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关羽,蜀汉阵营中还有哪些宁死不降,以身殉国的血性大将?

如题所述

千百年来,关羽一直是忠义的化身,他两次兵败被俘,一次“降汉不降曹”,保住了有用之身;一次宁死不降,死于东吴之手。虽然两次被俘时,他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他是一个有血性的汉子。不过蜀汉忠义之人并非他一人,还有很多著名的大将,虽然武艺和名气都不比他,却一样的忠心报国,一样的充满血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盘点一下,蜀汉后期那些宁死不降,最终以身殉国的忠义名将。

第一名:习珍

襄樊之战初期,关羽利用汉水泛滥水淹七军,斩杀了敌将庞德,并生擒了曹魏阵营中位列五子良将的于禁,一时声震华夏,这一战可以算得上关羽的巅峰之战。可是好景不长,曹魏方面很快派来援军,东吴也趁机偷袭荆州,无路可退又无城可守的他终于兵败,最后在临沮被擒杀。


他兵败之后,荆州各城池纷纷落入东吴手中,甚至有很多守将选择了不战而降。但是其中却有一人例外,他先假降孙吴,却暗中起兵,被击败之后,依旧不肯放弃,最终率领百余人被围困在山头,面对吴将潘浚的真心劝降,直言“宁为汉鬼,不为吴臣”,最终因弹尽粮绝,无奈自刎。这个人正是习珍,他原是襄阳人士,在刘备占据荆州之后,担任零陵北部都尉,加裨将军,官职并不高,可是他对蜀汉的忠义,以及自身的血性却值得世人敬佩。


第二名:傅肜

关羽败走麦城之后,刘备不顾诸葛亮赵云等人的劝阻,发动了夷陵之战。这一战蜀汉败的相当惨,而且折损了不少将领,傅肜就是其中之一。傅肜是义阳人士,在刘备入主荆州的时候就前来投奔了,后来跟随刘备攻打益州时担任过领军。到了夷陵之战的时候,刘备大败于猇亭,他负责断后。手下的士兵都战死之后,面对东吴的招降,他依旧选择了破口大骂,最终力战而死。


《三国志》有云:“时又有义阳傅肜,先主退军,断后拒战,兵人尽死,吴将语肜令降,肜骂曰:‘吴狗!何有汉将军降者!’遂战死。”通过这些记载,我们不难看出他对蜀汉的忠义,也难怪罗贯中会说“傅肜不愧汉将军”。


第三名:程畿

在夷陵之战中,因给刘备断后而阵亡的将领不止傅肜一人,程畿也是其中之一。程畿字季然,是巴西人士,原在刘璋手下效命,后来刘备入川,他顺理成章的成了蜀汉阵营的一员,担任从事祭酒一职。夷陵之战的时候,随刘备出征,他负责断后。在敌军快要追上来的时候,身边的人劝他弃船逃走,他却选择了拒绝,在明知寡不敌众的情况下与追兵死战,最终战死。


《三国志·邓张宗杨传》记载:先主领益州牧,辟(程畿)为从事祭酒。后随先主征吴,遇大军败绩,溯江而还,或告之曰:“后追已至,解船轻去,乃可以免。”畿曰:“吾在军,未曾为敌走,况从天子而见危哉!”追人遂及畿船,畿身执戟战,敌船有覆者。众大至,共击之,乃死。


第四名:张嶷

张嶷字伯歧,他虽出身贫寒,但少有胆色,弱冠之年担任县功曹,曾在众贼寇的包围中,救出县长夫人,一战成名。后来他多次参与平叛,不但作战勇猛,还颇有韬略,可谓智勇双全。如此大将之才,对蜀汉的忠心也不容置疑。在姜维准备北伐的时候,他已经需要依靠拐杖站立了,却依旧坚持随军出征。虽然他最终死于魏将吴质之手,但是对蜀汉的忠心,以及想要为蜀汉贡献力量的决心,却非常令人敬仰。


第五名:诸葛瞻

诸葛瞻是诸葛亮之子,诸葛亮一生为蜀汉鞠躬尽瘁,他的儿子虽然能力不及他,忠心却不逞多让。在曹魏灭蜀之时,诸葛瞻负责驻守绵竹,当时因为他没有听取部下的建议,错失了良机,境况非常危险。这时魏将邓艾派使者前来劝降,并许以高官厚禄。诸葛瞻却没有动摇,并怒斩使者,最终与自己的长子诸葛尚一起战死,可谓悲壮。


《三国志·诸葛瞻传》记载:六年冬,魏征西将军邓艾伐蜀,自阴平由景谷道旁入。瞻督诸军至涪停住,前锋破,退还,住绵竹。艾遣书诱瞻曰:“若降者必表为琅邪王。”瞻怒,斩艾使。遂战,大败,临陈死,时年三十七。


蜀汉虽是三国中实力最弱的一方,也是最先灭亡的一方,但是这些武将却用自己的忠义和血性,撑起了蜀汉的脊梁。


本文所有史料均来自于《三国志》等书,作者保证史料之真实性,同时无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