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伴我成长 800字征文

急!!!!!明天就要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
  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
  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一是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
  说到文明美德,我想到了一个故事。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这不也是良好文明礼仪的体现么?
  这里我不想过多地举伟人的例子,因为这很容易令大家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文明礼仪只是伟人、名人才具备,那么我们将无需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认为即使践行了文明的要求,也并不因之成为伟人、名人。我们不但要有讲道德的大人物,我们更需要一群有道德的民众。
  一个社会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一个人如果不遵守社会文明,小的会影响自身形象,大的会影响国家声誉。在清朝的时候,大臣李鸿章出使俄国,在一公开场合,恶习发作,随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国记者大加渲染、嘲弄,丢尽了中国人的脸。这是一个不遵守社会文明的历史教训。
  公共文明是社会意识的一种体现,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之上。试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养,他会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吗?不会!个人文明礼仪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所以鲁迅先生说:“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养,人的文明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要完善个人修养,首先要致力于读书求学,完善自身的认知水平;认知到达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态,不违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标准,自己的修养便得到完善。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完善个人道德修养,便有了推进社会公共文明的基础。
  而一个社会的文明氛围对他的民众亦有莫大的影响。为什么这么讲呢?相信有的同学去过欧洲或日本,就很有亲身体会。大的不说,只看看过马路这样的小事。只要亮起红灯,纵使马路上一辆车都没有,外国人绝不会过马路。他们认为这是必须遵守的公共文明。试问,在如此的氛围中,有谁会肆无忌惮的闯红灯呢?这就是社会氛围的力量所在。但再想一想,如果我们不是从自身做起,这社会氛围又从何而来呢?
    我们从小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可是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饭盒,饮料瓶,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么?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们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自己却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社会教育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要实践社会文明,就要从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别不文明的行为。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是一个讲究品德教育、个人修养的民族,一个甜蜜的微笑,一种执著的追求,一次慰藉人心的宽容,融会成美德赞颂曲上一个个拨动人心的音符。  
千百年来的文明礼仪之风传承至今,因此我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我国劳动人民历来重视道德修养和文明礼貌,具有悠久的传统美德。而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现代文明人,必须有良好的文明礼仪。文明礼仪处处可见,常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事中,但往往被我们所忽略。所以我们要把文明美德融入到现实生活中去。
有一次,我们家来了许多客人,而我却没有向那些叔叔阿姨们问好,对他们不理不睬,好像他们不存在似的。妈妈一看我这个样子,赶忙对我说:“快向叔叔阿姨问好呀!”我含含糊糊地叫了一声“叔叔阿姨好”便回到了阳台,继续干我自己的事情。妈妈见我不甘情愿,就过来数落我。我当时小,觉得自己并没有错,所以还和妈妈顶了几句嘴,不过没一会儿便落了下风。我被妈妈训得有些委屈泪珠在眼眶里打着转,仿佛一眨眼,眼泪就掉了下来。从这件事当中,我明白了:要讲文明,懂礼貌,见到客人要问好。同时也知道了:文明就在我们身边,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我认为,谦让是最大的美德。谦让这个词语对人们即陌生又熟悉,早在很多年以前,我们的老师就教导我们要学会谦让,随着时间的流失,在我们的记忆里谦让这个词已渐渐淡忘了有些人认为只是表面上谈谈“纸上谈兵”,实际也不用去做的,但他们错了,生活中你不一定就要做大事,而小事却置之不理,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你都能做。
前进的路已经为我们铺好,下一步,就是要我们顽强的走下去。让我们的校园从此绽放美丽,让我们的社会迸发出文明的火花,让我们 让文明和美德手拉手,结伴同行!

文明”一词在字典中有如下几个意思:文化;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和具有较高文化状态的;旧时指有现代色彩的(风俗、习惯、事物)。而美德则为美好的品德。为了提高学生们的文化素质,我们学校也举办“文明美德伴我成长”的活动。而且我们绍兴也已经成为了一个文明城市,在这里,大家的文化水平都是高的,而且,都有着良好的文化素质,能互帮互助,关心他人,不打人,不骂人。
