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幅鲁本斯的画叫什么名字

顺便介绍一下

法国亨利四世1610年被天主教徒刺杀后,由王后玛丽·德·美第奇摄政幼子路易十三。玛丽王后想为自己树碑立传,特聘鲁本斯为她创作大型连环历史画《玛丽·德·美第奇的生涯》,共21幅,它们既有相对独立性、又有完整连续性。画家为了回避玛丽王后和路易十三之间的矛盾和历史的真实性,巧妙地运用历史和神话相结合的浪漫主义表现方法。《玛丽·德·美第奇抵达马赛》是其中第六幅。画中描绘玛丽王后乘宫船抵达马赛港,她盛装立于船上待迎,显得高傲、自尊、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前来迎接的是一位身着古罗马装束,象征马赛的姑娘正向王后伸出双臂,表示马赛欢迎她的光临。画家竭尽热烈豪华,天上人间各有天使美女为她吹奏欢迎乐曲,海神与仙女为她拉纤护卫。神人交混、历史与神话掺半,热闹非凡,大大满足了玛丽王后的虚荣心。既没有违背历史,又没有得罪王权,唯有外交天才的鲁本斯才能做到。这是现实与神话掺半的艺术典范。画面充溢着华丽的美感,盛装皇后与法兰西姑娘的高贵、庄严、雍容和水中女仙肉体的魅力,加强了画面的神话色彩。这是一种浪漫的虚构手法,将重大历史事件与真实人物融进虚幻的颂扬性环境之中,装饰性的表现技法与巧妙的比喻象征,形成一种辉煌、绮丽和醉人的赞美气氛。 为使画面美丽动人,画家以鲜艳华丽的色彩和精致的笔触塑造人物形象和环境道具,前景突出描绘了女神丰艳的裸体,肉体的魅力更加强了画面的神话色彩。没有一个画家能像鲁本斯这样描绘人体扭动的动作,肌肉用力时会这样全身骚动。他画的人体,本身就会说话。彼得·保罗·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佛兰德斯画家,是巴洛克画派早期的代表人物。   鲁本斯出生于德国锡根,父亲是一名原籍比利时安特卫普的新教律师,为了逃避宗教迫害而逃到德国。在他的父亲去世后,12岁的鲁本斯跟随母亲回到了西班牙统治下的家乡安特卫普,并在那里接受了天主教洗礼,而宗教也成为鲁本斯画家生涯中十分重要的一个主题。少年时期的鲁本斯曾在一个伯爵夫人家里做侍童,因此有机会接受正统的贵族式教育,精通多种语言。后来又在母亲的安排下从师几位画家,21岁时他便获得安特卫普画家公会的承认,成为一名正式的画家。   1600年,鲁本斯前往意大利继续学习绘画,曾为曼图亚公爵(Duke Mantua)作画,能够有机会进一步完善其艺术素养与教育水平。他曾钻研过古罗马画作,并通过摹仿绘画大师们的作品来提高自己的绘画技巧,由于这段经历,他此后的许多画作受到提香、米开朗基罗和卡拉瓦乔等人的风格影响很大。这一时期鲁本斯的绘画风格已经基本成熟,也因其出色的画作与圆滑的为人,获公爵提拔为大使,获得经常访问西班牙与意大利各城市的机会。这期间他所创作的名画包括《莱尔马公爵骑马像》、《圣海伦娜》、《竖起十字架》、《基督戴荆冠》,带有威尼斯画派的风格。   1608年,鲁本斯的母亲去世,鲁本斯回到安特卫普,成为了布鲁塞尔宫廷画家,一年以后他迎娶了安特卫普当地一名杰出的人文主义者的女儿伊莎贝拉(Isabella Brant)。他为安特卫普大教堂所画的两副祭坛画作品《上十字架》与《下十字架》确立了他作为比利时最杰出的宗教画家的地位。这一时期可以算是鲁本斯绘画生涯的颠峰,欧洲许多王室与贵族宫廷都纷纷向他订画,一是因为他的绘画作品气势宏伟、色彩丰富且充满动感,为欧洲的达官显要所喜爱,另一方面也因他良好的社会关系与声望:具有出色外交才华与博学的鲁本斯与当时欧洲几乎所有的显赫家族都有交情。由于订单应接不暇,鲁本斯在安特卫普创建了一间私人画室,雇佣了许多颇有才能的画家做其助手。他的大部分画作都集中在宗教题材、人物肖像和古代神话故事中,著名的画作包括了《劫夺留西帕斯的女儿》、《玛丽·美迪奇的生平》等,其肖像画作品更是在欧洲上流社会受到极大欢迎。   从1621年至1630年间,鲁本斯得到西班牙王室的委任,出访欧洲多国进行外交工作,其中最著名的成就就是成功地为西班牙和英国缔结了友好关系。为此他被查理一世封爵,并还为伦敦的宫廷白厅做过一幅题为《祝福和平》的天顶画。鲁本斯本人也显然很喜欢这种外交工作,曾评论说“画画是我的职业,当大使是我的爱好。”   在第一任妻子伊莎贝拉去世4年后,53岁的鲁本斯又娶了16岁的海伦娜为妻,海伦娜也成为多幅鲁本斯晚期作品中的模特儿,包括了《海伦娜在花园里》、《裹在大衣里的海伦娜》和《皮毛装束的海伦娜》等。他与海伦娜生有5个孩子,最小的一个直到他去世后8个月才出生。他与伊莎贝拉也育有3个孩子。鲁本斯对欧洲绘画产生过重大影响,包括德拉克洛瓦、康斯太勃尔和雷诺瓦等人,都受到过他的画风的影响。

参考资料:玛丽·德·美第奇抵达马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2-02
法国亨利四世1610年被天主教徒刺杀后,由王后玛丽·德·美第奇摄政幼子路易十三。玛丽王后想为自己树碑立传,特聘鲁本斯为她创作大型连环历史画《玛丽·德·美第奇的生涯》,共21幅,它们既有相对独立性、又有完整连续性。画家为了回避玛丽王后和路易十三之间的矛盾和历史的真实性,巧妙地运用历史和神话相结合的浪漫主义表现方法。
玛丽·德·美第奇抵达马赛》是其中第六幅。画中描绘玛丽王后乘宫船抵达马赛港,她盛装立于船上待迎,显得高傲、自尊、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前来迎接的是一位身着古罗马装束,象征马赛的姑娘正向王后伸出双臂,表示马赛欢迎她的光临。画家竭尽热烈豪华,天上人间各有天使美女为她吹奏欢迎乐曲,海神与仙女为她拉纤护卫。神人交混、历史与神话掺半,热闹非凡,大大满足了玛丽王后的虚荣心。既没有违背历史,又没有得罪王权,唯有外交天才的鲁本斯才能做到。 为使画面美丽动人,画家以鲜艳华丽的色彩和精致的笔触塑造人物形象和环境道具,前景突出描绘了女神丰艳的裸体,肉体的魅力更加强了画面的神话色彩。没有一个画家能像鲁本斯这样描绘人体扭动的动作,肌肉用力时会这样全身骚动。他画的人体,本身就会说话。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994008.htm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2-02
玛丽·德·美第奇抵达马赛
第3个回答  2012-02-02
不知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