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对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根本影响是什么?

专业英语问题,物流方面问题。原问题是:what are the fundamental effects of Internet to logistics and SCM?上面是我自己经过翻译的问题,请高手给于解答,十万火急!

互联网对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根本影响

现代电子商务 建设高效物流至关重要
电子商务概念的提出首先是在美国。而美国的物流管理技术自1915年发展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通过利用各种机械化、自动化工以及计算机和网络通信设备,早已日臻完善。同时,美国作为一个发达国家,其技术创新的本源是需求,即所谓的需求拉动技术创新。作为电子商务前身的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的产生是为了简化烦琐、耗时的定单等的处理过程,以加快物流的速度,提高物资的利用率。电子商务的提出最终是为了解决信息流、商流和资金流处理上的烦琐对现代化的物流过程的延缓,进一步提高现代化的物流速度。
可见,美国在定义电子商务概念之初,就有强大的现代化物流作为支持,只须将电子商务与其进行对接即可,而并非电子商务过程不需要物流的电子化。而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物流业起步晚、水平低,在引进电子商务时,并不具备能够支持电子商务活动的现代化物流体系,如果只是盲目发展电子商务,而不注重发展和配备现代化的物流模式和配送体系这样的电子商务注定要以失败告终。

电子商务是20世纪信息化、网络化的产物,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已广泛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但是人们对电子商务所涵盖的范围却没有统一、规范的认识。和传统商务过程一样,电子商务中的任何一笔交易,都包含着几种基本的“流”,即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

过去,人们对电子商务过程的认识往往只局限于信息流、商流和资金流的电子化、网络化,而忽视了物流的电子化过程,物流仍然可以由传统的经销渠道完成。但随着电子商务的进一步推广与应用,物流的重要性对电子商务活动的影响日益明显。试想,在电子商务下,消费者网上浏览后,通过轻松点击完成了网上购物,但所购货物迟迟不能送到手中,甚至出现了买电视机送茶叶的情况,其结果可想而知,消费者势必会放弃电子商务,选择更为安全可靠的传统购物方式。

在电子商务中,一些电子出版物,如软件、CD等可以通过网络以电子的方式送给购买者,但绝大多数商品仍要通过物流过程完成从供应商到购买者的空间转移。我国的许多网上商店由于解决不了物流问题,只好告诉购买者送货必须在一定的范围内,否则就不要在我这里买了,电子商务的跨地域优势也就一点也没有了。

1999年9月,我国的一些单位,组织了一次72小时的网上生存测验。测验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物流问题,尤其是费尽周折填好订单后漫长的等待,使电子商务的跨时域优势也丧失贻尽。此后的一次市场调查证实,人们最关注的热点问题是“物流”。再次使人们认识到物流在电子商务活动中地位的重要,认识到现代化的物流是电子商务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互联网周刊》撰文列举了人们为什么不选择电子商务的五大理由,从根本上讲,就是一个物流与信息流、商流、资金流严重脱节的问题。但目前的电子商务只能是靠网络订货,靠物流体系送货。消费者网上浏览,轻松点击就完成了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的购买过程,但所购的书迟迟不能送到手中,最后终于等到了送来的书,封面破损,还必须支付二十元的送货费,其结果可想而知,消费者在经历了如此“快捷”的电子商务后,一定会说“This is the first time ,and also , the last time”。

电子商务通过快捷、高效的信息处理手段可以比较容易地解决信息流(信息交换)、商流(所有权转移)和资金流(支付)的问题,而将商品及时地配送到用户手中,即完成商品的空间转移(物流)才标志着电子商务过程的结束,因此物流系统的效率高低是电子商务成功与否的关键。在我国,物流设施落后,配送体系尚不完善,要发展电子商务首先应改造物流设施,建立与电子商务衔接的配送体系。否则,物流将会成为电子商务的最大的瓶颈。

