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从科技IPO获批,AI有没有独角兽?

如题所述

文/智物

在几经周折之后,国内AI第一股的争夺终于落下了帷幕。7月20日,上交所发布科创板上市委2021年第48次审议会议结果公告,云从 科技 获准通过。

放眼全球,在Facebook、谷歌、苹果、阿里巴巴、腾讯的铁幕之下,AI的浪潮还没有创造一个肚皮的巨头平台。

按照流程,完成接下来的询价、路演、定价后,云从 科技 就可以正式敲钟上市了,不出意外的话,云从 科技 将成为国内第一家完成独立上市的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

由于具备中科院背景,且是行业内首个参与承建三大国家平台的公司,云从 科技 被业内冠以“人工智能国家队”的称号。在国内“AI四小龙”中,云从 科技 成立时间最晚,却是最早完成上市审批的公司,这对于国内AI行业而言无疑是一支有效的强心剂。

此前的7月2日,四小龙之一的依图 科技 被终止上市审查,其间原因猜测纷纷。

不过,云从 科技 的招股书中也清晰地表明着这家公司目前面临的亏损问题。云从 科技 并不是个例,亏损问题同样困扰着这个行业里的每一家企业,如今AI行业的竞争格局,与其说是比拼谁挣的多,不如说是比拼谁亏的少。

2006年,谷歌以1775亿美元的报价收购了Youtube,中国的互联网创业公司仿佛看到了前进的方向,纷纷涌入网络视频运营的赛道,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在这一年,中国AI领域论文发表总量超越美国,跃居世界第一。

直到十年后,国务院发布了“十三五规划纲要”,将人工智能列为“十三五”重大工程。一夜之间,资本力量开始竞相涌入AI领域,这一年中国AI企业融资规模相当于2000到2013年间总融资之和。

在投资人看来,人工智能势必会掀起一番浪潮,人工智能行业也一定会诞生出谷歌、甲骨文一样的 科技 巨头。

如果从90年代初商用互联网公司诞生算起,到2010年互联网大范围普及,互联网行业用20年的时间才迎来了红利期。但资本市场等不了20年,他们寄希望于人工智能行业能在短时间内实现科研成果转换,并得到投资回报。

投资人与行业公司之间的矛盾,在2019年迎来了爆发。

公开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领域共发生126起退出事件,数量仅为同时期退出事件的5%。

而到了2019年,国内人工智能领域投资数量和金额都迎来了断崖式下跌。上半年仅完成30起融资,同比下降455%,融资总额达50亿元,不足去年同期的40%。

人工智能行业此时不再是资本市场的宠儿,行业内没有如愿出现谷歌一样的巨头,大批公司倒闭,剩下的公司发展得也举步维艰,人工智能行业进入了第一个寒冬。

经历了2019年的大浪淘沙,无数跟风热点概念的AI创业公司破产倒闭,互联网巨头们也开始从AI领域里撤资离开,只剩下以“AI四小龙”为代表的少数公司凭借自身掌握的核心技术坚守在赛道上。

眼看在一级市场中无法得到帮助,国内AI企业纷纷转向,寄希望于得到二级市场的资金帮助。

于是在2020年,一场浩浩荡荡的AI企业上市潮打响。

最早做出动作的旷视 科技 ,早在2019年8月,旷视 科技 就开始在港交所谋求上市,但随后因被美国拉入“实体清单”而未能完成上市流程。

或许是受到了旷视 科技 的影响,国内AI企业都开始备战科创板。

2020年11月,云知声和依图 科技 的科创板上市申请相继获得受理。但仅仅3个月后,云知声就主动撤回了科创板的上市申请,有消息认为该事件的原因与此前云知声疑似虚假披露市占率有关。

在今年7月,依图 科技 也对外宣布终止IPO,有媒体报道依图 科技 正接近完成第三轮裁员工作,整体裁员规模超70%,最终要削减到200-300人左右。

另一家AI公司商汤 科技 没有正式披露过上市计划,但据知情人士透漏,商汤 科技 正在秘密进行A股和港股的双重上市计划,但进展十分缓慢。

在此背景下,云从 科技 几乎承载着国内AI独角兽企业成功上市的全部希望。

与其他公司相比,云从 科技 的造血相对较强,对于技术应用落地,尤其是平台型技术应用的建设也更具经验。

成立于2015年的云从 科技 ,最早从事于人脸识别领域,逐渐拓展到跨境追踪、车辆追踪、姿态追踪,成立之初的云从 科技 依靠自身最擅长的图像识别技术在人工智能领域里迅速打开了市场。

在图像识别领域里取得行业认可后,云从 科技 开始向银行、安防和民航等行业展开布局,在金融领域里,云从已经为包括工行、建行、农行、中行在内的400多家金融机构和全国超过十万个银行网点提供智能服务。

在细分行业内取得成功后,云从 科技 开始尝试建设平台型应用。在民航领域中打造了“飞凤平台”,在安防领域中打造了集合区域安防布控、生物特征识别、OCR识别在医疗领域的“轻舟平台”。

虽然对人工智能应用的定位做出了准确的判断,但云从 科技 的亏损问题并没有因此得到改善。

云从 科技 的招股书显示,云从 科技 2017年-2020年营收分别为064亿元、448亿元、807亿元、755亿元;同期净亏损分别为124亿元、2亿元和1736亿元、72亿元,目前尚未实现盈利。

这不仅是云从 科技 的难题,也是全球AI行业需要面对的问题。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联盟秘书长安晖发表的报告显示,全球近90%的人工智能公司仍处于亏损状态,中国AI产业链中90%以上的企业也处在亏损阶段。

