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写一篇以观流民图有感为标题的作文。

如题所述

1. 观流民图有感300字 关后感

有时候,我会有这样的念头:我们通过网络协助流民们改变一下目前的生活形态,但是他们并不知道我们在网之所做,这就显示出一定的不公。人的尊严往往于不经意细微之处存在,而对其尊严的伤害也往往是在不经意的只言片语,一个撇眉,一个尾音、一个啧啧之声中,这些在网上多少都有过,以致也有过争执的刀光剑影,但是,流民们可知晓?

有一天,我请葛大爷和老王媳妇柴秀兰看笔记本里记述他们现状的文字和图片,至始至终,她们并不吱声,这令我失望(见右图)。

又有一次,我从上海出差返京,去了天安门广场东侧的东交民巷,在一家小饭馆里我请老王、柴秀兰、葛大爷、老张(张志青/已故),还有一位山东的老刘(在家排行第六,故称老安)吃饭。那一次,我又带去了最新制作的反映他们生活状况的视频。席间,我见几位流民神情木讷地观影,我心再次失落!当然,我做视频不为讨好流民,讨好了他们又能如何?但是我想让她们知道关心他们的不止是我,这个愿望真真切切。而那一次的结果更惨。老安强烈要求给他180元钱,买辆板车,白天拉东西,晚上就当是床子,以致为此要求差点和老王打了起来“你当这钱该你得吗?”老王谴责安。我们最终分给老安180元,结束了这场争吵……一个月后,我们在人民大会堂前的西广场上见到了老安,他那时正匍匐在广场地面,脸肿得老长,眼睛成一条眯缝,头大极。连警察都无奈到不想过问。老安是涉赌成瘾……我那时的感觉,就是我们的救助与流民们的生活恍若隔世,尽管两厢里息息相关。

我在写字楼里上班,一个年龄很小的女同事要我带她去前门看看,我们去了,那是黄昏,望着那些被生活摧残得脸孔变形,形容委琐的人群,小同事吓得直往我身后躲。后来我们从前门下地铁分手,她一直不能言语。

有相当一段时间里,前门的流民部落就与前门派出所相距不过三百米,那些全中国的警察都不曾配备的特种车辆就在流民们面前驶进驶出着……有一天,我和流民在部落里坐一起聊天,老张为我指点着哪个车辆是供哪个女警使用,她们往往把车停在哪里。好像一个男孩子数点着柜台里的玩具。忽然老张指着一个驾着广场电动专用警车返回所里的女警说:这个女人是广场上公认的悍妇,对我们忒凶……

前门下东侧,有一个解放前遗留下的京奉铁路老火车站,老火车站的南侧是一溜儿花墙。我说那里就是前门流民部落遗址,很难叫人相信。这事情得这么讲,从前 *** 要搞商业开发,以改造危房的名义于商人达成协议。后来就造出个中国最大的人造景点——没有北京人的前门大街。拆迁的那些天,先开出一条前门东大街,大街落成剪彩那天,有商人看街东侧二期工程还是拆迁后的大片废墟,就建了这道花墙。市长来剪彩,见了光秃秃的花墙未必就好,如果叫花墙后头也“红杏儿出墙头”岂不美哉?于是在花墙的另一边就出现了一道临时搭起的预制板搁架,为只为嫌矮的花朵可以探以头去,好为市长观瞻……市长大概很满意,后来市长走了,花搬走了,留下的预制板搁架,一格一格,正好住人,人是谁人?流民!

我留下很多照片,正是反映这一道花墙两边的两重天地。2007年12月31日哪天的博文,我因此起名叫《年终特稿:冷暖人间》。

2. 对蒋兆和《流民图》理解的小短文

在中国现代绘画史上,《流民图》堪称一幅里程碑式的宏篇巨制,它标志着中国人物画在直面人生、表现现实方面的巨大成功,也是蒋兆和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此画的创作极其波折也极富传奇色彩。1941年,在北平沦陷区日军的眼皮底下,蒋兆和以超凡的胆识开始巨幅《流民图》的创作。

为防干扰,他画一部分,藏一部分,使人难察全貌。1943年10月29日,此画易名为《群像图》在太庙免费展出,但几小时后,就被日本宪兵队勒令禁展。

1944年,此画展出于上海,被没收。1953年,半卷霉烂不堪的《流民图》在上海被发现,后半卷从此下落不明,此为残存的上半卷。

1998年蒋兆和夫人萧琼将此残卷捐献国家。全画通过对100多个难民形象的深入描绘,以躲避轰炸的中心情节点出了时代背景和战争根源,直指日本侵略者对中华民族犯下的滔天罪行,具有深沉的悲剧意识、博大的人道主义精神与史诗般的撼人力量。

