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四辩总结陈词的技巧

如题所述

一、总结陈词的意义。

一场辩论赛,特别是在双方实力相当时,一份出色的总结陈词往往能奠定最后的胜利。如果总结陈词只是在机械复述己方观点,则会给评委很不好的印象。一般情况下,四辩本身的自由辩论发言机会就不太多,只有把总结陈词做得灵活,才能充分表现个人能力,不会给人造成团队能力不均的印象。

二、总结陈词的目的。

首先,总结陈词的时间是在辩论赛的尾声,所以必须概括,不需要套话、废话连篇,这样只会让人想睡觉。总结陈词应该直入主题,将自己方的观点概括阐述,最好再加上幽默的方式。同时,总结比赛中敌我双方的表现也是很重要的。概括来说,目的就是要为自己方打圆场,然后让对方下不了台。

三、总结陈词的结构。
1-阐述观点。(事先定稿)

这个部分,主要是重申己方观点与定义。注意的是,总结时不用太深入,但要求尽量全面。要把读书不是唯一出路的理由一一列出,但是语气上最好采用与前面的发言部分不同的方式,这里给简单举例一下,切记不要生搬硬套,应该根据自己方的论点灵活运用。

各位观众,各位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许多失学的儿童等待着人们的救助,有些人在今天还不识字。能够坐在教室里的人是幸福的,但是这等同于读书是唯一出路吗?显然不是的(这一部分为了吸引对方注意力,欲抑先扬),根据我方之前的论述,我们知道,知识的积累有三个方式——实践、创新与学习。很明显,读书只是学习中的一小部分,即使因为客观因素或者主观因素有些人不能或不愿读书,也不代表他们没有了出路。毕竟汲取知识的方法是无限的,读书是最直接的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这一部分,展开自己方的论点)对方辩友口口声声喊着读书的重要性,可是却没有充分的理由证明读书的必要性。把重要性和必要性混为一谈,是对方辩友犯的一个严重错误。(这一部分,抨击对方的论点)

即使是事先准备的部分,也要根据赛况酌情更改,要是牛头不对马嘴,让人不知所云,便会被认为稿子也是抄来的了……

2-解围部分

辩论是即时性的战斗,自然容易出现漏洞,如果自由辩论或之前陈述观点环节中被对方问得哑口无言,在总结陈词中可以加以补救,因为这时已经没人有机会反驳你了,所以,即使补救的水平低了点,也是可以的。

举个例子,比如你方在某自由辩论环节中出现以下情况:
A:比尔?盖茨中途辍学,不还是成为了一度的世界首富吗?
B:正是因为比尔?盖茨之前读过了书,使他有了出路,如果他没读过书,那么可能连电脑是什么都不知道,谈何成为世界首富呢?你敢说比尔?盖茨在成为世界首富的道路中,一点在学校中得到的知识都没用过吗?
A:……

总结陈词中可以这样补救:对方说过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的过程中读书的作用不容忽视,可是对方忽略了一点,比尔?盖茨不正是因为意识到读书不是唯一出路,才会离开学校的啊,如果他认为读书是唯一的出路,还会中途辍学,还能成为世界首富吗?(有些偷换问题重心的感觉,可是作为结尾补救来说,已经足够了,毕竟没人反驳了)

3-拆对方台

这一部分主要是在比赛中得出,但是也可以实现准备些套路,让对方对号入座。

例子:

对方反复对XX避而不谈,屡屡逃避我方问题,是不是对方自认理亏呢?