究其原因,人工智能行业的基础科研属性显著,在这类行业中,为保证持续具有核心竞争力,企业必须要不计成本地投入研发资金,以云从 科技 为例,2018年-2020年,云从 科技 的研发费用分别是15亿元、45亿元、58亿元,占各期营收的比例分别高达3061%、5625%和7659%。

除此之外,为了保证研发人员的积极性,同时吸收新鲜血液,这类公司在股权激励上往往也不惜重金,云从 科技 在其招股书上表示,2019年出现的巨额亏损主要原因在于该年度支付股份的费用高达13亿元。

如此高额的投入,让外界认为AI行业很难实现盈利,甚至连上交所对此也抱有怀疑态度。

在今年3月,云从 科技 就接受过一轮监管询问,其中问题包括持续亏损、主要产品、销售模式、核心技术,以及补贴等内容,多家AI公司都是在此环节受阻,最终不得不终止IPO。

尽管云从 科技 即将拥有“国内AI第一股”的光环,但能否打破盈利困境,提升经营业绩,仍是云从 科技 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云从 科技 还面临着互联网巨头角逐AI领域、传统行业厂商转型AI等竞争风险。

今年3月,借势“人工智能”概念的百度在港交所二次上市,募集资金达2394亿港元,成为近年来人工智能领域里最大的一笔融资。以百度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在资源上的优势不言而喻,他们的加入无疑会给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继续加码。

云从科技为什么没停牌

2019年中国物联网行业市场分析:叁大投资重点,5G商业化带来发展新动力

未来5G技术三大应用场景分析

5G在未来有三大应用场景:增强移动带宽、海量物联、高可靠超低延时通信。第一个场景主要特指联网速度,而后两个场景的应用将在物联网中体现。

未来5G商用化落地将带来发展新动力

我国自2009年将物联网列为新兴战略之后,政策支持不断深入。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物联网行业应用领域市场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物联网行业市场规模仅仅达780亿元。2011年中国物联网行业市场规模增长达到2581亿元。2014年中国物联网行业市场规模首次突破6000亿元,同比增长226%。截止至2017年中国物联网行业市场规模增长突破万亿元。初步测算2018年中国物联网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35万亿元左右。预测2019年中国物联网行业市场规模将超15万亿元,达到15700亿元。物联网作为通信行业新兴应用,在万物互联的大趋势下,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并预测在2020年中国物联网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18万亿元,而全球物联网行业市场规模则将达17万亿美元。

2008-2020年中国物联网行业市场规模统计及增长情况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和健康物联为主要应用领域

行业整体看,物联网的应用主要分为产业、公共和生活三大类。通过国内产业信息数据显示,我国物联网下游细分市场主要集中在智慧城市、工业物联网、健康物联、智能家居等领域。其中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和健康物联三项所占份额较大,为物联网在我国的主要应用领域。从投资机会上看,以上三大领域或成为国内物联网发展的主要方向,相关机会值得留意。

物联网行业下游应用领域占比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1、智慧城市

据IDC近日预测,预计到2022年,我国智慧城市投资将达到2000亿元人民币。

佳都科技

是A股唯一拥有自动售检票、站台屏蔽门、综合监控和通信四大智能轨交系统自主核心技术的供应商,目前业务分布较广。公司参股的独角兽企业云从科技目前估值已经超200亿元。

日海智能

2018

年公司通过资本收购、整合,获得了物联网模组+云平台+解决方案的的能力,目前在物联网布局较为完善。2018年预计净利15亿~2亿元,同比增47%~9604%。

2、工业互联网

2018年底中央经济会议中已将工业互联网列入新基建领域。此外,工信部副部长陈肇雄也指出,发展工业互联网有利于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据预测,2019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将达到4800亿元。

宝信软件

2018 年预计净利润为 58 亿~62

亿元(扣非),同比增487%~59%。去年“宝之云”上架数量增加增厚IDC业绩,宝武合并后也为公司带来长期增量效益,公司未来持续增长值得期待。

启明星辰

预计2018年实现净利润437亿元(扣非),同比增3633%。自剥离完安方高科后,公司经营重回正轨。同时在智慧城市、工控安全等战略新业务增长显著,为未来提供增长动力。

3、健康物联网

据前端产业研究院研究显示,截止2018年7月底,国内共有31家医疗物联网企业累计获得超过23亿元人民币融资,共有40家投资机构参与医疗物联网项目。预计到2022年,全球医疗物联网市场将超过1500亿美元,达到1581亿美元,亚太地区医疗物联网市场规模未来将超过北美。

思创医惠

预计2018年净利润为137亿元~176亿元,同比增长5%~35%。据采招网显示,截止2018年10月公司中标千万级订单11单,较 2017

年全年6单增长83%。订单加速增长,即验证了医疗信息化行业的高景气度,也显示了公司在医疗信息化的强大的竞争力。

汉鼎宇佑

2018年实现净利润约为147亿元,同比增长7343%。报告期内,智慧医疗业务对公司整体经营业绩做出了积极贡献。此外,公司通过汉鼎好医友以中美会诊为载体打造医疗超级入口,成为了目前炙手可热的独角兽企业。

汉鼎好医友依托自身美国优质医疗资源,与国内近300多家大型医疗机构达成合作,在医院里设立“国际部”,为中国患者链接美国顶尖医疗资源,目前占据了中美远程会诊90%的市场份额。

云从科技没有停牌,原因有以下几点:

1 云从科技没有受到监管机构的处罚,没有违反相关规定,也没有受到市场监管部门的处罚,因此没有被停牌的必要。

2 云从科技的财务状况良好,没有出现重大财务风险,也没有出现重大财务事件,因此没有被停牌的必要。

3 云从科技的经营状况良好,没有出现重大经营风险,也没有出现重大经营事件,因此没有被停牌的必要。

4 云从科技的股价一直保持稳定,没有出现大幅度波动,因此没有被停牌的必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