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练小楷,怎样找适合自己的字帖

如题所述

您好,分享一些小楷经典法帖,供您参考。

《 宣示表》

钟繇被称为 “楷书之祖”,他的小楷中有许多隶书笔意,书体介于隶书与篆书之间,有着扁拙质朴的风格,以古雅著称。

经典之作《宣示表》与他的其他作品相比,无论在笔法还是结体上,都 显现出一种更为成熟的楷书形态和气息,点画道劲而显 朴茂,字体宽博而多扁方,临摹时要注意保留部分隶书的笔法。

《洛神赋十三行》

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体势秀逸,笔致洒脱,清代杨宾赞其 “字之秀劲圆润,行世小楷无出其右”。

它也被称为 “小楷极则”,是中国书法美的极致与高峰,也是由晋档自唐楷转变的承上启下之作,字形秀丽而结字古雅,有着更成熟的风格。

在这里,王献之的楷书笔法不再带有隶意,字形也由横势变为纵势,临摹时要注意用细劲的笔尖去表现劲挺的线条,避免出现隶书笔意,要写出偏竖长的结构。

《 灵飞经》

古人形容《灵飞经》的用笔时,说它像山谷里的小鸟叫,声音高低变化,婉转清脆,很动听。

在定住格调、了知古朴后,从《灵飞经》入手可进入唐代写经的精熟阶段,学其技术,而不致流俗。

《灵飞经》是唐代小楷的典型代表,可以从中了解彼时关于写经的知识与法度。

《心经》

《心经》为唐代生活在中国的日本人所写,是中国传统的写经体书法作品。

彼时印刷术还没有普及,为了留存与传播经典,有专业的经生从事佛教典籍的抄写 工作。经生最早的范本为汉魏时期的日常手写体,后经两晋南北朝的变革、发展,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隋唐写经体的基本 面貌。

写经并非只以墨落笔,还要注意对笔锋的体现,对提按的掌握,对紧凑结构的把握,一些书写的尝试与基本技巧都需知悉和实践。在对《心经》的临写中可以体会唐代经生日常的熟稳书写。

《道德经》

赵孟頫写的老子《道德经》有一种独特的流美和张力。他对唐代的写经体书法有着很深的研究,同时继承了钟繇、“二王”的古感。

与经生的然练书写相对比,他在其中加入了个人化的风格与艺术表达,亦在前人复杂多变的笔法中做了取舍。他降低了笔法的难度,也赋予了它们温和儒雅的气质,这样的创造与生成很值得我们学习。

《陶渊明闲情赋 》

祝允明的小楷上承钟繇与王羲之,融合了钟繇的圆厚与王义之的清雅,用笔精致有 厚度,线条润泽凝练。

《陶渊明闲情赋》也是如此,在巧与拙之间多奇思,多变化。临摹时应注意结构方面对于撇、捺、长横与长竖的表现,纵横屈伸,贯穿于全作,也起着平衡全局的作用。

《草堂十志》

文徵明的小楷一直被认为是明代第一,他直到 80岁,依然孜致不借地写着蝇头小楷,自律精进,如静水流深。

《草堂十志》是文徵明小楷的代表作品,可以窥见文徵明小楷在书写上的技术难度。因为纯以尖锋书写,运笔精到,结构谨严,故而更为瘦挺流美。

《游包山集》

《游包山集》为明代王宠所书。王宠笔下有魏晋小楷的风格,承袭《洛神赋十三行》,质朴疏朗,有着很好的气质。

《游包山集》用笔虚灵,方圆兼备,气息冲淡且消散。临摹时要注意笔画之间的空白,留下可堪通气的空隙,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尺度之内,一旦逸出这个尺度,字的结构就松散了。

《汲黯传》

汲黯是西汉名臣,《史记》中的《汲黯传》记录的就是他的事迹。

赵孟頫说自己的 《汲黯传》得了唐人笔意遗风,倪瓒也难得地称赞“子昂小楷,结体 妍丽,用笔遒劲,真无愧隋唐间人”。赵孟烦67 岁时写下了这件作品,笔法隽永秀丽,有峭拔爽利的意味,同时又从容不迫。临摹 时,可以想想唐人的写经体风格,它们是一脉相承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7-13
怎样选择字帖
现在市面上字帖太多,良莠不齐。“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练字必须要选择好的字帖。到底什么样的字帖适合自己呢?练字的人首先要明白自己需要在那些方面加强练习,然后量体裁衣,选择自己喜爱的字帖,下面简单介绍几种选帖方法:

选择经过权威认定的字帖

可惜,目前还没有这样的权威机构,不过各级教育部门、各地的写字评级机构推荐的字帖,是可以信赖的。出版字帖也没有权威机构约束,似乎谁都可以出版字帖,因此提醒你千万不要盲目迷信“xx家”出版的字帖。写得好的大有人在,但并不都适合你学习。

选择“规范”的字帖

对于初学者,特别是中小学生来说,一定要选择书写合乎规范的字帖。笔画结构、偏旁部首应符合约定俗成的写法,即国家语委公布的规范写法。书写是否规范,同时也反映出书写者的素质与修养。试想让你跟一位江湖骗子去学习,那岂不是误入歧途吗?

