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9
问题一: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1、相信自己能够注意听讲。别总以为自己注意力不行,看电视时不是能够聚精会神吗?那说明是有注意的能力的,只不过,没有把这种注意力用在课堂上而已。假如你愿意,你当然能够在课堂上也聚精会神。因此,从今天起,对自己说,我是有能力注意听讲的。
2、假装自己喜欢听讲。看电视能够集中注意,是因为你对电视节目有兴趣,你喜欢看。能不能也喜欢认真听讲呢?也许你不太喜欢,没关系,先假装喜欢一下,再给自己找找喜欢的理由,看看认真听讲可以给自己带来什么?也许会是老师的赞扬,家长的鼓励,同学的羡慕等,你肯定能想出好多条。想想,认真上课,成绩提高了,那该多神气。
4、清理一下你的桌面。别把那些小刀、尺子等小东西放在自己的眼前,将它们收起来,最好放到书包里去,不需要用时,坚决不拿出来。
5、使用一些调控注意的技巧。如:尽量看老师的眼睛,并跟随老师移动。只要一会儿,老师就能感觉到你在注意听讲了,也许他还会给你一个特别的眼神作鼓励。这可是只有你们两人才直到的秘密噢。在老师讲话的间隙,小声或在心里把老师讲的内容重复一遍;或者准备一本小本子,把老师讲的重要的话随时记下来,这也能够使你一直保持注意。
6、为自己定个可行的目标。不是要你明天上课就能够注意听讲,而是要你命令自己,从现在开始上课时比过去更多些注意。也许明天你只是开小差的时间短了一些,次数少了一些。没关系,这也是一种进步。想一想,每天都能减少一些,没多长时间,我们就能注意听讲啦。因此,只要达到了这个目标,就给自己一些鼓励,或在镜子前对自己说“我真棒”,或将拳头紧握,悄悄地给自己鼓劲。

问题二: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强迫自己举手,或者强迫自己做笔记。如果举手怕被点到的话可以私下跟老师说【你要强迫自己听课所以要举手,但是怕不会回答所以你举手不要点】;不要觉得不好意思,这是一种方法;强迫自己做笔记的效果举手,或者叫你同桌时不时掐你一下【单人单桌就叫后面的那个踢你一下= =】
电脑游戏的话不要过度,如果实在要玩,不玩会死的话,你就干脆不要学了。一心不能二用,你能拿出悬赏分来问这个问题,说明你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要强迫自己不要玩游戏,我不玩大型游戏所以不知道它们有什么魅力;虚拟终究是虚拟的,你游戏玩好了,等级高了到你老了的时候不会有人来养你的。希望你能控制一下电脑游戏的时间。.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不断给自己找事做:上兴趣班最好不过,如果不想受约束的话就做题,不停地做题,做到没有时间玩游戏。我以前很迷动漫,上课也是在想动漫,考试只是靠着平时的积累混的十几名。但是换老师之后作业量加多,我还要额外去学英语,就没有时间去看动漫了,现在也对动漫没多大兴趣了,也不觉得不争分夺秒地看动漫是一种损失了。
不要舍不得游戏,他对你的将来没有好处,靠游戏发家致富的人只是极少数,如果你不想冒这个险就要消减对游戏的兴趣。有朋友来怂恿你玩也不要玩,不要觉得不答应朋友会在朋友面前抬不起头,不玩游戏对你的好处多了去了,不要为了一两个朋友而去葬送你自己的未来
还是那句话,游戏可以玩,但不要过度。如果实在想玩,就不要学了,就不要想从学习这一方面找出路了。实在有兴趣的话可以学习游戏开发,像戴尔一样。
说了好多啊= =说得自己像是社会经验丰富的老人一样= =【ps:其实我现在听课差不多是半神游半听的…已经练成拣重点听的神功了…不要学姐,姐的考试排名是前十= =+】