对方将XX概念偷换成XX了,没有把握住本场比赛的重心……

对方对我方某问题的回答极为牵强,试问……

对方以偏概全,用XX例子来论证读书是唯一出路,实在是盲人摸象,一叶障目,没有看到还有……

有些鸡蛋里挑骨头的感觉,但是确实是四辩的王道。

以上就是四辩总结陈词方法,我是不会给完整的陈词的,因为陈词并不代表陈词滥调,而应该灵活变通运用。固定的部分需要与己方资料有机结合,非固定的部分要靠临场纪录,不是事先就能“总结”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6-03
谢谢主席,在座的老师同学们,下午好,我方的观点是“诚信主要靠自律”。那么,还是先让我们来了解关于辩题的几个概念。诚信,指的是诚实信用,以自己的信用取信于他人,对他人给予信任。而自律则指的是一个人对社会、道德的规范,对各种法规自学的认识,是没有处在监督下的一种自觉的行为,而“他律”指的是道德法律等对个体的约束。社会正是在这种两种方式的结合下有效地实现诚信的,但是究竟何者起主要作用呢?标准就在于何者对诚信起到了本源性,决定性,关键性的作用基于此标准,我方认为诚信主要靠自律,下面就让我来一一阐述。
其一,从诚信的本质看,自律的作用是本源性的诚信的本质是一种道德,是内在诚信观念和外在诚信行为的统一,人外在的行为源自于内心的观念,正所谓内因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外因只能通过内因起作用自律直接作用于人的内心,是人对社会道德规范及各种法律法规的自觉认识——是内因。他律只是规定制约着你的在行为——外因。作为自我约束的自律恰恰是历练良心的审判官司,无论是情感领域还是交易范围的诚信行为,均是源自于人内心的认可,而认可体现的恰恰是自律的作用。
其二,从诚信的具体实现来看,自律所起的作用也是决定性的。首先,自律是对他律的肯定,任何他律形式都必须内化于心才能起到作用,而这个内化的过程恰恰是自律的作用;其次,自律的程度也制约着他律实现的程度。试问当执法者不守法如何他律?当一个国家和民族本身不自律时又如何实现他律?
其三,从诚信的缺失原因来看,自律所起的作用也是关键性的。对目前不诚信事实的大量存在,我们不仅仅要发出道德感慨,更要追寻其症结所在,为什么在法制日益健全的今天,假冒伪劣,金融诈骗总是屡禁不止?为什么在规范制度相对完善的今天,黑哨黑嘴,盗窃抄袭的现象仍层不穷?究其原因,还是在于他律的局限性无法改变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本性。
当然,我们也不可忽视他律的保障作用及辅助作用但保障无法取代本源泉辅助无法代替主要正本清源,我们要的是不仅仅是暂时的消痛消肿,而是国家的长治久安。因而我们说诚信观念的深入人心才是我们最终的追求。因此,我方坚持认为诚信主要靠自律。谢谢!
第2个回答  2010-07-22
四辩的总结,总结的是什么?是你们队伍的所有论点和正常成果。因此,四辩陈词是以你们的立论和比赛的发挥为基础的。比赛的发挥现在还不可知,要靠当场进行记录和归纳,但是立论是可以准备的。 如果你们已经有立论,只要把这个立论的逻辑重新串联一遍给观众听就可以,如果没有,可以参考我下面建立的立论。

一切题目拿到手,先弄清楚定义:
自觉:自己有所认识而主动去做
遵守:依照规定行动;不违背。
管理:1、主持或负责某项工作 2、经管,料理 3、约束;照管
这里应取第三个意义。

也就是说,这个辩题讨论的是在交通安全中,人们对交通安全有所认识而主动保持不触犯交通法规重要呢,还是执法部门加强约束重要。

在这里,我们必须给“重要”定一个标准:若AB同时导致一个结果,当A起的作用比B大,则A重要。或,若需要达到同一个目的,若A方法更具优势,则A比B重要。

对题目的审查完成后,我们可以尝试建立逻辑链了。
第一:从逻辑上我们看需要讨论的这两个目标:自觉,意思是人们从意识重视交通安全,在可能发生交通事故前就杜绝了发生问题的可能。而管理,一方面是在道路上添加各种标识,一方面是立法和执法,确实,这些做法是可以增加交通安全性。但很多标识或者法规,本身就是在事故发生后才想到设立的,这种不断补漏的做法,怎么可能做到预防新地段新情况下的事故呢?再者,管理的重要手段就是对违反交通法规的人进行处罚,试问,这个人已经违反交通法规,该发生的后果都已经发生了,管理对交通安全的作用又表现在哪呢?有人说,因为处罚,让大家畏惧,所以主动不触犯法规,那么这种说法是不是从另一方面论证了:通过处罚也是在让人们产生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目的呢?
由此,我们看到,自觉遵守,可以从源头杜绝交通事故。而管理,更多的只是在交通事故发生后进行补救,甚至是为了激发人们的自觉意思而进行的措施。

第二:从事实上看,一个人没有发生事故,是因为有交警一直指导他怎么走路呢,还是因为他知道“红灯停绿灯行,过马路走斑马线”呢?很显然,在我们整个交通运行中,发生事故只是很偶然的情况,大部分情况下,人们都是安全出行的。而从第一个疑问句中,我们不难得出结论,没有发生事故,根本是因为我们懂得并且遵守基本的交通规则,或者说我们心里重视交通安全: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没有人会横穿马路,而是主动寻找地道和天桥。即使在没有红绿灯的地方,我们开车也会注意行人,行人也会小心车辆。在这大多数安全的人群中,管理基本没有发挥其作用。只有在一小部分不自觉的人当中,才需要管理来规范其行为,保障其安全。而最多的情况下,管理只在有事故发生的时候才会充分发挥出来。

那么也就是说,在交通安全的情况下,管理的作用远远小于自觉。

第三:一个时代的辩题,就要有这个时代的意义。当经济水平飞速发展,科教水平稳步提升的现代,人们的素质无疑会越来越高。这种素质不仅仅包括文化素质,也包括道德情操。在交通安全方面,也会越来越自觉。自觉的作用在之前已经证明,只有一小部分不自觉的人才更依赖管理,而在我们可以看到的未来,这一小部分不自觉的人将越来越少,也就是说,“管理”在交通安全上的作用也就越来越小。