所谓物流技术,是指完成物流任务所必须采用的最有效的方式方法。传统的概念主要是指物资运输技术或者物资流通技术,也就是说物流技术是各种流通物资从生产者转移给消费者时,实现各种流通形态的停顿与流动功能所需要的材料、机械、设施等硬件环境和计划、运用、评价等软件技术。

早在十多年前,发达国家的学者们就将零库存的概念引入了现代物流的范畴。在本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日本的一些公司实现配送设备的自动化,在消费者比较集中的地区建立了若干配送中心。这就必须储存大量物资。这种模式形成了从工厂到物流中心,再从物流中心到消费者的良性循环,节省了大量流通费用。但同时,物资的仓储费用又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物流中心又采用了计划配送模式,即以销定产的仓储计划技术。随着社会消费的急剧增长和消费品种的迅速多样化,市场需求瞬息万变,物流中心很难预测某种产品的销量。在日本食品市场,每年大约有一万五千种新产品面市,同时又有一万四千种产品退出市场,即使目前销路最好的产品,在一年之内,也有百分之六十多被挤出消费市场。这时,商品库存的积压就意味着巨大的商业风险。因此,人们开始寻求一种没有库存的商业系统,零库存物流技术也就应运而生了。

零库存商业系统的实施必须依托如下三个条件,首先必须有一个能够准确、快速反映市场需求的信息系统,其二必须有一个能够根据所获得的市场信息进行生产调节或者采购的快速柔性生产系统,此外,还必须有一个货物快速配送系统。

原始的办法是用人工进行的,一件产品的定购从下定单到交货,极限时间也需要二到三天时间,现在看来,这仍然是一个难以忍受的漫长的等待期间。为达到零库存的目的,还必须建立大量的配送中心,同时建立一支庞大的信息、计划、采购、配送队伍。这些方法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收效却并不明显。

零库存概念的提出,似乎使物流技术的发展遇到了难以解决的矛盾。但电子商务的出现,将以上的问题一下子都圆满地解决了。使物流技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电子商务是一种新型的基于英特网技术在英特网上所进行的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用户间的商业活动的形式。电子商务实现了在全世界范围内用英特网技术以电子方式进行物品与服务的交换。电子商务所完成的功能不仅仅是订货和支付,实际上,电子商务容扩了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商务过程。电子商务包括企业内部网、企业内部网同英特网的联接、电子商务应用系统。在这里,企业内部网,是生产部门,部分通道对英特网开放,提供客户访问接口,但设计生产、管理等商业机密的部分则设置防火墙等一类的安全措施,电子商务应用系统则是客户访问的入口,用户通过英特网,可以在这个系统上查看产品目录,翻阅产品资料,还可以通过电子定单系统下单,通过电子支付系统结算。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企业不必再花费巨资进行产品信息采集了。企业可以在网上发布电子公告,对用户进行调查;也可以将产品调查标放在企业主页或者某个知名站点上(尤其是某类产品的专业站点),让用户在网上即时填表或者下载填表后返回;此外企业还可以根据所掌握的客户资料,发电子邮件。当信息系统通过网络采集到足够的产品信息后,企业决策层根据这些信息适时调整生产计划,适时退出适销对路的产品。产品一旦定型,客户就可以通过电子商务系统订货,即时反馈到企业,企业立即组织生产,最后通过配送系统即时送到用户手中。这样,企业就以极限少的投入实现了产品的零库存生产过程。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普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完善,电子商务势必取得长足的发展和应用,物流也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货能畅其流”。

物流业务流程与商流、信息流及资金流的作业流程有关,也与商务形式(普通商务、电子商务)有关。

两种形式不同的是,电子商务的每个订单都要送货上门,而传统店铺销售则不用,因此,电子商务的物流成本更高,配送路线的规划、配送日程的调度、配送车辆的合理利用难度更大。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物流的研究和应用起步都比较晚、水平较低,在开展电子商务时,除了需要综合考虑电子商务的特点而外,还必须注意配备相应现代化的物流模式。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地完成电子商务的全过程。