问题三: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是什么原因 造成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疲劳。孩子神经系统的耐受力较差,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或从事一种单调的活动,会引起疲劳,晚上让孩子长时间看电视、玩耍,从不督促孩子早睡早起,造成孩子睡眠不足,第二天孩子的注意力也无法集中。
2:注意转移能力差。由于年龄的原因,孩子注意转移的品质还没有发展,因而常常不能根据需要及时将注意力集中在应该注意的事物上,这也是注意力分散的一个原因。如果事前的活动量过大, *** 较强,孩子过于兴奋,便很难将注意力转移到后面的活动中去,更容易分心。
3:无关 *** 的干扰。孩子以无意注意为主,一切新奇多变的事物都能吸引他们,干扰他们正在进行的活动。如环境的色彩、音响、流动的人和车辆等都可能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4:孩子对某些事物不感兴趣。成人要求孩子所做的事过难,会使孩子产生畏难情绪;过易则不能吸引孩子,都不利于集中孩子的注意力。只有当新内容与孩子的知识经验之间存在着中等程度的差异时,才最容易引起和维持孩子的注意。

问题四: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1、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有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学习
2、让孩子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3、家长要给孩子一定的自由支配时间:让孩子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4、乒乓球训练法:让孩子将乒乓球拍平端于胸前,离胸部大约10厘米左右,保持球拍不倾斜,然后将乒乓球轻轻放于球拍的中间,在球停稳后把手拿开,目光要始终注视球拍上的球。若球要掉落,可利用手腕的巧劲微调球拍使球不落地。家长或者老师用秒表在旁边记录时间,球落地算一次,然后再开始新一轮的计时。
5、舒尔特方格训练-快速查找数字:这是非常有名的一种训练方法。各个国家在培训飞行员和航天员的注意力时也用这种方法呢。训练过程是这样的;制作一张数字卡片,在卡片上画出25个小方格,把数字1-25按不同的排列填写在每个方格内。或者在卡片上画出无规则的几何图形,再把数字1-25按不同的排列顺序填写在每个图形内。
6、视觉转移训练
注意这种注意力训练方法只适合3-13岁少儿,年级稍微大的孩子可以参考其他的训练方法。

问题五:6岁多的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如何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注意”,是人们熟悉的一种心理现象,通常称“专心”。小孩子在听广播、看电视卡通片时,会聚精会神,而对周围的人和事会听而不闻、视而不见,这就是注意力。
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应该在学龄前就开始。这是因为,学前期的主要任务就在于通过一些学习活动为孩子的正规学习准备条件。良好的注意力,就是必备条件之一,能够使孩子上学后学习专心。不少家长只关心孩子学龄前学了多少字、画了多少画,而忽视了对孩子注意力的培养,致使这些孩子上小学后,很难适应正规学习,表现在上课不专心,做作业不认真,严重影响学习成绩的提高。
怎样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呢?最初应从生活习惯方面,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采取的方式也不是疾风暴雨,而是从小事把握。比如要求孩子准时就寝、起床;按时饮食,吃饭碗里不留饭;玩具用过就还原;做事要认真做好,否则重来……离开了细节就没有教育。但也不是所有的小事都要管,而是选择那些对孩子的成长、品质的形成具有本质意义的“小事”。
孩子从未见过、听过的事物,都能以独特的魅力吸引孩子的注意。因此,应把孩子带入大自然观看奇花异草和造型奇特的建筑,培养孩子的兴趣。兴趣是观察、专心的动力。要帮助孩子确定观察的目的和任务,因为儿童喜欢东张西望,目的性不强,抓不住要领,因而得不到收获。因此,家长应有意向孩子提出一些要求和目的,告知方法,引导孩子抓住本质,从浅入深,专心致志。
在幼儿学习中遇到困难和干扰,或碰到不感兴趣的内容,仅靠注意力是不够的,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使注意力服从于活动的目的和任务。家长可以通过幼儿在一段时间内专心做一件事,如绘画、练琴、练书法等等,来培养孩子的自制力。不要一会儿叫做这事,一会儿又叫做那事。训练最好有固定的时间和固定的地点,以便形成一种心理活动的定向。
孩子对某事物的兴趣越浓,越容易形成稳定和集中的注意力。家长不要整天把孩子关在房间里学习,要鼓励他们从事各种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发掘和发展自己的能力及兴趣,并借以培养自己的注意力。
作息不定时、生活无规律是孩子注意力分散的主要原因。学习是脑力劳动,要消耗大量的脑内氧气,若望子成龙心切,整天强迫孩子长时间从事单调的学习活动,必然造成孩子大脑疲劳而精神分散。心理实验证明:3岁幼儿注意力可维持3~5分钟,4岁孩子10分钟,5~6岁儿童也只有15分钟。因此,合理制定孩子的作息时间,让孩子明确什么时候可以尽情地玩,什么时候必须专心完成学习任务,养成劳逸结合的好习惯。
同时,要创造安静的家庭学习气氛,要让孩子专心学习,家长首先要自己安静,不要做分散孩子注意力的事,如看电视、大声议论或哈哈大笑等。家长也可认真看书学习,以模范行为让孩子效仿。在孩子学习时,不要过度关心地唠叨,问这问那,更不要在孩子学习的房间接待客人,干扰孩子,使他无法集中注意力。
据调查,“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是使许多父母头痛的问题,要矫正此毛病,可从孩子的健康情况、个性及家庭环境入手。
研究显示,孩子分心的程度与年龄成反比:两岁的儿童,平均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长度为七分钟;四岁为十二分钟,五岁为十四分钟。孩子年龄越大越会逐渐懂得将注意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而日渐增加专注的时间。因此,判断孩子是否专心,应依据其年龄的专心时间长度,而非依据家长的主观感觉。
孩子不专心,通常表现为两种情况:其一是注意力飘浮不定,专注的目标会经常转供;其二是心不在焉,常沉浸于白日梦而忘记眼前的事情,后者其实不是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只是将注意放错。只要家长用心纠正,使他们将心事转移到主要事情上去,往往会有惊人的表......>>

