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震中是受伤最大的地区么?

06月12日07时55分在宁夏吴忠市青铜峡市(北纬38.13度,东经106.08度)发生3.3级地震,震源深度18千米。

地震烈度同地震震级有严格的区别,不可互相混淆。地震震级代表地震本身的大小强弱,它与震源发出的地震波能量相对应,对于同一次地震只应有一个地震震级值。但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坏不一样,为了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科学家又“制作”了另一把“尺子”——地震烈度。一次地震后某一个地方的地震烈度与本次地震的震级、震源深度,以及震中距和震区的土质条件等有关。这与一颗炸弹爆炸后,近处与远处破坏程度不同的道理一样。炸弹的炸药量,好比是震级;炸弹对不同地点的破坏程度,好比是烈度。
地震有大有小,有远有近,不同大小、不同震中距的地震造成的破坏程度不同,采取避险的方法也会有所区别。远震、小震不用担心,只有近震、大震才需要避险。因此,地震发生时,应沉着冷静,注意判断地震的大小、远近。远震和近震的区别是:远震无上下颠簸,只有缓慢的水平摇晃;近震是先上下颠簸,后开始水平摇晃。大震和小震的区别是:发生在近处的小地震,感觉不到明显上下颠簸和水平摇晃,仅是感觉到轻微的抖动,有的仅感觉到被推了一下。
而大地震则上下颠簸和水平摇晃都很强烈、快速;震级越大,上下颠簸和水平摇晃的幅度越大、时间越长。在强烈的颠簸和摇晃时,人们能够感觉到房子摇动强烈,摇摇欲坠,摆放的物品倾倒、跌落,行动的人会摔倒,处于不稳状态的人会摔离原地,有抛起感。大地震发生时,有时还会发生一些难以想象的现象,如强烈的地声、怪异的地光、难闻的地气等。据对2008年汶川地震的调查,地震发生时,在远离震中的北京、上海等地,位于高层建筑上的人们,感觉像是波浪一样地左右或前后摇晃,并感到眩晕。
而在震中及附近地区,人们先感觉到的是剧烈的上下跳,接着是大幅度的左右摇摆,剧烈上下跳和大幅度左右摇摆的时间相差不等,靠近震中的有两三秒,远的则达到十几秒。从开始剧烈并大幅度地摇摆到显著减弱,持续时间约二至三分钟。据调查,大部分房屋倒塌的时间是在14时28分地震发生时至14时30分之间。
根据地震仪记录测定的震中称为微观震中,用经纬度表示;根据地震宏观调查所确定的震中称为宏观震中,它是极震区(震中附近破坏最严重的地区)的几何中心,也用经纬度表示。由于方法不同,宏观震中与微观震中往往并不重合。1900年以前没有仪器记录时,地震的震中位置都是按破坏范围而确定的宏观震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19
5·12汶川大地震,“映秀震源牛眠沟”与“北川县城废墟”“唐家山堰塞湖”“青川东河口”,联袂站在了这一世界历史罕见事件标志的顶端。他们都被划为5·12地震遗址保护区。

2009年5月9日,《百媒穿越地震带》前方报道组提前到达映秀。

名曰“穿越”,牛眠沟自然必须一“穿”。

10日,我们一行三人,在祖辈都在震源地生活的村民带领下,成功到达震源中心——“莲花心”。这个“心”,始发了一场历史浩劫,无情穿刺了国人亿万颗心……

震源中心 不是误会的误会

从采访中我们发现一个矛盾:这震源地,到底属于映秀镇还是旋口镇?因为映秀镇在牛眠沟入口处设立了5·12震源点标志牌,而漩口镇蔡家杠村民众众口一辞:震源中心“莲花心沟”行政关系隶属旋口,蔡家杠村才是“震中的震中”。

到底震源属于谁?官方对“震源地”的描述可窥一斑——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在映秀镇境西北方向约11公里处发生里氏8.0级地震,震源深度14公里。经地震监测仪器测定精确计算的微观震中(北纬31°,东经103°24′)位于映秀镇西北方向约11公里,水磨镇北偏西7.5公里,漩口镇八角庙村桂子坪组约1.7公里的三点交汇处之大山上。宏观震中即位于映秀镇百花大桥之上的牛眠沟口莲花心漩口镇的蔡家杠村,面积约4平方公里。