现代商业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你赚钱我也赚钱”的双赢的过程,电子商务也不例外。电子商务在最大程度上方便了最终消费者,使他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买到自己需要的商品,从而节省时间和金钱。但如果他们所购的商品迟迟不能送到,或是送非所订,或是出现商品质量问题,或是还要收取高额的其他费用,那么电子商务的优势就会丧失殆尽。所以如何采用便捷高效的现代化的物流系统就成为电子商务成败的根本保证。

目前我国社会公用物流系统(如邮政快递185和其他众多速递公司)满足了某些特定商品配送(主要是网上购物B2C形式)的需要,但由于各自为政,业务割据,相对来讲,业务量较小,物流系统的运行成本过高,从而使电子商务的物流成本也较高。阻碍了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

在最容易取得利润的B2B电子商务领域,我国的配送体系和物流设施还非常落后,基本上还沿用传统的仓储和运输模式,即人工帐册库存管理,货物直接堆码或普通货架存放,人工或机械进行物料的搬运或装卸。这种物流管理和作业模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经济用户多品种小批量的需求,更不能满足电子商务对物流系统的要求,这种落后的物流体系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最大障碍。

因此,在我国,发展电子商务必须首先发展高效率的物流和配送系统,一方面,大中型企业可以充分利用社会闲置的现有资源进行改造和整合,建立自己的物流配送体系;另一方面,要大力支持和扶持第三方综合物流企业,由此推动我国物流行业的迅速发展,进而建立全国范围的、跨地区、跨行业的物流配送体系,为电子商务提供及时准确的物流服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1-03
  (一)物流业的地位大大提高
  电子商务是一次高科技和信息化的革命,这必然导致产业大重组,原有的一些行业、企业将逐渐压缩乃至消亡,将扩大和新增一些行业、企业。
  产业重组的结果,可能实际上使得社会上的产业只剩下两类行业,一类是实业,包括制造业和物流业;一类是信息业,包括服务、金融、信息处理业等。在实业中,物流企业会越来越强化,是因为在电子商务环境里必须承担更重要的任务:既要把虚拟商店的货物送到用户手中,而且还要从生产企业及时进货入库。物流公司既是生产企业的仓库,又是用户的实物供应者。物流企业成了代表所有生产企业及供应商对用户的唯一最集中、最广泛的实物供应者。物流业成为社会生产链条的领导者和协调者,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可见电子商务把物流业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其提供了空前发展的机遇。
  (二)供应链管理的变化
  (1)供应链短路化,在传统的供应链渠道中,产品从生产企业流到消费者手里要经过多层分销商,流程很长,由此造成了很多问题。现在电子商务缩短了生产厂家与最终用户之间供应链上的距离,改变了传统市场的结构。企业可以通过自己的网站绕过传统的经销商与客户直接沟通。不需要设置多层实体分销网络(包括人员与店铺设施),也不需要存货,因此仍然降低了流通成本,缩短了流通时间,使物流径路短路化。
  (2)供应链中货物流动方向由“推动式”变成“拉动式”
  传统的供应链由于供销之间的脱节,供应商难以得到及时而准确的销售信息,因此只能对存货管理采用计划方法,存货的流动是“推动式”的。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实现了一体化,供应商与零售商、消费者通过Internet连在了一起,通过POS、EOS等供应商可以及时且准确的掌握产品销售信息与顾客信息。此时存货管理采用反应方法,按所获信息组织产品生产和对零售商供货,存货的流动变成“拉动式”,完全可以消除上述两个缺点,并实现销售方面的“零库存”。