问题六: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据上海鸿慈儿童医院的专家分析,造成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疲劳。孩子神经系统的耐受力较差,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伐从事一种单调的活动,会引起疲劳,晚上让孩子长时间看电视、玩耍,从不督促孩子早睡早起,造成孩子睡眠不足,第二天孩子的注意力也无法集中。
2:注意转移能力差。由于年龄的原因,孩子注意转移的品质还没有发展,因而常常不能根据需要及时将注意力集中在应该注意的事物上,这也是注意力分散的一个原因。如果事前的活动量过大, *** 较强,孩子过于兴奋,便很难将注意力转移到后面的活动中去,更容易分心。
3:无关 *** 的干扰。孩子以无意注意为主,一切新奇多变的事物都能吸引他们,干扰他们正在进行的活动。如环境的色彩、音响、流动的人和车辆等都可能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4:孩子对某些事物不感兴趣。成人要求孩子所做的事过难,会使孩子产生畏难情绪;过易则不能吸引孩子,都不利于集中孩子的注意力。只有当新内容与孩子的知识经验之间存在着中等程度的差异时,才最容易引起和维持孩子的注意。

如果你还想知道更多的关于孩子的东西,你可以到他们的网站上去看看,

问题七: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总溜号怎么办? 对注意力分散学生的教育策略
(1) 增强意志品质
个体注意力不集中,与意志薄弱关联很大。要改变其注意力状态,增强意志品质是关键。教师虽未明确有增强意志品质的做法,但纵观整个教育过程,不论是对其调整作为的承诺还是借助周围的同学、科任教师对他的监督,无以不是在训练他的意志品质。甚至是打游戏中的胜负奖罚,都可以看作一种对其意志力的考验,也可看作训练。
(2) 减少无关 ***
这里所说的无关 *** ,主要指的是在课堂行为中个体遇到的一些容易引起其注意力发生转移的人和事。在故事中,教师敏锐地觉察到注意力造成不利影响的因素中不仅是来自座位的,也有来自玩具、老师和同学的,因而选择从调整座位入手,通过将其适当“放逐”、请家长没收会引起他注意力分散的玩具等做法,尽可能地减少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人和事来使之集中注意力。
(3) 增强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是心理过程的伴随状态,除了可以通过对外界 *** 的减少来达成对其影响外,还可以借助一定的方式方法,运用一定的工具来增强器稳定性。
(4) 家校联手
家庭是个体成长的第一课堂,任何心理问题的产生都会与家庭相关。解铃还须系铃人,多次与父母沟通,请他们控制自己看电视的时间,并和孩子一块儿选择一两个,既能看懂又有兴趣,加起来时间又不超过1小时的电视节目,看后一起议论,以此来促进学生的成长。此外,还可以要求家长将注意力不集中的个体家庭作业列为一项固定性计划写到每天的日程中,并督促其按时完成,以使其对此有所准备。
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
(1) 防止简单粗暴
但凡遇到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教师必须学会从不同的层面来了解它们,不可见风就是雨,用一套放之四海而皆的办法来解决所有的问题。尤其是这样经常插嘴捣乱的个体更容易受到教师的粗暴对待,而用惩罚来解决他们身上出现的问题或像故事中的历史老师那样用“封口令”的办法加以解决,效果只会适得其反。
(2)切记耐心缺失
对待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学生,教师首先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心理问题从出现到发展再到定性往往需要相当长的一个过程,因而解决它的过程也会使漫长而反复的。
(4) 宜奖罚结合
对待注意力不集中这种属于行为发生异常的个体,教育者常常会用行为疗法来解决,于是惩罚就在所难免了。我们不排除惩罚在治疗行为问题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但如果在惩罚的过程中,当个体出现良好的表现时,能给予及时的奖励,相信教育效果会更理想。