第四:这一点我不赘述,在这里可以说是你作为四辩最大的发挥点,那就是价值战。所谓价值战,就是在道德和价值观上,赞美和宣扬自己的观点。这里不需要多少推理和逻辑,只需要你发挥你煽情的本事就好了。比如:“朋友们,只要我们都稍微重视自己的安全,稍微尊重他人的生命,交通安全不难达到。可是对方却一位强调管理是何其重要,在他们眼里,似乎交通警察已经如此辛苦的工作还需要增加强度;在他们眼里,人人都喜欢闯红灯和酒后驾车;在他们眼里,似乎我们的人性不足以约束我们自己去尊重生命!在这里我已经不想再去驳斥对方那些荒谬的观点,朋友们,我只想得到你们的回答:如果你们在十字路口仅仅30秒的等待,就可以避免7W无辜生命的消逝(截止今年7月,10年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6.7W),就可以换来你们自己的生命安全,你们愿意吗?”

以上,可以说逻辑都已经齐全了,你的四辩稿子只要把这些串起来就基本成型。

至于数据,善于运用搜索引擎和图书馆吧。

最后提醒一点:
这类辩题有个新手经常忽略的地方,凡是辩题中有“何者更重要”“何者是关键”“何者为先”,就是一个比较性质的题目,也就是说论证中有两个方面被限制了:
第一是不可以做缺失性比较,也就是说,二者的比较必须是二者同时存在的情况下,立下一个标准,在这个标准下对双方进行权衡,如果拿掉其中的一个,剩下一个东西,比较也就无从谈起了。拿“才和德何者更重要”说吧。如果你说“没有才能,光有品德有什么用呢?”那对方也要反问“那光有才能,没有品德又有什么用呢?”于是这个问题就没有终结了。辩场上要注意不要图一时口快就做缺失性比较哦。
第二是切忌“等号”,比如一番论证完了以后来句“可见才能也是很重要的”,这就意味着你承认“品德重要,才能也很重要”,完了哪个更重要就得不到结论了。因此要紧紧把握住“更”字,所谓比较就是要看出天平哪边重,千万不能说两边都很重,那是极其不专业的。

---------------------------
如果还有什么不明白,可以到百度辩论学吧发帖询问,我们可以给你进行更互动和针对性的帮助。
第3个回答  2013-11-20
四辩的总结,总结的是什么?是你们队伍的所有论点和正常成果。因此,四辩陈词是以你们的立论和比赛的发挥为基础的。比赛的发挥现在还不可知,要靠当场进行记录和归纳,但是立论是可以准备的。 如果你们已经有立论,只要把这个立论的逻辑重新串联一遍给观众听就可以,如果没有,可以参考我下面建立的立论。

一切题目拿到手,先弄清楚定义:
自觉:自己有所认识而主动去做
遵守:依照规定行动;不违背。
管理:1、主持或负责某项工作 2、经管,料理
3、约束;照管
这里应取第三个意义。

也就是说,这个辩题讨论的是在交通安全中,人们对交通安全有所认识而主动保持不触犯交通法规重要呢,还是执法部门加强约束重要。

在这里,我们必须给“重要”定一个标准:若AB同时导致一个结果,当A起的作用比B大,则A重要。或,若需要达到同一个目的,若A方法更具优势,则A比B重要。

对题目的审查完成后,我们可以尝试建立逻辑链了。
第一:从逻辑上我们看需要讨论的这两个目标:自觉,意思是人们从意识重视交通安全,在可能发生交通事故前就杜绝了发生问题的可能。而管理,一方面是在道路上添加各种标识,一方面是立法和执法,确实,这些做法是可以增加交通安全性。但很多标识或者法规,本身就是在事故发生后才想到设立的,这种不断补漏的做法,怎么可能做到预防新地段新情况下的事故呢?再者,管理的重要手段就是对违反交通法规的人进行处罚,试问,这个人已经违反交通法规,该发生的后果都已经发生了,管理对交通安全的作用又表现在哪呢?有人说,因为处罚,让大家畏惧,所以主动不触犯法规,那么这种说法是不是从另一方面论证了:通过处罚也是在让人们产生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目的呢?
由此,我们看到,自觉遵守,可以从源头杜绝交通事故。而管理,更多的只是在交通事故发生后进行补救,甚至是为了激发人们的自觉意思而进行的措施。