  (三)第三方物流成为物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 ,第三方物流将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得到极大发展,因为:(1)跨区域物流。(2)电子商务时代的物流重组需要第三方物流的发展。
  3、电子商务对物流各作业环节的影响
  1)采购,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的采购过程会变得简单、顺畅。 通过因特网采购,可以接触到更大范围的供应厂商,因而也就产生了更为激烈的竞争,又从另一方面降低了采购成本。
  2)配送:(1)配送业地位强化, 在电子商务时代,B2C的物流支持都要靠配送来提供,B2B的物流业务会逐渐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其供货方式也是配送制。没有配送,电子商务物流就无法实现,电子商务也就无法实现,电子商务的命运与配送业联在了一起。同时,电子商务使制造业与零售业实现“零库存”,实际上是把库存转移给了配送中心,因此配送中心成为整个社会的仓库。由此可贝”配送业的地位大大提高了。
  (2)配送中心成为商流、信息流和物流的汇集中心, 原来,物流、商流和信息流是“三流分立”的,而信息化、社会化和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把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事配送业务离不开“三流”,其中信息流最为重要。实际上,商流和物流都是在信息流的指令下运作的。畅通、准确、及时的信息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商流和物流的高质量与高效率。
  4、电子商务对物流各功能环节的影响
  1)物流网络的变化 (1)物流网络信息化 (2)实体物流网络的变化
  2)运输的变化 (1) 运输分为一次运输与二次运输 (2)多式联运大发展
  3)信息的变化 (1)信息流由闭环变为开环 (2)信息诸模块功能的变化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05-27
现代电子商务 建设高效物流至关重要
电子商务概念的提出首先是在美国。而美国的物流管理技术自1915年发展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通过利用各种机械化、自动化工以及计算机和网络通信设备,早已日臻完善。同时,美国作为一个发达国家,其技术创新的本源是需求,即所谓的需求拉动技术创新。作为电子商务前身的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的产生是为了简化烦琐、耗时的定单等的处理过程,以加快物流的速度,提高物资的利用率。电子商务的提出最终是为了解决信息流、商流和资金流处理上的烦琐对现代化的物流过程的延缓,进一步提高现代化的物流速度。
可见,美国在定义电子商务概念之初,就有强大的现代化物流作为支持,只须将电子商务与其进行对接即可,而并非电子商务过程不需要物流的电子化。而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物流业起步晚、水平低,在引进电子商务时,并不具备能够支持电子商务活动的现代化物流体系,如果只是盲目发展电子商务,而不注重发展和配备现代化的物流模式和配送体系这样的电子商务注定要以失败告终。