《流民图》的价值不仅在于其精神力度,还因其艺术上的空前突破。他融合了中国画的线描和西画明暗塑形的表现手法,使中国人物画在写实技巧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继徐悲鸿之后又一位杰出的中国现代人物画家。

蒋兆和(1904—1986),四川泸州人。自幼受父辈熏陶, 自学诗文书画。

16岁流寓上海,以画炭像和商业美术为生。1928年进南京中央大学任教图案课,后任上海美专素描教授。

1936年赴北平,在国立北平艺专任教。此间由西画转入水墨人物画创作,进入自己的艺术创作盛期。

1950年起任中央美院教授,创立中国水墨人物画造型基础课教学体系。其他代表作有《与阿Q像》、《一篮春色卖遍人间》等。

3. 对蒋兆和《流民图》理解的小短文

在中国现代绘画史上,《流民图》堪称一幅里程碑式的宏篇巨制,它标志着中国人物画在直面人生、表现现实方面的巨大成功,也是蒋兆和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此画的创作极其波折也极富传奇色彩。1941年,在北平沦陷区日军的眼皮底下,蒋兆和以超凡的胆识开始巨幅《流民图》的创作。

为防干扰,他画一部分,藏一部分,使人难察全貌。1943年10月29日,此画易名为《群像图》在太庙免费展出,但几小时后,就被日本宪兵队勒令禁展。

1944年,此画展出于上海,被没收。1953年,半卷霉烂不堪的《流民图》在上海被发现,后半卷从此下落不明,此为残存的上半卷。

1998年蒋兆和夫人萧琼将此残卷捐献国家。全画通过对100多个难民形象的深入描绘,以躲避轰炸的中心情节点出了时代背景和战争根源,直指日本侵略者对中华民族犯下的滔天罪行,具有深沉的悲剧意识、博大的人道主义精神与史诗般的撼人力量。

《流民图》的价值不仅在于其精神力度,还因其艺术上的空前突破。他融合了中国画的线描和西画明暗塑形的表现手法,使中国人物画在写实技巧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继徐悲鸿之后又一位杰出的中国现代人物画家。

蒋兆和(1904—1986),四川泸州人。自幼受父辈熏陶, 自学诗文书画。

16岁流寓上海,以画炭像和商业美术为生。1928年进南京中央大学任教图案课,后任上海美专素描教授。

1936年赴北平,在国立北平艺专任教。此间由西画转入水墨人物画创作,进入自己的艺术创作盛期。

1950年起任中央美院教授,创立中国水墨人物画造型基础课教学体系。其他代表作有《与阿Q像》、《一篮春色卖遍人间》等。

4. 关于《流民图》

《流民图》是—九四二至—九四三年在北京创作的巨幅长卷。

当时日本侵略者已践踏我国的半壁河山,中国人民水深火热的遭遇,是激发画家构思《流民图》创作的动机。 —九四二年,蒋兆和曾去上海、南京等地搜集素材,画了许多素描、速写人物,但创作全图时,还是请了许多模特儿、其中包括画家的朋友如国画家邱石冥、木刻家王青芳等。

画卷由右至左,起始是一位拄棍老人,他身边还有一位卧地的老者,已经气息奄奄,二位妇女和一个牵驴人围着他,毫无办法。再往下,是抱锄的青年农民和他的饥饿的家眷,抱着死去小女儿的母亲,在空袭中捂着耳朵的老人,以及抱在一起、望着天空的妇女、儿童。

断壁颓垣、尸身横卧、路皆乞丐。再往下,是乞儿,逃难的人,受伤的工人,等待亲人归来的城市妇女,弃婴,疯了的女人,要上吊的父亲和哀求他的女儿,在痛苦中沉思的知识分子…… 《流民图》全以毛笔、水墨画出,其形象描绘之具体、深刻,在现代绘画史上是鲜见的。

传统人物画由于一味追求写意性,加上公式化,近儿百年来很少有深刻描绘现实的作品。蒋兆和把西画素描手法引入中国画、每画一个人物都必求有生活依据,有相应的模特儿作参考。

他适当吸取光影法刻画人物面部,但又以线描为主要造型手段——这是自近现代倡导写实主义绘画以来,在人物画领域所获得的巨大成果。蒋兆和是一位着眼于现实的艺术家,他说自已“混迹于茫茫的沙漠之中,看着慢慢奔走的骆驼,听听人生交响的音乐……”,说他的艺术不是“一杯人生的美酒”,而是“一碗苦茶”,以献给“灾黎遍野,亡命流离、老弱无依,贫病交集”的大众。

