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如何学好物理

如题所述

物理学习方法

多年的物理教学,发现大多数同学学习很困难,特别是女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也很用功,可是为什么就是学不好呢,很多人有这个疑惑,并且就如何学习物理,很多人也进行了研究,下面是我个人总结的学习物理的方法,写出来供同学们参考。
一. 会听课是学好物理的前提
很多学生以为,自己聚精会神的听课,就能学好物理,我认为这只是学好物理的一个条件,而学好物理的关键是在听课的同时能不断的思考,提出新的问题,不是机械的听老师讲课,目前老师讲课的着眼点比较低,对于好一些的同学,他们领会的比较快,而老师的讲课速度比较慢,特别是讲题的时候,这部分学生,如果题目会了,除了听一下老师的解题方法,还应该思考这道题的其他解题方法,以及这一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把外延扩展一下,对于差一点的同学,则是在老师的讲解时,看老师是如何切入该题,因为往往很多学生拿到题目之后不知道从哪里着手分析,如果在每次听课的时候多在这里下点功夫,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老师讲完了之后再重新把题目分析一下,体会一下老师讲解解题方法的精髓,想一下,自己以后遇到问题的时候,自己能否用这种方法去分析问题。不要仅仅满足自己这道题目听懂了,就误以为自己这一类问题你自己听懂了,课下不会做题,就是因为自己没有掌握这一类题目的解题方法。
二. 规范做题,经常总结
整个高中物理,无非是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的分析,建立物理模型,在学习 的过程中,很多同学我行我素,觉得自己物理以前也挺好的,干嘛要听老师的话,我想不管你是好学生还是差学生,要想真正学好物理
一)思维要规范,要有很缜密的逻辑推理,不要简单的理解为学习物理就是套公式,只有思维规范了,物理才能达到很高的境界。
二)是做题要规范,做物理题目要体现物理规律,物理根据,这是得分的最关键点,如果没有物理规律的体现,这个题目将得分很低,特别是刚刚学运动学的时候,画好草图,展示运动过程,用铅笔,尺子,圆规等,规范画图,帮助你建立物理情景。
三)好的做题习惯是成功的关键。首先是审题,把关键词画出来,不能只看头不看尾,题目只看半截,造成已知条件看不清,更谈不上挖掘隐含条件,很多人失败在起点上。其次,平时做题时,不会做的题目不要空白,或者照抄,而是对不会的题目提出问题,并且你分析到哪一步分析不下去了,遇到了什么问题,是哪部份知识没掌握好,问题出在哪里,如果养成这样的习惯,对自身物理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有很多学生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就马上看同桌的或者问同桌,也干扰了老师对你们做题时反馈回来的信息的分析,错误的信息反馈给老师,你想老师能找到讲课的重点吗?当然了,考试的时候,你会多少做多少,写多少,甚至不会做的凭感觉做,但是平时不可以这样做。
四)学会建立物理模型,比如,匀速运动的模型,匀加速运动的模型,平抛运动的模型,匀速圆周运动的模型等等,这些模型都是理想化的,分析运动的过程中,如果能把每个模型的处理方法掌握了,等我们期末的做综合性的题目的时候,就会得心应手。
三.要有问题意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爱因斯坦有一句很著名的话:“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有时仅仅是一个数学或者实验上的技巧,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上的真正进步”。我希望学生无论学什么,都要不断的提出问题,但是我反对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老师这道题我不会做,你给讲一下。题目不会做当然要问,那么应该怎么问呢?先说一下自己对这道题目的理解,能分析到哪一步,然后提出你的问题,这样有利于老师对你的帮助,或者直接提出自己的疑问,我认为这样最好。
课间或者课外活动,每个办公室有很多学生,我想这么多的学生,是不是自己主动去的,如果是的话,那我们的学风真的是很不错,但如果是被动的,我不认为这样做就能学好这门课,我认为如果是自己思考问题,发现了问题,自己解决不了,主动跑到办公室去找老师帮助解决,或者课堂上没有解决的问题,课下跑到办公室问老师,我觉得这样你的收获会很多,并且问题解决的也比较快,我很希望学生学习的时候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样的动力会很大。
四. 课前课后你该做什么
当上完上节课的时候,看一下下一节课是什么课,准备好物理课常备的物品,然后想一下下一节课应该学什么,预测一下老师下一节课老师上课的内容,提前准备一下,做到有的放矢。
课后可以把白天讲过的知识梳理一下,遇到的问题记下来,及时找同学和老师解决。同时将题纲收拾好,粘在一起,错题整理在题纲上,没地方改错的可以重新整理在一张纸上,最后粘在卷子上,保留好自己的提纲,老师讲课时,重要的知识记录在课本上的空白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2-22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