电子商务是20世纪信息化、网络化的产物,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已广泛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但是人们对电子商务所涵盖的范围却没有统一、规范的认识。和传统商务过程一样,电子商务中的任何一笔交易,都包含着几种基本的“流”,即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

过去,人们对电子商务过程的认识往往只局限于信息流、商流和资金流的电子化、网络化,而忽视了物流的电子化过程,物流仍然可以由传统的经销渠道完成。但随着电子商务的进一步推广与应用,物流的重要性对电子商务活动的影响日益明显。试想,在电子商务下,消费者网上浏览后,通过轻松点击完成了网上购物,但所购货物迟迟不能送到手中,甚至出现了买电视机送茶叶的情况,其结果可想而知,消费者势必会放弃电子商务,选择更为安全可靠的传统购物方式。

在电子商务中,一些电子出版物,如软件、CD等可以通过网络以电子的方式送给购买者,但绝大多数商品仍要通过物流过程完成从供应商到购买者的空间转移。我国的许多网上商店由于解决不了物流问题,只好告诉购买者送货必须在一定的范围内,否则就不要在我这里买了,电子商务的跨地域优势也就一点也没有了。

1999年9月,我国的一些单位,组织了一次72小时的网上生存测验。测验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物流问题,尤其是费尽周折填好订单后漫长的等待,使电子商务的跨时域优势也丧失贻尽。此后的一次市场调查证实,人们最关注的热点问题是“物流”。再次使人们认识到物流在电子商务活动中地位的重要,认识到现代化的物流是电子商务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互联网周刊》撰文列举了人们为什么不选择电子商务的五大理由,从根本上讲,就是一个物流与信息流、商流、资金流严重脱节的问题。但目前的电子商务只能是靠网络订货,靠物流体系送货。消费者网上浏览,轻松点击就完成了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的购买过程,但所购的书迟迟不能送到手中,最后终于等到了送来的书,封面破损,还必须支付二十元的送货费,其结果可想而知,消费者在经历了如此“快捷”的电子商务后,一定会说“This is the first time ,and also , the last time”。

电子商务通过快捷、高效的信息处理手段可以比较容易地解决信息流(信息交换)、商流(所有权转移)和资金流(支付)的问题,而将商品及时地配送到用户手中,即完成商品的空间转移(物流)才标志着电子商务过程的结束,因此物流系统的效率高低是电子商务成功与否的关键。在我国,物流设施落后,配送体系尚不完善,要发展电子商务首先应改造物流设施,建立与电子商务衔接的配送体系。否则,物流将会成为电子商务的最大的瓶颈。

所谓物流技术,是指完成物流任务所必须采用的最有效的方式方法。传统的概念主要是指物资运输技术或者物资流通技术,也就是说物流技术是各种流通物资从生产者转移给消费者时,实现各种流通形态的停顿与流动功能所需要的材料、机械、设施等硬件环境和计划、运用、评价等软件技术。

早在十多年前,发达国家的学者们就将零库存的概念引入了现代物流的范畴。在本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日本的一些公司实现配送设备的自动化,在消费者比较集中的地区建立了若干配送中心。这就必须储存大量物资。这种模式形成了从工厂到物流中心,再从物流中心到消费者的良性循环,节省了大量流通费用。但同时,物资的仓储费用又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物流中心又采用了计划配送模式,即以销定产的仓储计划技术。随着社会消费的急剧增长和消费品种的迅速多样化,市场需求瞬息万变,物流中心很难预测某种产品的销量。在日本食品市场,每年大约有一万五千种新产品面市,同时又有一万四千种产品退出市场,即使目前销路最好的产品,在一年之内,也有百分之六十多被挤出消费市场。这时,商品库存的积压就意味着巨大的商业风险。因此,人们开始寻求一种没有库存的商业系统,零库存物流技术也就应运而生了。

零库存商业系统的实施必须依托如下三个条件,首先必须有一个能够准确、快速反映市场需求的信息系统,其二必须有一个能够根据所获得的市场信息进行生产调节或者采购的快速柔性生产系统,此外,还必须有一个货物快速配送系统。

原始的办法是用人工进行的,一件产品的定购从下定单到交货,极限时间也需要二到三天时间,现在看来,这仍然是一个难以忍受的漫长的等待期间。为达到零库存的目的,还必须建立大量的配送中心,同时建立一支庞大的信息、计划、采购、配送队伍。这些方法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收效却并不明显。

零库存概念的提出,似乎使物流技术的发展遇到了难以解决的矛盾。但电子商务的出现,将以上的问题一下子都圆满地解决了。使物流技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电子商务是一种新型的基于英特网技术在英特网上所进行的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用户间的商业活动的形式。电子商务实现了在全世界范围内用英特网技术以电子方式进行物品与服务的交换。电子商务所完成的功能不仅仅是订货和支付,实际上,电子商务容扩了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商务过程。电子商务包括企业内部网、企业内部网同英特网的联接、电子商务应用系统。在这里,企业内部网,是生产部门,部分通道对英特网开放,提供客户访问接口,但设计生产、管理等商业机密的部分则设置防火墙等一类的安全措施,电子商务应用系统则是客户访问的入口,用户通过英特网,可以在这个系统上查看产品目录,翻阅产品资料,还可以通过电子定单系统下单,通过电子支付系统结算。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企业不必再花费巨资进行产品信息采集了。企业可以在网上发布电子公告,对用户进行调查;也可以将产品调查标放在企业主页或者某个知名站点上(尤其是某类产品的专业站点),让用户在网上即时填表或者下载填表后返回;此外企业还可以根据所掌握的客户资料,发电子邮件。当信息系统通过网络采集到足够的产品信息后,企业决策层根据这些信息适时调整生产计划,适时退出适销对路的产品。产品一旦定型,客户就可以通过电子商务系统订货,即时反馈到企业,企业立即组织生产,最后通过配送系统即时送到用户手中。这样,企业就以极限少的投入实现了产品的零库存生产过程。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普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完善,电子商务势必取得长足的发展和应用,物流也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货能畅其流”。

