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河口市属于哪个省哪个市

如题所述

老河口市,湖北省辖县级市,由襄阳市代管。

老河口位于鄂北门户、汉水中游,因地处汉江故道而得名,挟蜀汉、扼新邓、枕太和、通秦洛,得舟楫之利、扼四省要冲,素有“襄郧要道、秦楚通衢”之称,享有“天下十八口,数了汉口数河口”之誉。

老河口是春秋名将伍子胥的故里、汉相萧何的封地,北宋文豪欧阳修治邑,《黄河大合唱》词作者、诗人张光年故乡,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此隐居著书,抗战时期第五战区李宗仁长官司令部驻节六年之久。

老河口服饰样式变革

清末、民国时期,城乡劳动人民服装,以自纺自织粗棉土布为主。多以锅烟、塘泥或蓝靛煮染成色缝制。式样以长衫、对襟短褂、折腰裤(无前后之分)为主。夏季粗布开胸背心,草鞋或布鞋。

入冬长筒布袜、布鞋。鞋式有“一道脸”、“三块瓦”、“大圆口”等。戴毡帽头、瓜壳或“猛一挎”线帽。雨雪天多穿木屐或油鞋(布质外涂油料)。民国初年机织布做衣料已普遍。市民、店员多着长衫、短褂,绅商则长袍、马褂、礼帽、线袜,雪雨天着胶鞋。

公务人员和学生着制服。妇女多穿大襟宽边布衫,袖宽8-12寸,裤腿“吊8寸”,系褶裙。服装制作多系手工。在发型上,进入民国后,男子多剃光头,知识青年中开始流行分发和平头。少女梳“刘海”拖单长辫,出嫁时挽发髻,戴卡子、耳针等装饰品。

1919年“五四”运动后,妇女开始剪辫、放足,留齐耳短发。1931年,城市中青年妇女服装流行长旗袍、短袖短衫、白袜、带绊圆口黑布鞋。中高跟皮鞋开始出现。抗日战争中,因避空袭,白色服装多改用有色布料,为便于奔跑,长衫在青少年中逐渐淘汰。

80年代初,市场开放,市民服装的款式色调发生巨大变化。各式各样的T恤衫、夹克、登山服、猎装、西装、喇叭裤、牛仔裤、连衣裙、长短裙、风衣、健美服已成为男女青年的流行时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