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有哪几大家,代表人物有哪些?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有哪几大家,以及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和主旨观点?

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杂、兵、小说

各大“家”——儒家  儒家的

百家争鸣之孔子

创始人是孔子。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现在山东曲阜)人,被后人尊称为“万世师表”。他的理论的核心是“仁”,他认为仁就是要爱人,要求人与人之间要相互爱护,融洽相处;实现‘仁’要做到待人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体现仁的制度或行为的准则是“克己复礼”。孔子首创私人教学,主张“有教无类”,认为不分贫富,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同时也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孔子主张"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使百姓"足食",国家"足兵",取得"民信".这种思想包含了民本思想,也是他所提倡的道德观和伦理观。重视道德教育,特别是个人修养,强调关爱别人,用社会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   著作:《春秋》   孔子整理的《诗》、《书》、《礼》、《易》、《乐》五种教本,连同《春秋》被后人称为"六经"。   《诗》、《书》、《礼》、《易》、《春秋》被称为“五经”。   儒家学派在孔子以后发生分裂,至战国中期孟子成为代表人物。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是孔子的嫡孙子思(名孔伋)的弟子,有“亚圣”之称。孟子的主张是复古倒退的,当时许多国王都认为不合时宜。他主张“仁政”,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的伦理观是“性本善”。   儒家的代表人物还有荀子。荀子名况,时人尊他为荀卿。 在政治方面,他主张“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并提出“君者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亦则覆舟”。也哲学方面坚持“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荀子认为人生来就是有感官上的要求,饿了要吃饭,冷了要穿衣,这就形成了人们"好利"好声色"的本性需求。但是,通过学习礼仪,通过法治,可以使小人变为君子,普通人变为圣人,荀子的这种主张,被称为"性恶论"。荀子改造儒家思想,综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又吸收了一些其他学派的积极合理的成分,使儒学体系更加的完整,儒家的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战国后期的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编辑本段各大“家”——墨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08
道家,代表人物:黄帝、老子、列子、庄子、鬼谷子。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颜子、朱子等。
墨家,代表人物:墨翟、禽滑厘、田鸠、孟胜等。
法家,代表人物:李悝、商鞅、申不害、韩非、李斯。
阴阳家,代表人物:邹衍(驺衍)、驺奭。
名家,代表人物:邓析、公孙龙、宋钘、尹文、惠施。
杂家:代表人物:吕不韦、刘安、尸佼。
医家,代表人物:扁鹊。
兵家,代表人物:孙武、司马穰苴、孙膑、吴起、尉缭、赵奢、白起。
纵横家,代表人物:苏秦、张仪、甘茂、司马错。
农家,代表人物:许行。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6-08
儒家:孔子,道家:老子,墨家:墨子。
第3个回答  2019-06-08
儒家:孔子
道家:老子
“百家争鸣”出现在战国时期:
儒家:孟子和荀子
道家:庄子
墨家:墨子
法家:韩非子
第4个回答  2019-06-08
1.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作品:《孔子》、《孟子》、《荀子》
2.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作品:《道德经》、《庄子》
3.墨家,代表人物:墨子。作品:《墨子》
4.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李斯。作品:《韩非子》
5.名家,代表人物:邓析、惠施、公孙龙、慎到和桓团。作品:《公孙龙子》
6.阴阳家,代表人物:邹衍
7.纵横家,代表人物:苏秦、张仪。主要言论传于《战国策》
8.杂家,代表人物:吕不韦
9.农家, 农家代表:许行追问

具体详细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