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谈你将如何学好大学语文?

如题所述

一、首兴趣:知而好,好而乐

首先,我们要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这个培养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知之、好之、乐之。

先说“知之”:走进语文,不抵触,不反感,不因对以前的老师、教材和考试的印象而迁怒语文。

再说“好之”:日日操习,用心投入,不懈怠,不放弃,不因外界干扰、其他学科和考试分数而离开语文。

后说“乐之”:处处留心,养成习惯,言谈举止,一笑一颦,莫非语文。

二、次自主:观千剑,操千曲

古人云:“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强调的就是自主学习的重要。

语文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老师的“教”不会直接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只能通过同学们自主学习、理解,才能逐渐达到“自会读书,自能作文”的境界。

企图靠老师讲得好、深、透,自己只管默默聆听、记忆就学好语文,这种想法已被无数事实证明:此路不通!

因此,有意识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作好自主学习规划,加大自主练习的力度,自奋其志,自求其通,也是一条极重要的语文学习规律。

三、必多写:思欲丽,笔磨秃

为什么要学语文?可以用十二字概括:丰富心灵、明白事理、完美生活。这就是要锻炼自己的感性和理智,简化为“思欲丽”:情感思想要富赡犀利!

现实中,许多同学只会做题,从来不注意自己感性和理智的锻炼,其情思通常表现出两个缺陷:一是“浅”:情感幼稚化,思维平面化,既无深情,也无遐思;一是“窄”:生活面窄,导致了关注的主题窄,既少阅历,又缺大气。

要纠正这两个缺陷,使自己的情思“深”、“广”,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同时,必得加上一个字:“写”!“写”可以酝酿和升华情感,“写”可以廓清和锻造思想。“思欲丽”,必多写!

坚持写日记,这是许多伟大成功者的良好习惯;至少要坚持每周练习写作两次:

生活札记一篇,记录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鲜活素材;读书笔记一篇,养成阅读习惯,整理读书收获。三年里,能写到三至五万字,是基本的量的要求。

如此,方可谓:“笔磨秃”。

四、定多读:破三春,汇九流

在这三年中,要下定决心广泛而深入的阅读,这就叫“勘破三春”。阅读时要涵盖古今,包举文理,融会中外,这就叫“融汇九流”。

举凡人类心灵智慧的结晶,能开眼界、除迷狂、启思维、美德行、富心灵者,均可大读特读。尤其注意:不要只读文学作品,也不要只读中国作家的作品。

五、强积累:有诗书,有成竹

语文学习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就是模仿,模仿的榜样是什么呢?当然是前贤今人的成功之作。通过长期的艰苦的积累,在头脑中建立起丰富的“文章模板”,这就是我们要追求的“腹有诗书”。

运用这些“模板”,模仿着“说”,模仿着“写”,先求其“形似”,后求其“神似”,最后求其超越。这样,就很容易有学习个充实感、成就感、条理感,就不会再感到语文学习空泛、无力、不可捉摸,这种状态可以称为“胸有成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3
《大学语文》课是公共基础课之一,除个别专业外,一般专业都把它列为必考课。为了帮助考生学好这门课程,下面谈谈个人的一些意见,供参考。
  学习一门课程,参加这门课程的考试,一定要以这门课程的自学考试大纲为指导。因为自学考试大纲中明确规定了这门课程考试命题、自学和社会助学的依据。用句通俗的话来说,考生参加一门课程的考试,就要知道它考什么,怎么考,否则,没有目标地去学习,糊里糊涂地去参加考试,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要想获得好成绩是很难的。
  《大学语文自学考试大纲》中规定:"《大学语文》课程考试内容可分为语言知识、文学知识、作品阅读分析和作文四个方面。"语言知识的考核主要是在解词题和翻译题中,有时在选择题中也占一、二分。文学知识的考核主要是在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中,在填空常常占一分。作品阅读分析的考核主要是在简答题和简析题中,关于诗词的背诵在填空题中占三分。
  下面按语言知识、文学知识、作品阅读分析、作文四个方面分别谈一谈在学习考试时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一、语言知识
语言知识主要的指文言实词、虚词、句式方面的知识。阅读分析古典文学作品,首要通过一关就是要把文言文的意思弄懂,所以考生必须提高自己的古文阅读能力。而在过去历年的考试中,解词题、翻译题的成绩总不理想。以1999年下半年考试成绩为例,统计的100人的成绩中,这两题平均分是6分,只占原题分的40%,不及格。1997年统计的82人的成绩中,这两题平均分为7分,也不及格。其中有一个词:"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已"的"鄙"字,82人中只有7人答对。这个词不会解,全段的文意就不易疏通,对郑庄公与共叔段两个性格的理解也会造成障碍。从这个例子也可以看出,词、句的理解是阅读文言文的基础,这也就是考试时为什么把解词、译句做为考核重点的原因。
  考生在自学古典文学课文时,一定要注意解词释句的问题,只有理解了文中的字句,才能读懂文章。文言文和现代汉语比起来,虽然它们都是汉语,但是因为时代的不同,造成了语言的差异。有些古汉语常用的词,现代汉语中不用了,或是它的词义在现代汉语中有了变化;有些古汉语中常用的句式,在现代汉语中也有了变化,这些都是考生阅读文言文时应该特别注意地地方。而这些地方在课文后的[注释]中教材的编者大都做了解释。因此,考生在阅读古典文学教材时一定要注意读[注释]。有一些考生往往不愿意认真阅读[注释],而宁愿去找一些有现代汉语译方的辅导材料,他们认为这样可以直接读通了文言文,而实际上忽略了提高自己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结果造成在回答解词题,翻译题时成绩不理想。考生在读[注释]时,需特别注意那些普通名词(不包括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等)动词、形容词、常用虚词,能及难句的翻译(这些翻译句中往往包含有古汉语特殊句式问题)。对那些在现代汉语中仍然具有生命力的、古今意义有所不同的文言词语,考生要下功夫记住,因为这些词往往是考试时可能要考到的。总之,读[注释]是阅读古典文学课文时的重要自学内容。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2-03
上大学学大学语文嗯,如何学好大学语文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课是要做好提前预习,上课认真听讲,然后认真归类,认真思考
第3个回答  2020-12-02
想要学好大学语文首先要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有阅读的习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