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34个开国功臣,杀了30个,为何会有四人不杀?

如题所述

历史上皇帝不多,毕竟九五至尊,全国一人,而开国皇帝更少,历史上也就几十个,这一些人得了天下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曾经的功臣论功行赏,但是自从刘邦开始,这一些做了天下的皇帝对于曾经的功臣都是猜忌有加,唯恐死得太迟造自己的反。




在大一统的几个王朝当中,对功臣诛除最狠的就是汉朝和明朝,因为开国皇帝起点都不高,刘邦是个农民出身,而朱元璋更低贱,早期以乞讨要饭为生。一朝他们君临天下,自然看谁都不顺眼。


面对这一些曾经帮助他们取得天下的人,皇帝自然不放心,万一那天看自己不顺眼再次造反,那自己手上有啥砝码对付他们?来自骨子里的不信任和自卑导致他们看曾经携手打天下的功臣都是有反骨的人。




俗话说,换了位置换了脑袋,这一些开国功臣的早期的能耐成了他们后面罪证,正盛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一肚子才华就是死罪。


诛除功臣的时候,朱元璋和刘邦比起来,更加的心狠手辣,刘邦仅仅是剪除了曾经协助他打天下的异姓王。而朱元璋则是对自己部下大开杀戒,经过胡惟庸、蓝玉、李善长等案件,将自己有能力的的开国功臣基本诛杀殆尽。




因为网上以讹传讹的原因,朱元璋成了一个李逵式的人物,杀人不分青红皂白,反正只要是自己的功臣,那就该死。其实不是这样的,朱元璋虽然薄情寡恩,但是剪除功臣还是条理分明,思路清晰的,并不是完全的滥杀无辜。


朱元璋的刑法确实很严峻,他的本意在于除恶务尽,抱着斩草除根的心态,虽然矫枉过正,但是,他完全不是没有选择的诛杀功臣,他所采取的措施,完全是依着皇位稳固而来。




也就是说只要可能威胁到皇位,那么这个人就该死。而他的皇位早先是太子,后来是皇太孙。朱标死之前,朱元璋并没有多少清除功臣的心思,他们只要和太子一起走,那自然没有问题,而且太子朱标宽厚,能力也不弱。


可是,1392年,太子突然病死,导致朱元璋的权力布局突然塌方,原先所作的权力平衡都付诸东流,虽然当时朱元璋子嗣众多,但是恪守嫡长子继承制度的他固执地立皇孙为继承人,这个年轻的人他认为没有办法控制曾经那一帮生龙活虎的功臣。




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朱元璋开始了屠夫生涯,只要有人能够威胁到朱允炆的皇位,那就该死,围绕这一核心,不管对方功劳多大,权势多重,都会找机会搞死。譬如傅友德、冯胜两人就因为是藩王的岳父而被搞死。


如果当时徐达还活着,歪史以为也肯定在劫难逃,因为他女儿是朱棣的王妃。但是,有四个毕竟又名的开国功臣没有被朱元璋诛杀,他们分别是沐英、汤和、耿炳文、和郭英。




这四人都是早期朱元璋阵营的核心人员,之所以他们成为例外,主要是因为他们都很低调,不高山头主义,不拉帮结派。而汤和是朱元璋的引路人,后期半隐退状态,沐英是朱元璋养子。郭英、耿炳文都是朱元璋早期的亲信,为人更加低调。所以能够躲过朱元璋的杀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8-28

其实在真实的历史上,朱元璋的开国功臣绝对不可能仅仅只有34个人,是有数百人的,但是很多功臣都是被杀害了,朱元璋也称为了历史上诛杀功臣比较多的一个皇帝,但是杀了这么多功臣的朱元璋却留下了四个人没杀。按照常理来说,已经杀了那么多,再杀四个也不多,但是实际上,这四个人,对朱元璋的统治构不成威胁,所以这四个人最终得以活命,分别是,耿炳文,沐英,郭英和汤和。

一、耿炳文能力不足,不会威胁到朱元璋的地位。

耿炳文虽然是一个武将,但是他的能力实在是一般,并不是一流的武将,甚至连二流的也算不上,顶多是二流偏下。耿炳文最打的优势就是守城,虽然脑子不太灵活,但是特别听话。而且耿炳文这个人有个对朱元璋来说是最大的优点,不善于交际,这样他就不会拉帮结派,所以对朱元璋死忠,朱元璋就留下了他。