问题八: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问题的提出:经常听到有老师反映,某某同学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听讲,搞小动作,真拿他没办法。贪玩是儿童的共性,尤其是那些对于学习失去兴趣的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是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每位教师都会苦口婆心教育学生要认真听讲,上课认真听讲是如何如何重要。这句话说起来容易,但往往收效甚微。怎样才能解决这一问题呢?我觉得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教师要少说多做,也就是教师要想办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具体做法及成效:1、让每位学生都喜欢上你和你的学科五・一班有个同学叫张钰,以前上课时经常走神,不但自己不认真听讲,还干扰别的同学。为此,我经常坐到同学们中间,找他谈心,并来到他家里,和家长拉家常,渐渐地,他和我不再疏远,见面时由躲避到主动打招呼,他与我是那样的亲近,在我面前活泼大方,我成了他最要好的朋友。他喜欢上了我,也就喜欢上了我的数学课,不再厌学,渐渐地他上课时的注意力集中了,学习成绩稳步提高。多鼓励和表扬,少批评,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好方法。有一次我让张娜同学到黑板做题,一个简单的题目,结果她做错了,我正要训斥她,只见她显出一副惊恐的神情,望着我说:“老师这道题我不会,你教教我。”看到她的神情,听到她的话语,我顿时软了下来,心想:不就是做错了一道题吗?谁能一学就会,谁能无错!我转而抚慰她,耐心地给她讲了这道题应该怎样做,并给予鼓励: “这道题你虽然做错了,但是你动了脑筋,下次你肯定能做得更好。”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以后即使学生做错了题目或问题回答错了,我总是给以鼓励和帮助,而不是简单地批评他们,从此以后,我每次提出问题,学生总是踊跃举手回答,或主动要求到黑板做题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上课时的注意力也就集中了。教师要用爱心关注每一个学生。有一次中午刚放学,我从办公室里走出来,发现牛洪云同学一副忧愁的神情,我一问原来是她中午的饭钱丢了。我忙从口袋里掏出两元钱来递给她:“中午不能没有饭吃。”这件事虽小,但就像冬天里的一把火,温暖了学生幼小的心灵,也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教师要有幽默感。教师在授课时,幽默的课堂语言和动作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因为这些是增进师生关系的润滑剂。学生喜欢上了你,也就喜欢上了你的学科。2、创设开放的学习玩境和学习内容在上科学课学习《植物的花》一课时,我带领学生来到花园里,这里有各种各样的花,甚是好看,学生的学习兴趣上来了,愉快地自主探究,我也参与到学生中去,和他们一同探究花的构造,这样教学目标很容易就达到了。教学《种子的萌发》一课,我在小结种子的萌发需要空气时,给学生插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我要拿地瓜种,为了安全起见,在下井之前我先将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到井的底部,如果蜡烛在井底还能燃烧,这说明井底有氧气,是安全的。这时一位老婆婆走到井边,说:“你把几片干树叶放进井里,如果干树叶到了井的下部还和上部一样径直飘落到底部就说明是安全的。”我想了想认为这有道理,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如果井的底部沉积了过多的二氧化碳,那它对树叶的浮力就大,树叶下落的速度就慢下来,那就不能下井,因为动植物的生存都需要氧气,而二氧化碳不能支持呼吸。常言说:“磨刀不误砍柴功。”我讲这个故事看似耽误了几分钟,但却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学习兴趣上来了,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学生特别喜欢上科学课,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明显提高。我在教育学生要认真听讲时,还给学生讲了《狗・公鸡・狐狸》的故事,公鸡由于不听狗哥哥的话,结果被狡猾的狐狸骗去吃掉了。一个天真的童话故事所起的作用胜过老师的金口玉言,这些措施对于提......>>