地学专家的描述是:此次8级地震,以相当于251颗原子弹同时爆炸的能量,从一处叫“莲花心”的地方爆发出来,其声震耳欲聋,烟雾弥漫,岩石流轰然而下。从瀑布口处迸射出的震源石直接撞到对面山体上形成一个百余米高的冲击坡,固体流石反弹后又继续向下冲击山沟另一面形成冲击坡,几经反复在牛眠沟形成了一个宽约130余米,长约800余米,厚80米左右的岩石堆积区。堆积区顶端由于沙石的阻隔形成了宽约100米,长300米的围堰。泥石流喷射出的瀑布口处两侧山体表层土壤完全被冲刷掉露出了原岩。此景象让人深刻的感到地震的冲击力量,沟内现在还堆集着地震时从地壳中喷出的几百万立方米的碎石,这些碎石埋葬了沟内33户村民的房屋,夺走了23人生命。
第2个回答  2020-06-19
颅脑损伤是地震伤亡中死亡率最高的,早期死亡率达30%。颌面、五官损伤会造成严重功能障碍, 可因血凝块和组织移位,造成窒息。四肢损伤约占人体受伤各部位的50%,并且常伴有周围血管和神经损伤。腹部损伤的发生率低。骨盆损伤多半有泌尿系统损伤。

伤害中各种骨折占第一位,软组织损伤占第二位,挤压综合症是第三位。

脊柱骨折约占骨折的1/4,其中30%-40%可并发截瘫。有相当数量是在搬运中截瘫加重。四肢骨折以闭合性为主。肋骨骨折的断端刺伤可造成气胸或血胸。

人体肌肉受到强烈挤压,或被重压6小时以上,局部肌肉坏死,释放出大量蛋白分解物质进入血循环,导致休克和肾功能衰竭,这就是挤压综合症,死亡率极高。稍轻的也会影响以后的肌肉功能。

休克和外伤感染也是死亡的主要原因。饥饿和缺水是地震死亡的原因之一。
第3个回答  2020-06-19
不一定。首先,要了解地震烈度这个概念。根据《中国地震烈度表》中的解释,地震烈度是地震引起的地面震动及其影响的强弱程度。也就是说,一个地方的地震烈度描述了当地受破坏的程度。烈度与震级不是一个概念,震级用于描述地震中释放的能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附近区域不同的地点可能有多个不同的烈度。震中是地震中能量积聚和释放的中心区域,在地震波从震中传出后,由于地质条件的分布不均,对各地造成的破坏并不相同。地震后各地的地震烈度分布图并不是以震中为圆心、从内向外烈度逐渐降低的同心圆。以此次尼泊尔地震为例,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等机构研究人员的计算显示,震中区的地震烈度约为9度,其相应描述包括:硬土上多处出现裂缝,滑坡和塌方常见,土木结构的旧式房屋多数遭到严重破坏,有一定抗震能力的房屋可能只是少数受损。而在青藏高原研究所网站上的烈度分布图上可以看到,此次震中并不是烈度最大的地方,在震中的东南方向,有一片区域的烈度达到了10度。与这个烈度对应的描述包括:山崩和地震断裂出现,绝大多数土木结构的旧式房屋会遭到毁坏,多数有一定抗震能力的房屋也会被毁坏。加德满都正处于这片区域。加德满都当地的一些地质条件加重了这里被破坏的程度。比如有专业人士指出,这座城市所在的地方原来是一个湖泊,下面是一些砾石、泥、砂质的沉积物,非常松散,当地震波从这里经过的时候,速度会变慢,造成更大的破坏,原来的古湖底就成了一个地震波“放大器”。因此,也不难理解加德满都受破坏情况比震中博克拉更大。 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震中位于汶川县映秀镇,但受损最严重的却是北川县城。这是因为北川县城紧挨着的一座山在地震中整体垮塌,直接掩埋了半个县城,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由此可见,受地震破坏最大的地方在哪儿,取决于受地震影响区域内各地的具体地质条件,最“受伤”的地方往往不是震中。
第4个回答  2020-06-19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据统计,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即每天要发生上万次的地震。其中绝大多数都太小或太远,以至于人们感觉不到;真正能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地震大约有十几二十次;能造成特别严重灾害的地震大约有一两次。

震源是地震发生的起始位置,断层开始破裂的地方,震源向上投影到地表即为震中。它是有一定大小的区域,又称震源区或震源体。它是地震能量积聚和释放的地方。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通常将震源深度小于60公里的叫浅源地震,深度在60-300公里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公里的叫深源地震。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因此,地震震源深度越大破坏力越大是不正确的。观测点距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震中距小于100公里的地震称为地方震,在100-1000公里之间的地震称为近震,大于1000公里的地震称为远震,其中,震中距越长的地方受到的影响和破坏越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