《流民图》正体现厂这一主张。 艺术鉴赏 作品通过对100余位无家可归者躲避日军轰炸、在死亡线上挣扎的痛苦情状的塑造,展现出由侵略者造成的饿殍遍地、生灵涂炭的人间悲剧。

画面没有直接出现烧杀抢掠的侵略者形象,而是通过一个个满面愁容、疲惫不堪、倒地而息的人物群像,揭示了侵略者给中华民族造成的国破家亡的毁灭性创伤。 现藏中国美术馆的《流民图》仅是原作的上半卷,画面50余位人物,儿童形象近半,其余多为老人和妇女。

而作者正是通过这些幼童的天真不知愁滋味、老人和妇女愁苦无助的形象,使作品增添了悲剧意识和人性在遭受蹂躏过程中的沉重感,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表达出一个有良知的艺术家同情大众、反对侵略的正义心声。蒋兆和曾表示:“我因为这个时代的洪流,冲进了人们心房中的痛苦,让我感觉到人生的悲哀,又让我兴奋到这个时代的伟大,一切的一切,使我不能忽视这个时代的造就,更不能抛弃时代给与大众的创伤。”

《流民图》在艺术表现上,采取中西结合的手法,中国画的线描结合西画明暗及色彩的因素,使作品既有中国画美学所追求的笔墨气韵,又不乏写实精神。这也正是画家在艺术取向上所追求的通过写实揭示劳苦大众的悲惨命运和他们内心苦痛的现实主义道路。

5. 【鲁西流民图,大体说一下.说一下主体内容.要几个好句,带说明.详细

1935年,时为《大公报》记者的萧乾踏访鲁西灾区,写下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名篇《流民图》,描述了当时山东灾民外逃谋生的悲惨图景—— 1935年入春后,山东大旱,受灾县份约在三分之二,其中鲁北、鲁西南灾情最重.而到了7月中旬,黄河上游雨量骤增,鄄城董庄至临濮集约3公里大堤全部漫水,刷成口门6处,洪流泛滥,鲁西尽成泽国,灾情极为严重.1935年编制的《山东黄河水灾救济报告书》记载了当时水灾救济委员会委员甄伟忱目睹的一段情景:“有一绳系男女十二口被淹毙,顺流而下,惨不忍睹.人民有登树者,有用木扎成高台,老 *** 女在其上.壮丁站水中者,呼救之声时有所闻,村村皆是,百只船收容几何?……房屋一律倒塌,水刷去其大半,仅有一二鸡犬,见有木圈一个,男女七口皆提圈淹毙,下流零星浮尸屡屡近船,船行于大树顶上.”正是在这样的大灾之下,时为《大公报》记者的萧乾开始了第一次独立旅行采访,用手中的笔为我们留下了70多年前众多山东难民与死神搏斗、逃离家园的人间惨景. 《流民图》采用特写点的办法,把鲁西灾民的流亡的景象,如一个湖泊那样展现在我们面前,尤其是“济宁车站之素描”写得非常惨烈,使人难忘.当时萧亁和画家赵望云同时被《大公报》派去水灾现场进行实地采访,一写,一画.当文章和速写图在《大公报》上登出,反应强烈,赈灾捐款猛增.。

6. 鲁西流民图 共描绘了几幅画,反应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描写了山东1935年秋天黄水横流、境内尽成泽国的悲惨情景。当时那一眼望不到边的难民,像一棵棵拔了根的水藻,茫然地在灾难中漂流。

1瘦如枯柴的老者和无数的难民。

2干瘪的母亲和大头瘦脸的婴儿。

3被家人一起在火车站的孩子。

4老婆婆的黑馍馍。

5读经文的老者。

洪水夺走了他们的家园,也夺走了他们生存的权利。这是一部旧中国灾难史的生动教材,也是萧乾以旅行记者身份对人生的第一次采访,表达了作者跟灾难深重的祖国和民众的血肉关联。

我们刚做过的练习题,不过也只有这么多了,一定要采纳O(∩_∩)O哈哈~

7. 流民图属于什么题材

你问的是“蒋兆和”的“流民图”.属于“抗日”题材.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穷困潦倒的画家居于北平,靠画像维持生活和创作.侵略者横行霸道的行径,激起了画家内心深处强烈的悲愤之情,经过长期酝酿,1942年开始动笔,历时一年完成了《流民图》. 蒋兆和的“流民图”作于民族灾难空前深重的抗日战争时期的敌占区,“流民图”是蒋兆和的个人代表作,也是一个时代人物画的代表作.该画记录着日本侵略者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充满血和泪的作品,高2米,长12米,称得上是20世纪上半叶最大的一幅真实反映民族悲剧的人物画卷.望采纳.。

