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事件法律行为的区别

如题所述

法律行为是指当事人的意识活动,是主动的,在行为之前有一定的打算、计划,合法法律行为比如:履行合同、按期还款;非法的比如:盗窃、抢劫。法律事件是指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情况,就是我们常说的不可抗力,比如:战争、洪水、地震、死亡等等。

1、法律事件是法律规范规定的、与当事人意志无关的,且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客观事实。属于法律事实中的一类,可划分为绝对事件和相对事件。绝对事件不是由人们的行为而是由某种自然原因引起的。例如:人的自然死亡与出生、时间的流逝等自发性质的现象。相对事件是由人们的行为引起的,但它的出现在该法律关系中并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例如:国家调控银行利率。
2、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要素,依照意思表示内容发生法律效果为目的的行为。人们所实施的、能够发生法律效力、产生一定法律效果的行为。以发生一定司法效果的意思表示为要素的法律事实。
3、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的区别:
(1)法律事实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
(2)法律事件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如自然灾害、战争等;
(3)法律行为具有主观性,人的意志可以去干预它,如订立合同等。

法律是由享有立法权的立法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并颁布,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的总称。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和国家的统治工具,可分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等,从属于宪法。截至2019年11月,中国现行有效的法律有275部。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一条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依照本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
(一)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
(二)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
不属于上面条件的可以拘留,否则属于派出所违法,可向它的上级公安局投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