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液量计算公式是什么?

如题所述

成人应补充的晶体和胶体溶液的总量应为1.5ml×烧伤面积(%)×体重(kg),小孩应补充的晶体和胶体溶液的总量应为2ml×烧伤面积(%)×体重(kg),还应补充每日生理需水量2 000 ml~3 000 ml(成人),100 ml/kg(小孩)。

补液的方法:补液速度应掌握先快后慢的原则,其中晶体和胶体的各半量最好在伤后8h内输完,水分则每8h各输入1/3。晶体、胶体和水分要交替输入,特别注意不要在一段时间内输入大量不含盐或胶体的液体。 

补液量计算公式是自从1952年Evans提出以体重、烧伤面积为计算基础的输液公式以来,不同学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补液量计算公式。但是,仍无一个能适用任何烧伤患者、又都能获得满意效果的公式。

急性期一般可按基础代谢需要量计算,即5%~10%葡萄糖50~60ml/kg·d,钠钾各1~2mmol/kg·d(生理盐水10ml含钠1 5mmol,10%氯化钾溶液10ml含钾13mmol),或按1500mL/ m2体表面积给予糖60~75g/ m2体表面积,钠、钾各50~7 0mmol/ m2体表面积。

生理需要量也可以用3∶1溶液补充。高渗脱水时,垂体后叶分泌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远段的吸水作用,因而有人认为高渗脱水时,生理需要量宜酌减1/4。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7-19
1、根据体重调整(2ml/kg.h)即(48ml/kg.日)一般为2500-3000ml。
2、根据体温,大于37摄氏度,每升高一度,多补3-5ml/kg。
3、特别的丢失:胃肠减压;腹泻;肠瘘;胆汁引流;各种引流管;呼吸机支持。


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和化验检查结果来制定补液计划补液计划应包括三个内容:
1、估计病人入院前可能丢失水的累积量(第一个24小时只补l/2量)
2、估计病人昨日丢失的液体量,如:呕吐、腹泻、胃肠碱压、肠瘘等丧失的液体量;热散失的液体量<体温每升高1度.每千克体重应补3~5m/液体)。气管切开呼气散失的液体量:大汗丢失的液体量等。
3、每日正常生理需要液体量,2000ml计算。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