物流业务流程与商流、信息流及资金流的作业流程有关,也与商务形式(普通商务、电子商务)有关。

两种形式不同的是,电子商务的每个订单都要送货上门,而传统店铺销售则不用,因此,电子商务的物流成本更高,配送路线的规划、配送日程的调度、配送车辆的合理利用难度更大。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物流的研究和应用起步都比较晚、水平较低,在开展电子商务时,除了需要综合考虑电子商务的特点而外,还必须注意配备相应现代化的物流模式。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地完成电子商务的全过程。

现代商业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你赚钱我也赚钱”的双赢的过程,电子商务也不例外。电子商务在最大程度上方便了最终消费者,使他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买到自己需要的商品,从而节省时间和金钱。但如果他们所购的商品迟迟不能送到,或是送非所订,或是出现商品质量问题,或是还要收取高额的其他费用,那么电子商务的优势就会丧失殆尽。所以如何采用便捷高效的现代化的物流系统就成为电子商务成败的根本保证。

目前我国社会公用物流系统(如邮政快递185和其他众多速递公司)满足了某些特定商品配送(主要是网上购物B2C形式)的需要,但由于各自为政,业务割据,相对来讲,业务量较小,物流系统的运行成本过高,从而使电子商务的物流成本也较高。阻碍了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

在最容易取得利润的B2B电子商务领域,我国的配送体系和物流设施还非常落后,基本上还沿用传统的仓储和运输模式,即人工帐册库存管理,货物直接堆码或普通货架存放,人工或机械进行物料的搬运或装卸。这种物流管理和作业模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经济用户多品种小批量的需求,更不能满足电子商务对物流系统的要求,这种落后的物流体系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最大障碍。

