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改过四次名字

如题所述

邯郸改过四次名字,有赵国、桓亭、临洺县、邯郸县。

第一次,秦设邯郸郡,汉高帝9年,更名赵国(郡国)。

秦设邯郸郡,汉高祖九年,徙代王刘如意为赵王于邯郸,更名赵国,秦末汉初,赵歇张耳张傲之赵国定都于信都(邢台),与此赵国(邯郸)不同,赵歇张耳之赵国为诸侯国性质,辖域广大,属于秦末汉初的过渡时期的特殊国家。

刘如意之赵国为皇室子弟的封国,为汉代郡国制的产物,汉代时期,郡国并行,国与郡等级郡一样,国多为分封皇室子弟,但为了避免皇室子弟造反,规定封国不掌军事,故此,邯郸郡更名赵国后。

其赵国所有军事事务均由巨鹿郡巨鹿都尉掌管和安排,自己没有军事权,这是与以前的赵国不一样的地方。汉代的赵国废置好几次,比如吕后七年,废赵国,文帝时复置,景帝前元三年,再废赵国,景帝七年再封赵国,王莽时期,再废。期间邯郸郡和赵国的名号就反反复复的改来改去。

第二次,新莽时期,赵国更名桓亭

新莽时期,对郡县之名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约有90%的郡改了名,一半的县改了县名,但大部分时间不长,随着新莽结束,就恢复了原名。其中,包括将赵国废为桓亭郡。

第三次,东魏时废邯郸县入邺县。开皇六年改易阳县为邯郸县,十年改邯郸县为临洺县。

这一次,邯郸地名在历史上消失时间长达五十年,到开皇六年改易阳县为邯郸县,此邯郸县与之前的古邯郸县是两个不同的地方。大约当时的统治者也觉得太不靠谱了,所以在5年后,将此邯郸县更名为临洺县,即后来的永年县。

第四次,开皇十六年复置陟乡县,大业初,仍改名邯郸县。

从开皇十年到大业初,邯郸这个地名再次消失十五年以上,开皇十六年,在原邯郸县域复设陟乡县,治所陟乡,大业初,陟乡县更名邯郸县。自此邯郸县之名固定下来,但此后邯郸县的治所并非以前邯郸县的治所之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