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皇帝之子,瑞王朱常浩的下场如何呢?

如题所述

老实说,明朝末年的藩王大多下场都不好,瑞王朱常浩也不例外。

朱常浩是明神宗的第五个儿子,也是天启和崇祯皇帝的两个皇叔。

早在1601年,也就是万历二十九年,朱常浩就被封为瑞王,册封地是汉中。

汉中离京城挺远,但毕竟是汉高祖刘邦的龙兴之地,位置还算不错。

封藩那年,他25岁。但是直到26年后,他才去就藩,为什么呢?一直在建瑞王府。

朱常浩这个人,没什么权力欲望,也不是什么好女色的人,就是好点钱。细细算来,他大概从国库那要了18万两白银。因此,那宫殿的规模虽远不及皇宫,但好歹也是金碧辉煌,殿宇恢宏。


天启末年,汉中闹饥荒。仓储已经几乎是没有的状态,府县官员不得已求助瑞王。

有个知县见着瑞王,就把百姓的惨状一五一十地告诉朱常浩。得亏朱常浩不是个冷血无情的公子哥,他倒也是同情百姓遭遇,就说了句,“为什么不喝点稀粥,撑到秋收呢?”

他倒是比司马衷好点,没说出“何不食肉糜”这样惊世骇俗之语。

知县听后不得不说,“百姓连树根树皮那些都找来吃了,可还是不够!”

瑞王还算是个有良心的人,他说,“你把百姓吃的东西给我吃吃吧。”

知县一听,哪能如实把百姓碗中的东西给瑞王,但又不能太假,就采了些野草,加了些粮熬成粥给朱常浩。

可是,就算是这样,朱常浩还是难以下咽,当即决定把自己在州县的一半的储备粮都拿出来赈灾。

从这以后,朱常浩的倒霉日子算是开启了。

随着李自成、张献忠等接连起义,汉中那是岌岌可危,三面都有兵。

不得已,朱常浩向朝廷求援,只是京城那边自顾不暇。东北有外敌,西南方向又有起义军。

崇祯十年,起义军再次发动大规模进攻。朱常浩再次求援,这才迎来了洪承畴的支援。

崇祯十六年,李自成在西安称帝。汉中真是到了十万火急的时刻,此时汉中总兵赵光远为了保命护送朱常浩率2万兵南下。

到了重庆,情势更加危急。张献忠在西南部那是势如破竹,没多久就杀入了重庆。

朱常浩等若干人等都被押入刑场。没多久,那些明朝军政要员都被肢解而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30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