因此,在我国,发展电子商务必须首先发展高效率的物流和配送系统,一方面,大中型企业可以充分利用社会闲置的现有资源进行改造和整合,建立自己的物流配送体系;另一方面,要大力支持和扶持第三方综合物流企业,由此推动我国物流行业的迅速发展,进而建立全国范围的、跨地区、跨行业的物流配送体系,为电子商务提供及时准确的物流服务。
第3个回答  2015-08-24
互联网对物流和供应链管理至关重要
电子商务概念的提出首先是在美国,作为电子商务前身的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的产生是为了简化烦琐、耗时的定单等的处理过程,以加快物流的速度,提高物资的利用率。电子商务的提出最终是为了解决信息流、商流和资金流处理上的烦琐对现代化的物流过程的延缓,进一步提高现代化的物流速度。 可见,美国在定义电子商务概念之初,就有强大的现代化物流作为支持,只须将电子商务与其进行对接即可,而并非电子商务过程不需要物流的电子化。而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物流业起步晚、水平低,在引进电子商务时,并不具备能够支持电子商务活动的现代化物流体系,如果只是盲目发展电子商务,而不注重发展和配备现代化的物流模式和配送体系这样的电子商务注定要以失败告终。
电子商务是20世纪信息化、网络化的产物,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已广泛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但是人们对电子商务所涵盖的范围却没有统一、规范的认识。和传统商务过程一样,电子商务中的任何一笔交易,都包含着几种基本的“流”,即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 过去,人们对电子商务过程的认识往往只局限于信息流、商流和资金流的电子化、网络化,而忽视了物流的电子化过程,物流仍然可以由传统的经销渠道完成。但随着电子商务的进一步推广与应用,物流的重要性对电子商务活动的影响日益明显。试想,在电子商务下,消费者网上浏览后,通过轻松点击完成了网上购物,但所购货物迟迟不能送到手中,甚至出现了买电视机送茶叶的情况,其结果可想而知,消费者势必会放弃电子商务,选择更为安全可靠的传统购物方式。
在电子商务中,一些电子出版物,如软件、CD等可以通过网络以电子的方式送给购买者,但绝大多数商品仍要通过物流过程完成从供应商到购买者的空间转移。我国的许多网上商店由于解决不了物流问题,只好告诉购买者送货必须在一定的范围内,否则就不要在我这里买了,电子商务的跨地域优势也就一点也没有了。 1999年9月,我国的一些单位,组织了一次72小时的网上生存测验。测验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物流问题,尤其是费尽周折填好订单后漫长的等待,使电子商务的跨时域优势也丧失贻尽。此后的一次市场调查证实,人们最关注的热点问题是“物流”。再次使人们认识到物流在电子商务活动中地位的重要,认识到现代化的物流是电子商务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互联网周刊》撰文列举了人们为什么不选择电子商务的五大理由,从根本上讲,就是一个物流与信息流、商流、资金流严重脱节的问题。但目前的电子商务只能是靠网络订货,靠物流体系送货。消费者网上浏览,轻松点击就完成了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的购买过程,但所购的书迟迟不能送到手中,最后终于等到了送来的书,封面破损,还必须支付二十元的送货费,其结果可想而知,消费者在经历了如此“快捷”的电子商务后,一定会说“This is the first time ,and also , the last time”。
电子商务通过快捷、高效的信息处理手段可以比较容易地解决信息流(信息交换)、商流(所有权转移)和资金流(支付)的问题,而将商品及时地配送到用户手中,即完成商品的空间转移(物流)才标志着电子商务过程的结束,因此物流系统的效率高低是电子商务成功与否的关键。在我国,物流设施落后,配送体系尚不完善,要发展电子商务首先应改造物流设施,建立与电子商务衔接的配送体系。否则,物流将会成为电子商务的最大的瓶颈。 所谓物流技术,是指完成物流任务所必须采用的最有效的方式方法。传统的概念主要是指物资运输技术或者物资流通技术,也就是说物流技术是各种流通物资从生产者转移给消费者时,实现各种流通形态的停顿与流动功能所需要的材料、机械、设施等硬件环境和计划、运用、评价等软件技术。 早在十多年前,发达国家的学者们就将零库存的概念引入了现代物流的范畴。
在本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日本的一些公司实现配送设备的自动化,在消费者比较集中的地区建立了若干配送中心,这就必须储存大量物资。这种模式形成了从工厂到物流中心,再从物流中心到消费者的良性循环,节省了大量流通费用。但同时,物资的仓储费用又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物流中心又采用了计划配送模式,即以销定产的仓储计划技术。随着社会消费的急剧增长和消费品种的迅速多样化,市场需求瞬息万变,物流中心很难预测某种产品的销量。
