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天气预报一点都不准

外面下着雨,天气预报显示没有雨

会有不准的时候,但是大部分都是准的,不准的原因主要因为地面变量,比如天气会受地表山川、河流以及人类每天排放的各种气体或是污染的影响。而另一个就是时间变量,当这些不确定性因素不断叠加,短期内无限接近正确值,时间长了以后,准确率衰减就会非常厉害。

天气预报是个复杂的系统,失之毫厘,谬之千里。计算方案里面有很多数据是变化和不够精确的,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教授张庆红解释说,负责初始数据的观测站未能达到理想所需,这给天气预报的准确性打了折扣。

理想情况下,全球不同地理位置、不同高度层面需要数量级达到106至107的观测站。而现实中,这个数值仅为103至105。而且,观测站分布极不均匀,如我国的青藏高原气象观测站就很少。同时,这并不是一个国家的事情,因为大气是流动的,即使国内的观测点很密,周边国家达不到要求,也会影响初始数据。

扩展资料

除了观测站点的数据局限性,仪器观测误差与计算误差也十分可观。从加工程序来讲,由于数值预报模型建立在流体力学方程组的求解之上,在求解方程组时用差分的计算方法,必然引起计算误差。

“我们只能努力通过对物理过程的精确认识让模式更接近真实大气,但它不是真实大气环境的还原,所以基于这个模式所计算出的大气未来走势也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张庆红说。

不同地理环境也对预报准确度影响深刻。平均水平相同的情况下,山区、湖泊、农田、城市等的天气状况都会不同。如果把数值预报计算网络缩小一半,即对更小尺度进行运算,计算量大体会增加16倍。

但在运算中,一些类似于地形等的信息依然难以充分表达,大气运动的物理过程细节不能很好反映,必须依靠预报员通过他们的分析、验证与经验再次订正。“这个时候,气象预报员不像‘科学家’反而更像个‘艺术家’。”张庆红说。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天气预报到底准不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09
首先,也是全社会共性的问题,就是人们的要求越来越高了,但实际上科技的发展还没有跟上。在天气预报这边,因为我们的数据越来越多,计算机越来越快,天气预报准确率肯定是一直在提升;但人的要求越来越高了,口味越来越刁钻了,原来只是要个大概天气趋势,现在要精确化、长期化,这样一来,天气预报准确率的提升赶不上老百姓要求的提升,所以就导致了“天气预报一点也不准”的感觉。另外,过去的天气预报以定性为主,也就是明天是晴是雨,是不是要来台风等等,误差不好衡量;现在以定量为主,不仅要说是晴是雨,还要说雨量有多少毫米,云量是多少等等,误差好衡量,从认知上加剧了“天气预报不准”的印象。
第2个回答  2019-07-22
二十年前天气预报准确率百分之七十,即使报大雨没下也下点小雨。而如今天气预报纯属摆设,我是农民根据现在预报总结,当今预报准确率仅百分之八或十。原因是好多是铁饭碗,工作不认真,责任心差,应付工作而导致的。对于中央天气预报还算可以,地方的天气预报不用看纯属胡扯。如果说当今设备差,工作环境不好绝对不可能。比起二十年前的设备和工作环境好多了。而责任心差远了。
第3个回答  2019-06-20
真心是不准,我指的是手机上的天气预报,就拿湘潭来说晚上看预报未来两天是有雨的,还提示百分之八十会下,结果到了第二天在看哪有一滴雨,偶尔还出来点太阳,特别过分的是只过一个晚上本来是报有雨的结果显示是晴天了,大太阳连温度都升了几度,我就不知道这种预报有什么用!
第4个回答  2019-04-09
所以才叫预报。天气预报只是根据一定的规律去推理最可能出现的天气情况。但有时候风云突变也是常有的。谁也没说预报有雨就一定会下雨的,要是准啦就不叫预报了该叫订报了,不能要求太高了,现在的天气预报已经很好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