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条引发的联想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4
     

      早晨吃饭,女儿拿着一根油条边吃边美滋滋地说,妈妈你说这油条的味道怎么就这么好吃呢?你说这油条是谁发明的?男的女的?是北方人还是南方人?咱俩猜猜?我说,好呀!我猜是男的发明的!应该是北方人!女儿说那可不一定!我猜是南方人!

        于是,请教了一下度娘,度娘说:

        油条,原来叫“油炸桧”这种传统的早餐小吃,据传说还有一段故事。

        《宋史》记载:南宋高宗绍兴十一年,秦桧一伙卖国贼,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父子。南宋军民对此无不义愤填膺。当时在临安风波亭附近有两个卖早点的饮食摊贩,各自抓起面团,分别搓捏了形如秦桧和王氏的两个面人,绞在一起放入油锅里炸,并称之为“油炸桧”。一时,买吃早点的群众心领神会地喊起来:“吃油炸桧!吃油炸桧!”

        为了发泄心中愤恨,于是人们争相仿效。从此,各地熟食摊上就出现了油条这一食品。至今,有些地方,仍有把油条称为“油炸桧”。

        湖北的炸油条有两个帮系,即分为府帮和黄陂帮,府帮习惯“单条”操作,黄陂帮则惯“双条”操作,两者各有所长。在一次饮食技术表演会上,府帮师傅一次用面粉五公斤,炸出油条百根,一根不多,半根不少,色泽黄亮,松泡脆香,根根酥韧能竖起,长短粗细均匀,夺得油条冠军。

        看到这里,女儿说,男的女的看不出来,但可真是南方人发明的哎!还是为了让大家记住秦桧夫妇两个大奸臣,有意思!我也说,你还别说,这油条的形状,还真像两个人被反绑了扔进油锅里炸!可我仔细看了看百度,又发现第二个词条是这么介绍的:

        油条很早就发明了,具体时期不得考证。

        油条,是一种古老的汉族面食,长条形中空的油炸食品,口感松脆有韧劲,中国传统的早点之一。很多人误以为,宋朝时,秦桧迫害岳飞,民间通过炸制一种类似油条的面制食品(油炸桧)来表达愤怒,被看做油条起源,其实,油条远远早于宋朝。具体时期不可考。

        早在南北朝时期,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其所著的《齐民要术》中就记录了油炸食品的制作方法。唐朝时期,诗人刘禹锡就描述了油条形状及制作过程:“纤手搓来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意无轻重,压匾佳人缠臂金“。

        油条的叫法各地不一,”天津称油条为果子;安徽一些地区称油果子;东北地区称大果子;闽南福建等地称油炸鬼;潮汕地区等地称油炸果;浙江地区有天罗筋的称法(天罗即丝瓜,老丝瓜干燥后剥去壳会留下丝瓜筋,其形状与油条极像,遂称油条为天罗筋)。

        哦,这回明白了!油条从南北朝就开始出现了,还是汉族食品,与秦桧没什么关系。看到油条的多种叫法,我想起了我小时候。在我的老家叫油条叫大果子,说到这里在一旁聆听的先生插话,说他的老家管油条叫麻汤。我记得小时候每到麦收时,妈妈总会给我一斤全国粮票,再给我多少钱忘了,让我去买一斤半大果子改善生活,再三嘱咐我一斤粮票是可以买一斤半大果子的!每次买回大果子往家走的路上,它所散发的独有香味,总让我恨不得脚下生风,一步迈到家里才行!后来忘了什么时候开始,大家都不叫大果子更不叫什么麻汤,也慢慢开始叫油条了,但我对油条的喜爱却始终未减,总隔三差五买来解解馋。

        而由大果子,我又想起我的一位朋友说的他当兵时的一件趣事。

        他说他当兵时,有次,军区领导要来视察,首先要视察的就是操列演练。但是负责喊操的人声音不大,有人提议说镇上叫卖香油果子(就是油条)的小贩声音大的很,他一叫卖,整个小镇都能听见,于是商定让小贩来试试、训练训练,看看如何。

        果然,小贩不负众望,什么"稍息、立正、向右看齐……"声音又清脆又响亮,大家都很高兴。

        一个月后,军区领导来了,士兵们列队展好后,穿上军装的小贩也像当兵的一样雄赳赳气昂昂地跑到队列前,站定后双手放下大声喊道:"香油——果子!"声音响彻整个部队驻区……

        看来,从心理学上来说,这小贩倒非老师讲过的什么场所恐惧、幽闭恐惧,那应该算是特殊恐惧吧——对领导恐惧?哈哈!开个玩笑,应该是紧张的吧?嗯,你说呢?嗯,一顿油条引发这么多故事,真是个涨知识的早晨!

    (2020.5.16)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