近日,我在报纸上看到了两则新闻,一则是不顾自身安全英勇救人的事迹:1月27日,正月初五,黑龙江省双城市韩甸镇农民新居小区28岁的谢尚威,徒手接住5楼因在窗前放鞭炮而坠落的15岁男孩付佳伟,他身高1.74米,体重一百多斤,是一名哈尔滨市的初二学生,住在韩甸镇农民新居小区A栋的五楼。救人者与被救者均有小伤。
还有一则是:1月25日下午,记者来到方阿姨住的小区寻访。小区里的路非常整洁。对于这个替父亲扫地的研究生,方阿姨赞不绝口:“这个研究生扫地扫得很仔细、很卖力,扫得满头大汗,这么懂事的小伙真少见了。”研究生的爸爸正好负责方阿姨家所在的那片区域的卫生。前段日子,老清洁工跟方阿姨说,今年春节,他要回河南老家过年了,不过,过年这段时间的小区道路清扫工作也不会耽误,他刚刚考上了研究生的大儿子,会来杭州帮他扫地。
看完这些内容后,我不禁感慨万千,是啊,我们应该要向他们学习,向谢尚威学习那种舍己为人,勇敢坚强,不畏困难的精神。在我们的学习上,遇到困难,我们不能轻易言败,要从各个方面解决问题,不向困难退缩,要把困难逐个击破,化整为零。而对于那个研究生,我则想用他的例子对大家说,不是各个90后都像你们想象的那样差的,因为你们看见的只不过是90后一些片面的不好的例子,像这位哥哥他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了,90后其实是懂得感恩的,敢于担当责任的一辈,这才是90后的真风貌。他的这种行为是完全值得我们学习的,他的那种对于各个职业人群的一视同仁,对各个职业的认真负责,值得做为我们每个90后的榜样,我们以后也该这样,不仅要学习成绩好,外表好,而且还要心里好,平等对待他人,不以自己的学历为骄傲,不以别人的职业为笑论。
在我们绍兴被评为 “文明城市”之前,我们的学校就已经开始了对学生文明礼仪的教育,道德素质的修养。在我们的行为规范中明确规定:穿戴整洁、朴素大方。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坚持锻炼身体。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弃物。举止文明,不打架,不骂人,不说脏话。拾金不昧,不做有损人格的事。平等待人,与人为善。尊重他人的人格宗教信仰和民族习惯。谦恭礼让,敬老爱幼,帮助残疾人。尊重教师,见面行礼或主动问候,回答师长问话要起立,接送物品时要起立并用双手,给老师提意见态度要诚恳。同学之间互相尊重,团结互助、理解宽容、真诚相待、正常交往,不欺侮同学,不戏弄他人,发生矛盾多做自我批评。日常交往中礼貌待人,讲话注意场合和分寸。待客热情,起立迎送。
正是学校的这些礼仪规定,让我们更能注意自己的言行,掌握好分寸,不会被别人说不知天高地厚。我现在也学会了这些看起来简单但做起来难的文明礼节。现在,同学与同学之间能互相亲切的问好,老师与同学之间十分亲密,只要在上课或在做课外习题时有不懂的题目,课后老师一定会让你恍然大悟,拨云见日。同学之间也可以相互探讨难题。下课了,虽然没有了小学的那种吵闹,但教室中还是十分活跃的,大家有的在讨论名著心得,有的在讨论习题难题,还有的则在座位上静静的复习着功课……
在社会上,我们也要做一个文明人,否则就会被别的地方的人认为,绍兴这个“文明城市”徒有虚名。我们应该在公交车上礼让老人,遵守交通规则,排队时不拥挤,不大声喧哗,爱护孤寡老人,帮助残疾人。
文明美德伴我成长,我们要成为一个文明人,遵守文明美德,让社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可以写一些生活中的文明美德,(需要和自己有关的,从中自己受益的),再由此延伸至这个社会上的*(好的现象),认为美德就在我身边,美德伴我行。写人与人之间的爱,这种爱必须和美德有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2-18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礼”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精神,注重礼仪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渐渐把“文明礼仪”遗忘在脑后,在这个曾经的礼仪之邦里,大家慢慢变得粗鲁起来,文明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  
  我记得在电视里看过一个广告:在一列地铁的车厢里,地上掉了一个瓶子,车厢里的人们用脚踢来踢去,谁也不愿捡起它来。车忽然停了,就见一个系着红领巾刚上车的男孩把瓶子捡起来握在手中,在那瞬间,电视里响起一个声音:文明比赛,现在开始。  
  我还看过一个故事,一位老奶奶准备过马路,正好遇上红灯,尽管路上没有一辆车,一个人,可她还是等到绿灯亮了才走,有人问她为什么这样做呢?老奶奶回答道:“我是为了不让小朋友们误解,以为红灯也可以过马路。”这个故事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我想文明的延续和长辈的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长辈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给我们做出好榜样啊!     不久前,我在出板报时,还查到这样的资料,说的是新加坡,一个通用英语的国家,这个国家公共场所的各种标语大多是用英语书写,但其中一些关于文明礼貌的标语,如“不准随地吐痰”、“禁止吸烟”、“不准进入草坪”等却用中文书写。为什么呢?得到的回答是:“因为有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大多数是中国大陆的游客。”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学校长语重心长地说:“不文明行为也是国耻。”  
  那么文明是什么呢?记得英国著名的作家罗斯金曾说过:文明就是要造就有修养的人。是呀,能在各方面都讲文明的人一定是十分有修养的。其实,讲文明没有那么难,因为文明就在我们平时生活的细节琐事中:文明是见到师长时的礼貌问好;文明是静静聆听别人讲话的耐心;文明是不说脏话和粗话的表现;文明是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的举动……如果你做到这些方面,那么就欢迎你成为“文明家庭”中的一员!  
  可是在我们的身边总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跳动着,校园内、楼梯上、教室里时刻都可以看见与我们美丽校园不相衬的纸片 、食品袋;有的同学在教学楼的走廊上追逐打闹,习以为常;还有一部分同学相互之间讲脏话、粗话,骂人打架……这样的行为怎么能让我们对文明礼仪说“你好”呢?  
  文明是人类礼仪的标尺,是美好心灵的展现,养成文明习惯是每一个现代人的必修课,拥有文明也就拥有了美好的一切。所以同学们,就让文明存在于我们的一言一行中吧,行动起来,让文明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让我们成为文明之主,让文明美德伴我们一起成长。我相信拥有它,我们将拥有快乐和幸福!一切正如广告中所说:文明一小步,和谐一大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