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大的秦帝国到底败在谁的手中?

如题所述

想必大家都听说过“荧惑守心、亡秦者胡”的说法,而所谓的“胡”则正是来自帝国内部的秦二世胡亥。从这一点来说,强大的秦帝国无疑是败在了胡亥手中。但是秦朝的覆灭并不单单是胡亥一人的原因,这其中的奥妙也引起了后人广泛的研究。

曾经战无不胜的大秦铁骑踏遍六国,而转眼十五年时间,秦朝便二世而亡。曾经烜赫一时的大秦帝国就犹如过眼云烟,像一颗璀璨的流星,在历史的长河中一闪而过。对于大秦帝国的“英年早逝”,这其中既有秦始皇先前暴虐的缩影,又有着秦二世日后堪称“传奇”的神之助攻。

大秦覆灭上篇——始皇帝的暴政

在大秦吞并六国之后,原本功标青史的始皇帝嬴政也逐渐显露出他唯利是图、残虐不仁的一面。就这样一个拯救苍生、一统天下的盖世英雄,便成为了一个无恶不作、人皆可唾的暴君。

下面我们从徭役、赋税、刑法三个方面,来简单分析一下始皇帝嬴政的贪婪与暴虐。

1.繁重的徭役

秦朝全部的人口也就两千万人,而因长期被征服劳役、兵役的就有二三百万人。

服役者不仅要承担繁重的劳役,而且还要自己解决给养问题。因而许多人在服役期间被冻死、饿死也便如同家常便饭,其中因过度劳累而猝死的人更是数不胜数。

2.沉重的赋税

《汉书·主父偃传》中记载道:

“男子疾耕不足于粮饷,女好纺织不足于帷幕,百姓靡敝,孤寡老弱不能相养,道死者相望。”

秦朝百姓面朝黄土背朝天,终年辛勤劳作,用自己的血与汗换来的可怜收成,有三分之二都被嬴政强行征收,剩下的粮产都不足以维持一家老小的生活。

这足以见得秦始皇的暴虐到达了何种程度!

3.残酷的刑法

在秦王朝的律法中,有着轻罪重罚的原则,而且主要的还是刑法。种类繁多不说,其形式还十分残暴,而秦朝的九大死刑与四大肉刑,更是令人不寒而栗。

小结:

秦朝的建立使国家经历了战争漫长的洗礼,天下皆荒,百废待兴。此时的秦始皇理应轻徭减赋,使天下百姓安居乐业,缓和一下大秦的社会矛盾。但是,秦始皇并没有这么做,反而为了自己贪婪的私心而苦劳繁役,在全国范围内变本加厉地推行严刑厉法,其暴政为大秦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大秦覆灭下篇——秦二世的传奇助攻

秦始皇嬴政死后,赵高便为了一己之私,策划出了沙丘政变帮助胡亥篡位。因而便有了执跨无能的胡亥,二世亡秦的神来之笔。

胡亥继位后不久便下令残杀手足、诛灭忠臣,搞得二世集团内部乌烟瘴气、奸佞当道。而贪图享乐、不思朝政的胡亥,最终连赵高独揽大秦政权,自己也变成了他的傀儡一事都浑然不知。这也便是胡亥亡秦的传奇助攻(一)!

胡亥也不是“傻子”,他继续沿用老爹暴政治民的思路,加大对百姓的欺凌与压榨。这便是胡亥亡秦的传奇助攻(二)!但是他尚不知秦始皇勤于理政,每天批奏的卷宗就有几十公斤重,因而大秦王朝才能得以运转,相安无事。

俗话说得好,“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天下苦秦久矣,势必是要发生反抗的。随着陈胜、吴广的反秦势力兴起,全国各地人民便揭竿而起。

而此时的胡亥却听信谗言以为只是地方盗贼作乱,因而便不予理会。一直等到反秦势力攻到国都咸阳,胡亥才意识到天下皆乱,但却为时已晚。即使他有再多的精兵铁骑,也依然无法阻挡大秦覆灭的结局。

小结:

秦二世胡亥相比公子扶苏来说,其能力才干相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就是这样一个本不具备一点帝皇潜质的人,却被赵高赶鸭子上架,成为了大秦的皇位继承人。继位之后的胡亥即不思朝政、昏庸无能,又视杀人如儿戏,最终便为大秦的覆灭打了两波传奇助攻!

