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中的“读”怎么读?

如题所述

《三字经》中的“详训诂,明句读”的“读”应读“dòu”。

原文: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读音: fán xùn méng xū jiǎng jiū;  xiáng xùn gǔ míng jù dòu

释义:

凡是教导刚入学的儿童的老师,必须把每个字都将清楚,把每句话都讲明白,并且使学童读书时懂得断句。

重点字词解释:

训蒙:即启蒙,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

讲:讲解。

究:考究。

训诂:用当代话解释古书中词句的意义。

句读:古代称文辞停顿的地方为句或读。

启示:

人们在开始读书的时候必须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首先是讲读发音要正确,辞意要清楚,要学会正确划分句子,这样才能领会文章中所表达的含义和观点。

扩展资料

韩愈曰: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òu)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可见句读的重要性。

句读中经常出现的错误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应当读断而连读或者与此相反:

前者表现为把两句合成一句,如鲁哀公读“夔有一足”;后者表现为把一句话分成两句,如《汉书・贾谊传》:“国已屈矣,盗贼直(只)须时耳,然而献计者曰:‘毋动。’为大耳。”

其中的“毋动为大耳”是一句话,意思是把“无为而治”当作根本政策,反对采取任何措施;把它截为两句,不仅行文不畅,而且不合贾谊的原意。 

第二类是把本应属上读的字属下读或者相反:

例如《史记・屈原列传》:“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爵然泥而不滓者也。”这段话以“自疏”属上句,意思是屈原至死也不容许他自陈,是讲得通的。

但这样一来,下面的“濯淖污泥之中”却不能成句,“濯(浊)淖”和“污泥”同义,即使以“濯淖”活用如动词,下文也不可解。要使上下文贯通一气,应以“自疏”属下句,即:“……故死而不容。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意思是屈原至死不见容于楚国君臣,于是自动远远离开那污浊的政治环境。“疏”释为“疏远”,其后省略了介词“于”。这样来断句,文意才显得通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字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句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