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拼音

如题所述

新华字典拼音查询步骤如下:

1、标出音节,即这个字去掉声调的拼音,(初学老师一般要求标上)。

2、把音节的声母变成大写。 这个大写字母就是音序 。

3、翻到第10页的汉字拼音音节索引,按字母顺序找。

4、在这个音序段找到这个音节,把音节的页码记录在音节页码栏。

5、翻到字典音节段所在页面,从那个段开始,开始在大字找念字,找到后把这一页的页码记录在汉字页码里(可能会比间节页码大)。

加快查询

比如音序是第2,第3个字母顺序来排列,这样查找音节会快很多。

在定位时,用铅笔指着右侧大字一个一个对比,速度极慢,后来发现用眼睛扫一整页反而很快能定位到找到页。

在字典的侧页,每个一个音序是在同一步并且有一个侧面记号,通过个记号可以大致定位到某个音序位置。

《新华字典》的由来

《新华字典》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第一部白话释义、白话举例的字典,1最早的名字叫《伍记小字典》,但未能编纂完成。从1953年开始出版,经过反复修订,以195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字典》作为第一版,此后一直由商务印书馆负责修订再版。已修订至《新华字典(第12版)》。

2016年4月,《新华字典》获得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最受欢迎的字典”和“最畅销的书(定期修订)”。32018年10月19日,《新华字典》荣获中国版权领域最高奖——2018年中国版权金奖。42021年《新华字典》独家入驻有道词典笔旗舰版,迈出经典学习工具数字化的创新探索的新步伐。

创新精神

这本字典颇具创新精神,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全书按音序排列,另附《部首检字表》。书中采用的部首与一般字典基本相同,但略有改动,共有189部。

如旧日字典的肉部、艸部、高部、鼓部、齐部、龟部等都并省,而有些旧日字典根据《说文解字》、篆书的写法不分的,这本字典里都按楷书的写法分为两部,如“刀”与“刂”,“火”与“灬”,“心”与“忄“,“水”与“氵”,便于查检。这种办法在中国字典中是前所未有的。

2、所收单字有8500个左右,在单字训解之下连带加出的复音词和词组有3200多个。复音词和词组都加有标志,这样就兼有简单词典之用。

3、在释义中分别标出引申义、比喻义和转义,使读者能进一步理解多义词不同语义转变之间的关系,对研究词义的发展颇为有用。这是编者用心之所在,也是其他字典所不曾有的。

4、这本字典第一版有不少名物的插图,使读者更容易理解所解释的内容(后来重排删去)。

历史作用

第一版《新华字典》编纂于1953年,在那个百废待兴的时代,新世界的建立者们将这部“小字典”的编纂,视为新的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肩负规范现代汉语的职责,也要担当扫除文盲的任务。“今天我们还应当提倡这种大学者编小字典的‘新华风格’,提倡名家大家面向大众、力于普及的学术风气。”

总结《新华字典》走过的50年历程,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这样说。“《新华字典》一问世就为人民群众学习文化、普及基础教育服务,这种贴近民众的主动追求,成就了这本小字典可贵的人民性和旺盛的生命力。”

教育部副部长王湛这样解析小字典创造的奇迹。新华字典是“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辞书”,同时,也是中国辞书史上修订频率最高的辞书。50年来,伴随社会的进步和时代变化,这本词典整整修订了10次。“字典虽小乾坤大,甘苦几多心自知”。每一次修订都要在字词上“咬文嚼字”,都要在内容上“与时俱进”,都要在形式上“革故鼎新”。

《新华字典》是第一部完全用白话释义、白话举例的字典。它巩固了旨在推广汉民族共同语口语的国语运动和旨在提倡书面上用表达口语的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的白话文运动的成果,并以字典的形式使之得以确立、推广和发扬光大。

《新华字典》是我国第一部以词汇规范和运用为旨归的字典

编写的目的主要是想让读者利用这本字典,对祖国语文的词汇能得到正确的理解,并且知道词汇现代化和规范化的用法,在书面上和口头上都能正确地运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