收笔:

纵观的大秦的覆灭,虽说是败在了秦二世胡亥之手,但亡秦的根本原因却并不在他。

【胡亥剧照】

其根源来自秦始皇,胡亥只不过是将其暴政“发扬光大”罢了。天下原本苦秦久矣,再加上秦二世的昏庸以及更为变本加厉的欺压,最终秦朝走向覆灭,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1

强大的秦帝国当然是败在自己的手里。在秦始皇时代,再所向披靡的楚霸王,也只能学书不成、学剑不成,学兵法又不成,最终与叔父项梁流亡于江湖;再宽厚仁智的汉高祖,也只能混迹市井,与一帮狐朋狗党游手好闲,靠坑蒙点酒食混日子,甚至四十大几还讨不着婆娘,只能吃人家喝人家睡人家寡妇。

为什么是秦帝国毁灭了自己呢?简单说,不外乎如下四点:

把成功当必然,认为只有打仗才能传至万世,不知改变,也不可能改变

商鞅打造的大秦战车,就两个轮子,一是尚首功,杀敌就能封田、减税、授爵、升官,所以人人成虎狼,袒肩徒跣赴战,死战不退。二是务农桑,保证粮食物质供应,无功务商不劳者成贱人,多产粮食布帛者授爵、减税、做官。至于什伍、连坐、并邑成县,都只是加强社会控制的手段。这个军国体制战时无坚不摧,屠民、毁城、掳掠,极速膨胀。但当灭尽对手、六国都成了自己臣民之后又当如何呢?

只能让战车继续挺进,去杀匈奴,去灭南越。八十万精锐,三十万驻上郡,一御匈奴,二由直道机动卫戍咸阳;其它倾巢而出南征。造成国大兵少,掏空了大秦实力,甚至秦人青壮已没有多少。然而匈奴和南越就是两个陷井,战争再无收益,巨鹿决战才敢调动北防军团,而南征军团一去难返。

秦人只会毁灭对手,没有对手也会寻找对手,其实秦人最大的对手就是他自己的战车惯性。他们太迷信武力了,甚至根本没有人思考如何治民为政,只有简单的刑罚。而能提供先王之道、三代兴衰的诗书,在秦国没人敢读。


法家成就了秦国,却不能提供秦朝治理的蓝图。

歌功颂德,穷奢极欲,大兴土木。耗费民力无度,使民唯以刑、赏,严刑峻法天下皆成死敌

秦政之暴,开中国历史之先河。秦始皇二十八年,建造阿房宫(至二世元年十二月方成,耗时十一年);同时开始修建驰道。三十四年,因地形修筑长城,建造险塞,自临兆至于辽东,全长万余里。三十五年,修建直道,开山填谷,取道九原,直通甘泉,全长一千八百里;征发刑徒七十余万同时修建阿房宫和丽山;关中建宫室三百,关外建行宫四百余处。


修长城、直道、驰道并没有错,错的是所有工程基本同时进行。全国青壮年又有多少呢?材料采集运输、后勤保障所需的人员更多,于是全国几乎征调殆尽。连刑徒全部派上去了,戍边、服役的百姓填满道路。十室九空,仅妇幼老弱守家种地,税赋又有多重呢?而“失期当斩”,干是死,不敢未必死。在始皇治下,六国百姓思念故主,对死亡、酷刑的恐惧转化为对秦人的刻骨仇恨。

第2个回答  2020-11-08
秦帝国最终是败在自己手上,秦始皇焚书坑儒、滥用酷刑、剥削、压榨老百姓劳动力去修建万里长城,百姓苦不堪言,民愤难息,最终各地揭竿起义,推翻了秦朝统治。
第3个回答  2020-11-08
二世胡亥,秦王嬴政时期还是十分强大,而且真正的八十万老秦军都在卫戍南中国,没有参与内斗,所以大秦帝国不能叫败。
第4个回答  2020-11-08
强大的秦帝国其实归根溯源,是败在秦始皇自己手上的,他在一统天下之后,没能及时稳固政权,安抚百姓,皇室失了民心,自然败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