二、沐英和汤和比较忠心。

沐英和汤和的性格特点是比较像的,两个人比较中庸,就是朱元璋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此外,沐英这个人和朱元璋的身世比较像,容易引起朱元璋的共鸣,后来朱元璋和马皇后还把沐英收为义子,他是不会害自己的。而汤和呢,从小和朱元璋一起长大,两个人交情比较深,而且也有类似于耿炳文的一点,不拉帮结派,所以朱元璋还是比较信任他的。

三、郭英是朱元璋的小舅子。

郭英是朱元璋的小舅子,朱元璋的老丈人也不是一般人,看面相觉得朱元璋是个帝王之相,所以才会把自己的义女嫁给朱元璋,而郭英也就理所当然的称为了朱元璋的小舅子。而且郭英憨厚老实,所以才会保命。

第2个回答  2020-09-11

明朝是汉人最后统治的一个封建王朝,其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一生都充满传奇色彩。少年时期的朱元璋家境贫寒,靠为地主放牛为生。后来因蝗灾和瘟疫导致他的父亲、大哥以及母亲先后去世。只剩下朱元璋和二哥两以及大嫂和侄儿。当时为了生存不得不被迫分开各自逃生,朱元璋一直逃到皇觉寺才没被饿死。后来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起义反抗元朝,最终推翻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一步步走到了九五之尊的位置上去。

当朱元璋当上皇帝坐稳天下后,开始对当初跟他一起打天下的兄弟进行赏赐,陆续分封了六公、二十八侯,这三十四被封公侯的人都是文臣武将中的佼佼者,每一个都武艺高强,谋略过人,立下了战功赫赫他们这些人都是明朝的开国功臣,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付出才有了现在的大明。朱元璋不仅给他们颁发了免死金牌,还把公主选配给他们的儿子,让自己的皇子娶这些人的女儿为妃,彼此结为了儿女亲家,一个个都成为了皇亲国戚。让人没想到的是,没过几年的时间,就对这些开国功臣大开杀戒,34个开国功臣被杀了整整30个,最终只留下四个人没有杀。

在洪武十八年因赐蒸鹅而死的魏国公徐达,洪武二十三年的胡惟庸谋反案中,因牵连被杀的就有韩国公李善长、延安侯唐胜宗、吉安侯陆仲亨、荥阳侯郑遇春、平凉侯费聚南雄侯赵庸宜春侯黄彬等多位功臣。据说胡惟庸谋反案前前后后杀了3万多人,之后蓝玉案也杀了将近一万多人。洪武二十七年朱元璋又逼死颍国公傅友德,二十八年赐死宋国公冯胜。此时的4个开国功臣基本都被朱元璋杀光了,只有信国公汤和、西平侯沐英、武定侯郭英以及长兴侯耿炳文这四个人逃过一劫。

信国公汤和是个孤儿,少年时期就跟朱元璋玩得比较好,还一同参加了起义一起打天下。等到他当上公侯后,主动提出告老还乡才在那场大清洗中幸免于难;西平侯沐英小时候就是在战乱中度过的,八岁流浪到了朱元璋的地盘。朱元璋觉得他挺机灵的,就收他为义子教他读书写和打仗。后来独领一军,一直负责镇守云南。

武定侯郭英也早年就跟随在朱元璋身边,是战场上最英勇的一个,每次作战他都身先士卒,打过不少的胜仗,最终付出了身上留下六十多个刀伤,十多个箭伤的惨痛代价。他逃过那场劫难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战功,而是因为他的姐姐是朱元璋最宠爱的妃子,以及他本人平时一直比较低调的缘故;兴侯耿炳文,早年承袭父职,屡次打败张士诚的军队。在战场上勇猛无比,屡建奇功。他一直对朱元璋忠心耿耿,逃过那场劫难的主要原因是要依靠他来制衡朱棣,这才逃过一劫。

第3个回答  2020-09-04
因为那四个人都表示了自己的忠心,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自己的权利,对皇权没有威胁,所以不需要去动他们。
第4个回答  2020-09-03
因为朱元璋对这四个人是绝对的信任,能确保他们不会对大明江山造成威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