8. 看清明上河图写日记2百字

1:游横店之清明上河图记第二天,我们来到横店的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是张择端的画,上面的人有五百多个,所以长和宽也十分惊人,比刘翔还高呢!一进去,里边有许多小店和纪念品:有双截棍,龙泉宝剑,木剑,弓箭,小李飞刀,飞镖,模型大炮。。真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而且物美价廉。

在那不光能看到清明上河图,还可以和清明上河图合影呢!于是爸爸把我和弟弟还有清明上河图一起拍下来。

玩完后,我们的横店之旅结束了。这次我既玩得开心,而且还得到了知识。

9. 流民图的创作背景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穷困潦倒的画家居于北平,靠画像维持生活和创作。

侵略者横行霸道的行径,激起了画家内心深处强烈的悲愤之情,经过长期酝酿,1942年开始动笔,历时一年完成了《流民图》。当时日本侵略者已践踏中国的半壁河山,中国人民水深火热的遭遇,是激发画家构思《流民图》创作的动机。

—九四二年,蒋兆和曾去上海、南京等地搜集素材,画了许多素描、速写人物,但创作全图时,还是请了许多模特儿、其中包括画家的朋友如国画家邱石冥、木刻家王青芳等。画卷由右至左,起始是一位拄棍老人,他身边还有一位卧地的老者,已经气息奄奄,二位妇女和一个牵驴人围着他,毫无办法。

再往下,是抱锄的青年农民和他的饥饿的家眷,抱着死去小女儿的母亲,在空袭中捂着耳朵的老人,以及抱在一起、望着天空的妇女、儿童。断壁颓垣、尸身横卧、路皆乞丐。

再往下,是乞儿,逃难的人,受伤的工人,等待亲人归来的城市妇女,弃婴,疯了的女人,要上吊的父亲和哀求他的女儿,在痛苦中沉思的知识分子。蒋先生谈这张创作时说,他那时流寓北京,独身一人,条件较艰难,筹措作画费用已是不易,为了瞒过敌人的眼睛,不得不一小幅一小幅分散着画,画了一年多,最后合成六尺高、八丈多长的巨幅。

作品展览不到一天,就被勒令禁止,还遭到变相没收的命运。此图原作后半部分已遗失,只留有黑白照片。

画面众多人物接近真人大小,画家成功地表现了一个哀鸿遍野、流离失所的流民景象,让人看后深受感染、震动。在技法上,蒋先生吸收了西洋画的一些手法,使人物更逼真、真实,但又毫不勉强、僵硬,而是融和中西。

有自己的特色。 。

10. 流民图的创作背景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穷困潦倒的画家居于北平,靠画像维持生活和创作。侵略者横行霸道的行径,激起了画家内心深处强烈的悲愤之情,经过长期酝酿,1942年开始动笔,历时一年完成了《流民图》。

当时日本侵略者已践踏中国的半壁河山,中国人民水深火热的遭遇,是激发画家构思《流民图》创作的动机。—九四二年,蒋兆和曾去上海、南京等地搜集素材,画了许多素描、速写人物,但创作全图时,还是请了许多模特儿、其中包括画家的朋友如国画家邱石冥、木刻家王青芳等。画卷由右至左,起始是一位拄棍老人,他身边还有一位卧地的老者,已经气息奄奄,二位妇女和一个牵驴人围着他,毫无办法。再往下,是抱锄的青年农民和他的饥饿的家眷,抱着死去小女儿的母亲,在空袭中捂着耳朵的老人,以及抱在一起、望着天空的妇女、儿童。断壁颓垣、尸身横卧、路皆乞丐。再往下,是乞儿,逃难的人,受伤的工人,等待亲人归来的城市妇女,弃婴,疯了的女人,要上吊的父亲和哀求他的女儿,在痛苦中沉思的知识分子。

蒋先生谈这张创作时说,他那时流寓北京,独身一人,条件较艰难,筹措作画费用已是不易,为了瞒过敌人的眼睛,不得不一小幅一小幅分散着画,画了一年多,最后合成六尺高、八丈多长的巨幅。作品展览不到一天,就被勒令禁止,还遭到变相没收的命运。

此图原作后半部分已遗失,只留有黑白照片。画面众多人物接近真人大小,画家成功地表现了一个哀鸿遍野、流离失所的流民景象,让人看后深受感染、震动。在技法上,蒋先生吸收了西洋画的一些手法,使人物更逼真、真实,但又毫不勉强、僵硬,而是融和中西。有自己的特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