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语:色既是空,空既是色如何理解?

如题所述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此句出自于《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简称心经,是
在中国
流行最广泛的
佛经
.据说这是
观音菩萨
和舍利佛的一段对话.在
佛学
界,对心经的评价是很高的.认为心经是佛经的总括,读懂
了心经
,读佛经就入门了.
佛法中
这句话
基本要阐述的是万物本空的理念,原是要使我们了解万事本无其永恒的体现,一切皆将坏散,教我们不要对万物起
执情
,而使身心不得自在。结果有些人谈空却又恋空,其实恋取世事和恋空并无分别,同样是执取而不放。恋空的人弃绝一切以求一个空字,最后还是有一个“空”的意念无法除去。殊不知万事万物本空,弃与不弃都是空的,有弃绝的念头便已不空,爱空的念头已是“有”了。说明了色和空是不相碍而相同的。执着于色的人不明白“色即是空”,执着于空的人也不明白“空即是色”。
还有句话曰“耽静反为静缚”,不知大家听过没。也是同样的道理。静并不是教人躲到安静的地方,不听不想,那样等于用一个
静字
将自己束缚住,动弹不得,又有什么好呢?真正的静是
心静
而非形静,是在最忙碌的时候,仍能保持一种静的心境,不被
外物
牵动得心烦气躁。我很欣赏这句话,同时也在参悟此种心境。觉得在
尘嚣
之中保持
着心
的静境,岂不比那些寂静中虚度时日,或是身在寂静心不寂静的人更有意韵吗?
‘色'是指有形质的一切万物。此万物为因缘所生,并非本来实有,因此其当体是空。此谓之‘色即是空'。
【五蕴】
指色、受、想、行、识。
【空即是色】

人间
之物质、身体本系空无实体,而由地、水、火、风四大和合而成,故称空即是色;四大若离散,则复归空无,故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并非析色见空,而系体达色之当体即空之故,空者亦非意味断灭,即有即空方是真空。此真空既为有,故必不异于有,以空即是有,而说空即是色。
指真空不异于
色法
,空的
当体即是
色。
可以理解为:以物质为
表象的世界
其实质是空无所有的,而所谓"空无所有"是依心起解的。
所以色即是空--相对人的认识的表象世界是空的,而空的表现形式是依附于心(例:人)的认识的--空即是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2-17
色 一般指物质世界,空指的是物质的本性(可理解为本质)
比如房子 色指房子,他存在 他可以使用,他有样子
空指房子没有本质,因为房子是有钢筋混凝土水木材等等等等所组成,这些钢筋混凝土水木材这些又可以无限分下去,所以没有本质,故名 空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2-16
即浪即是水,即水即是浪,真空转成物,色相本无相,终日求诸物,不识物性空,如捞水中月,天天无所得,不识动非得,执动成狂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