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一线的职工书屋

如题所述

前不久,湖北省总工会有关领导专程前往在汉宜铁路担负施工任务的中铁十一局四公司桥梁一队,将20多箱图书送给这个队的“职工书屋”,职工们高兴地说,我们队的“职工书屋”这下子真正成了知识的海洋。
由于该企业长期在野外担负施工任务,企业最大的特点是艰苦、流动、夫妻分居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单调。近年来,他们在一些重点工程普遍开展建设职工之家和建设文化线、生活保障线活动,改善了施工一线员工的生产生活环境,活跃了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受到了广大员工的一致欢迎和好评。去年1月,全国总工会下发《关于开展全国工会“职工书屋”建设的实施意见》后,中铁十一局四公司党政工团联合行动,推进“职工书屋”建设,把建设“职工书屋”的重点放到施工一线。为了保证“职工书屋”建设拥有足够的资金来源,在公司机关扶持一部分,上级工会资助一部分,工程队自己解决一部分图书和经费的基础上,这个公司专门行文规定,从2008年1月1日后上场的项目,按照人均1500元标准,一次补贴到位,把各项目部对各队建设职工书屋的经费补贴,纳入项目部绩效考核内容。与此同时,他们还把原来由各队党支部、行政、工会和团组织分散管理的图书集中起来,由工会派人专门管理。2008年,该公司桥梁8队在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担负胡家湾特大桥施工任务的时候,就成为湖北省总工会检查验收授牌的湖北建筑行业第一个全国“职工书屋”示范点。
在指导桥梁8队抓好“职工书屋”的同时,中铁十一局四公司根据各建制工程队担负施工任务情况、居住场所设施配备情况和职工队伍情况,选择桥梁一队作为第2个“职工书屋”示范点。桥梁一队是去年5月由原桥梁公司整合新组建起来的一支专业化架子队,全队有职工13名,带领劳务130多名,在汉宜铁路项目担负天仙特大桥施工和一号混凝土拌合站生产管理任务。桥梁一队在建家建线上,一直走在汉宜铁路全线的前面,建有职工书屋、网络室、职工夜校、活动室、篮球场、洗澡间等,“职工书屋”里的书籍总量已达到了1500多册、电子音像制品94张,《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湖北日报》和《求是》、《半月谈》等报刊10余种,屋内配有书架、桌椅和专供职工使用的可上网电脑,劳累了一天的职工可以在这里得到精神上的放松,在知识海洋里遨游、在网上冲浪,沪汉蓉铁路客专湖北分公司曾经先后两次在这个队召开现场会,向全线推广他们的建家建线经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