选择实用和自己喜爱的字帖

根据书写内容来分,字帖的类型很多,有的注重技法训练,比较系统的帮助你去练字;有的注重内容,例如古诗字帖,或者诗书画结合,有助于练习者素质多方面提高;还有的专门为中小学语文教材配套书写的字帖,书写规范,利于现在繁忙学务重压下的学子练习。

字帖书写风格各异,有的规范严整,有的潇洒飘逸,有的激励奔放。人的爱好兴趣不可能一致,同样一本字帖,张三写得如鱼得水,从心所欲,而李四写起来却力不从心、难有进步。因此,首先该对各种风格类型的字帖加以选择,并慎重确定自己的专攻对象。在临帖的过程中,还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对症下药地换帖临习。这些,如果能得到老师的指点,进步就会更加明显。

初学者,选择字帖时除了要考虑自己的喜好和需要,同时还要注意尽量不要选择那些个性化太强的字帖。个性太强的字帖里面大都有一些近乎习气的元素,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指引,可能会将你引入歧途。

选择字较大、书写清晰的字帖

硬笔字帖由于大多是钢笔书写的原因,字都偏小。虽然笔画精细,结体严谨,但容易给练字者造成书写疲劳,而且不便于初学者摹写。这里顺便提一下摹写,也就是蒙着字帖写,大多数人忽视摹写,认为只有小学生才这样做,殊不知摹写是练字关键的一步,是避免“抄帖”学无收益的有效方法。一个不摹只临(照着字帖写)者,很难发现自己书写的弊病,只有先摹后临,摹临结合,才能有进步。临帖时如果对照大一些的字临写,也容易看得清楚、看得仔细一些,因此如果发现硬笔字帖笔画书写不清晰,或者由于印刷原因造成字迹模糊、笔画粗肿的也应该放弃。

选中字帖后,可以用复印机将字帖放大到合适大小临摹。

选择古代优秀小楷范本

历史是最公正的,真正好的东西是能经受时间的考验。因此,要想找经过权威认定的字帖,那么去临一本古代优秀小楷绝对没错,不过,你不能刻意地去修饰笔画的头尾,毕竟毛笔同硬笔有质的区别,而且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鉴别能力,古代字帖里通假字、异体字、不规范的繁体字太多,当然最好有老师来指导。如果你已经有一定的书法基础,那么建议你赶快找一本古代名家的小楷范本,双管齐下,大又裨益。

这里推荐大家用软铅笔2B—5B临写,用铅笔其好处有三:一者无钢笔运用不当偏锋刮纸之病,写起来圆畅自如;二者铅笔用笔细腻,避免用钢笔过于追求点画的精雕细刻,用力太大,而忽视笔画的轻重之感;三者笔粗可写大字与原帖相近,既有法度又可消除拘谨、无束缚之感。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2-25
其实无论钢笔还是什么笔,小楷的笔法都来自毛笔。如果从学习难度上说,小楷是比较难的,但从实用性来说,是比较高的。一般练小楷,都会建议先学教程,再描红临帖。
我的建议是,可先描红,了解自己的水平怎么样,问题在哪里,而且描红相对不会太枯燥;然后再学习教程,再试试描红,最后再临帖。不要以为练字是机械工作,也是需要动脑筋的。如果是临帖,对字帖版本、印刷这些都有要求。二玄社绝对No.1,追求性价比的画,可以选择相对好的帖子来临。
要注意的是,要练公认的好的,书法是有这个讲究的哦!
第3个回答  2018-07-13
钢笔和毛笔有本质的区别,也有共同之处,都是要临摹 钢笔,可以临摹钢笔字帖,也叫硬笔书法,方法就是临摹,先看,做到心中有数,后临,要耐心细致,关键还是每天坚持,不能间断毛笔,如果你没有接触过的话,建议练习毛笔,这是一种重新认识汉字结构的方法,可以帮助你改正不好的写字习惯。方法就是临帖 其实无论练习那种都是强制改正自己很多年养成写字的不好习惯,这种习惯是不好改正的,需要长时间的坚持,练习毛笔字我感觉相对容易一些,见效也会快些,毕竟是一种重新认识汉字结构的方法 有一手好的钢笔字不一定会写毛笔字,但有一手好的毛笔字,一定有一手漂亮的钢笔字!!
第4个回答  2018-07-13
欢喜的
与自己的字接近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