所谓的“油品凝固是质量问题”完全是自然现象给我们带来的一种误会。 专家指出:“跟水在0度下会结成冰、冰在加热到0度以上会化成水一样,平常呈现液态的植物油在存放温度低于某一点后,也都会出现凝固现象,这是一种完全正常的物理现象,这一温度点也被称为这种油品的凝固点。任何纯净的液态植物油在存放温度低于凝固点时都会自然凝固,区别只在于不同油品的凝固点高低不同、同一温度下不同油品的凝固程度也不同而已;而且,即便是同一油品,因生产批次的不同或温度变化程度的不同,它的凝固或浑浊的程度也可以不同。换句话说,油品凝固点的高低与一定温度下的凝固程度高低,完全是由油本身的特性决定的,并不能反映油的质量高低。比如说,初榨橄榄油是公认的黄金食用油,在营养价值方面远胜过普通的大豆色拉油,但在存放温度低于5度时橄榄油一般可能会出现白色凝块,而豆油在相同的温度下就不会出现凝固现象,但这并不说明豆油的质量比橄榄油好,只是说明两种油的凝固点不同罢了。一般而言,特级初榨棕果油与橄榄油以及花生油的凝固点都比较高,大约为5度,普通的大豆油则为零下8度,而调和油根据配料的不同凝固点大多为2-13度。” 专家同时指出,油品并不是在低温下越清澈透明越好,纯净自然的油品才是我们应该选择的重点,家中所购植物油出现浑浊与凝固现象,也可以说明油品中没有人为添加化学抗凝剂。而且,油品出现凝固现象,其本身品质没有任何变化,只要运用合适的方法温热,就能使其自然融化,比如说,我们可以把油品放在暖气边或者是40-60度的热水中来让油品自然融化。为使用方便,可以将油品放在15摄氏度以上的室内,油品就不会发生凝固,只要我们在使用后即用即放,美味营养就在掌握自己手中。

记得采纳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8-12
食用油有白色凝固可能有以下两种原因:
1. 食用油在低温下会凝固,这是一种正常的物理现象。不同种类的食用油具有不同的熔点和沸点,当温度降低时,食用油会凝固成为白色絮状物沉淀。例如,椰子油、棕榈油的熔点较高,所以在常温下会呈现为白色固体状态。
2. 如果食用油在常温下放置时间过长,也可能会因为氧化而产生白色沉淀物,但这并不影响食用安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