在日本食品市场,每年大约有一万五千种新产品面市,同时又有一万四千种产品退出市场,即使目前销路最好的产品,在一年之内,也有百分之六十多被挤出消费市场。这时,商品库存的积压就意味着巨大的商业风险。因此,人们开始寻求一种没有库存的商业系统,零库存物流技术也就应运而生了。 零库存商业系统的实施必须依托如下三个条件,首先必须有一个能够准确、快速反映市场需求的信息系统,其二必须有一个能够根据所获得的市场信息进行生产调节或者采购的快速柔性生产系统,此外,还必须有一个货物快速配送系统。 原始的办法是用人工进行的,一件产品的定购从下定单到交货,极限时间也需要二到三天时间,现在看来,这仍然是一个难以忍受的漫长的等待期间。为达到零库存的目的,还必须建立大量的配送中心,同时建立一支庞大的信息、计划、采购、配送队伍。这些方法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收效却并不明显。 零库存概念的提出,似乎使物流技术的发展遇到了难以解决的矛盾。
电子商务的出现,将以上的问题一下子都圆满地解决了。使物流技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电子商务是一种新型的基于英特网技术在英特网上所进行的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用户间的商业活动的形式。电子商务实现了在全世界范围内用英特网技术以电子方式进行物品与服务的交换。电子商务所完成的功能不仅仅是订货和支付,实际上,电子商务容扩了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商务过程。电子商务包括企业内部网、企业内部网同英特网的联接、电子商务应用系统。在这里,企业内部网,是生产部门,部分通道对英特网开放,提供客户访问接口,但设计生产、管理等商业机密的部分则设置防火墙等一类的安全措施,电子商务应用系统则是客户访问的入口,用户通过英特网,可以在这个系统上查看产品目录,翻阅产品资料,还可以通过电子定单系统下单,通过电子支付系统结算。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企业不必再花费巨资进行产品信息采集了。企业可以在网上发布电子公告,对用户进行调查;也可以将产品调查标放在企业主页或者某个知名站点上(尤其是某类产品的专业站点),让用户在网上即时填表或者下载填表后返回;此外企业还可以根据所掌握的客户资料,发电子邮件。
当信息系统通过网络采集到足够的产品信息后,企业决策层根据这些信息适时调整生产计划,适时退出适销对路的产品。产品一旦定型,客户就可以通过电子商务系统订货,即时反馈到企业,企业立即组织生产,最后通过配送系统即时送到用户手中。这样,企业就以极限少的投入实现了产品的零库存生产过程。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普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完善,电子商务势必取得长足的发展和应用,物流也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货能畅其流”。 物流业务流程与商流、信息流及资金流的作业流程有关,也与商务形式(普通商务、电子商务)有关。 两种形式不同的是,电子商务的每个订单都要送货上门,而传统店铺销售则不用,因此,电子商务的物流成本更高,配送路线的规划、配送日程的调度、配送车辆的合理利用难度更大。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物流的研究和应用起步都比较晚、水平较低,在开展电子商务时,除了需要综合考虑电子商务的特点而外,还必须注意配备相应现代化的物流模式。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地完成电子商务的全过程。 现代商业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你赚钱我也赚钱”的双赢的过程,电子商务也不例外。电子商务在最大程度上方便了最终消费者,使他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买到自己需要的商品,从而节省时间和金钱。但如果他们所购的商品迟迟不能送到,或是送非所订,或是出现商品质量问题,或是还要收取高额的其他费用,那么电子商务的优势就会丧失殆尽。所以如何采用便捷高效的现代化的物流系统就成为电子商务成败的根本保证。 目前我国社会公用物流系统(如邮政快递185和其他众多速递公司)满足了某些特定商品配送(主要是网上购物B2C形式)的需要,但由于各自为政,业务割据,相对来讲,业务量较小,物流系统的运行成本过高,从而使电子商务的物流成本也较高,阻碍了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
在最容易取得利润的B2B电子商务领域,我国的配送体系和物流设施还非常落后,基本上还沿用传统的仓储和运输模式,即人工帐册库存管理,货物直接堆码或普通货架存放,人工或机械进行物料的搬运或装卸。这种物流管理和作业模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经济用户多品种小批量的需求,更不能满足电子商务对物流系统的要求,这种落后的物流体系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最大障碍。 因此,在我国,发展电子商务必须首先发展高效率的物流和配送系统,一方面,大中型企业可以充分利用社会闲置的现有资源进行改造和整合,建立自己的物流配送体系;另一方面,要大力支持和扶持第三方综合物流企业,由此推动我国物流行业的迅速发展,进而建立全国范围的、跨地区、跨行业的物流配送体系,为电子商务提供及时准确的物流服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