第二:从事实上看,一个人没有发生事故,是因为有交警一直指导他怎么走路呢,还是因为他知道“红灯停绿灯行,过马路走斑马线”呢?很显然,在我们整个交通运行中,发生事故只是很偶然的情况,大部分情况下,人们都是安全出行的。而从第一个疑问句中,我们不难得出结论,没有发生事故,根本是因为我们懂得并且遵守基本的交通规则,或者说我们心里重视交通安全: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没有人会横穿马路,而是主动寻找地道和天桥。即使在没有红绿灯的地方,我们开车也会注意行人,行人也会小心车辆。在这大多数安全的人群中,管理基本没有发挥其作用。只有在一小部分不自觉的人当中,才需要管理来规范其行为,保障其安全。而最多的情况下,管理只在有事故发生的时候才会充分发挥出来。

那么也就是说,在交通安全的情况下,管理的作用远远小于自觉。

第三:一个时代的辩题,就要有这个时代的意义。当经济水平飞速发展,科教水平稳步提升的现代,人们的素质无疑会越来越高。这种素质不仅仅包括文化素质,也包括道德情操。在交通安全方面,也会越来越自觉。自觉的作用在之前已经证明,只有一小部分不自觉的人才更依赖管理,而在我们可以看到的未来,这一小部分不自觉的人将越来越少,也就是说,“管理”在交通安全上的作用也就越来越小。

第四:这一点我不赘述,在这里可以说是你作为四辩最大的发挥点,那就是价值战。所谓价值战,就是在道德和价值观上,赞美和宣扬自己的观点。这里不需要多少推理和逻辑,只需要你发挥你煽情的本事就好了。比如:“朋友们,只要我们都稍微重视自己的安全,稍微尊重他人的生命,交通安全不难达到。可是对方却一位强调管理是何其重要,在他们眼里,似乎交通警察已经如此辛苦的工作还需要增加强度;在他们眼里,人人都喜欢闯红灯和酒后驾车;在他们眼里,似乎我们的人性不足以约束我们自己去尊重生命!在这里我已经不想再去驳斥对方那些荒谬的观点,朋友们,我只想得到你们的回答:如果你们在十字路口仅仅30秒的等待,就可以避免7W无辜生命的消逝(截止今年7月,10年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6.7W),就可以换来你们自己的生命安全,你们愿意吗?”

以上,可以说逻辑都已经齐全了,你的四辩稿子只要把这些串起来就基本成型。

至于数据,善于运用搜索引擎和图书馆吧。

最后提醒一点:
这类辩题有个新手经常忽略的地方,凡是辩题中有“何者更重要”“何者是关键”“何者为先”,就是一个比较性质的题目,也就是说论证中有两个方面被限制了:
第一是不可以做缺失性比较,也就是说,二者的比较必须是二者同时存在的情况下,立下一个标准,在这个标准下对双方进行权衡,如果拿掉其中的一个,剩下一个东西,比较也就无从谈起了。拿“才和德何者更重要”说吧。如果你说“没有才能,光有品德有什么用呢?”那对方也要反问“那光有才能,没有品德又有什么用呢?”于是这个问题就没有终结了。辩场上要注意不要图一时口快就做缺失性比较哦。
第二是切忌“等号”,比如一番论证完了以后来句“可见才能也是很重要的”,这就意味着你承认“品德重要,才能也很重要”,完了哪个更重要就得不到结论了。因此要紧紧把握住“更”字,所谓比较就是要看出天平哪边重,千万不能说两边都很重,那是极其不专业的。

---------------------------
如果还有什么不明白,可以到百度辩论学吧发帖询问,我们可以给你进行更互动和针对性的帮助。
第4个回答  2010-07-30
数字之类的问题,作为一个辩手,最起码的就是收集资料,我以前带队的时候一天一个辩题,白天让他们查资料,晚上打辩论赛,所以这位同学,不要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别人身上。
初学者要从最起码的收集资料开始,然后才能慢慢提升自己的能力,辩论能力不是看那些个什么辩论赛书提高的,而是靠实战提高的,平常多参加演讲比赛,多写点文章,多主持活动,而且最好是大型的,我以前刚接触辩论的时候也是什么都不懂的,第一年打辩论赛,做四辩,大三的学姐教我们,第二年我带大一的打辩论赛,感觉很多东西你可以到网上去找,但是,到了赛场上,你的东西必须由你自己的思想,不是网上怎么说就怎么办的,要不然就是朗诵比赛了!

你方的逻辑
从当前社会现状入手比较好,比如前几年的车祸,什么欺实马啊,南京的那个人撞死孕妇的,很多很多,最近也有好多,当前社会交通管理法有,但是为什么还是那么多事故呢,所以看出自觉更总要,你们平常多关心点国家大事,不论怎么样,对你们以后很有用的,至少工作了和别人聊天,不要什么都不懂的,那些个老领导很喜欢聊天的,一问你什么都不知道不好!

就写这些吧,上班咯。
27号也早过了,呵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