问题九:孩子做作业拖拉,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是什么原因? 注意力不集中,磨磨蹭蹭的孩子主要是低年级的小学生。
学前期的儿童的主导活动是游戏,而从进入小学的第一天起,儿童的主导活动就是学习了。小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仅是个人意愿的事情,而还是一种社会义务,带有一定的强制性。这对于一部分儿童来说,有一个适应过程。
小学生的注意发展正在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过渡。低年级儿童的无意注意仍然占主导地位。他们在注意过程中,常被新异的 *** 所吸引。低年级儿童的注意广度平均不到4个单位。一年级小学生在阅读时,常常采用逐字阅读的方法。他们的注意长度也有限。7-10岁儿童只可以连续集中注意15分钟到20分钟。做作业时,他们独自坚持的时间不会太久。
小学生的意志发展逐步增强。意志在小学生的学习与成长中具有重要意义。学习与成长较好的小学生多与具有较坚韧的意志品质有关。低年级儿童意志的自觉性较差,他们还不善于自己提出学习、生活的任务和目标,通常需要老师和家长来督促进行。同时他们遇到问题时,克服困难的坚持性往往较差,遇到听不懂的,或者有别的事情吸引他,他们就难免耽搁、走神了。
如果分析一下,那么首先,这是一种孩子成长过程的常见现象。这种现象在特定的年龄阶段出现,随着孩子长大,它们就消失了。由于儿童成长存在个体差异,对于磨磨蹭蹭的现象,有的孩子明显一些,有的孩子不太明显;有的孩子持续时间长一些,有的孩子持续时间短一些。
当然,有时问题不是如此,而是孩子磨磨蹭蹭的现象并非成长自身可以解决了,或者说,已经影响成长了,已经是真正的问题了。
需要改善一下,该怎么做?
磨磨蹭蹭的现象常常不是孤立发生的,有些是孩子本身的慢性子造成的。有些孩子平时室外活动较少,生活散漫、做事拖拉养成了习惯;有些是孩子思维活动较缓慢,做事总是比别人慢半拍,快不起来。这种情况首先要从改善行为习惯做起。家长要多带孩子做一些室外的有助于增强敏捷反应和身体灵活性的运动,如打羽毛球、乒乓球、跳绳等。平时的日常生活也要注意尽可能动作快捷,如早起限时穿衣、叠被、洗漱,上学快速走路等。养成干净利索、快速做事的习惯,孩子的慢性子会逐渐改变。而敏捷的行为习惯会迁移到学习上,就不会再慢腾腾了。
由于孩子注意力的持续时间较短,而孩子的学习又缺乏计划性,因此孩子做作业会出现分心、拖拉的情况。这可以通过做一些训练慢慢适应。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把做作业时间分割成几段。比如估计要用1小时完成的作业,可以把时间分成三段,每段 20分钟。中间休息5或10分钟。由于每次时间短,就可以在规定时间内精力集中地做作业。也可以用分解作业量的办法。比如,有15道数学题,可以规定每做完5道题就休息5分钟,然后再做下一个5道题。休息时家长可以陪孩子说说话或做一些游戏。这样配合作业过程的训练要有家长监督提醒,把握好休息与做作业的时间。家长不必担心孩子会养成要家长陪同做作业的依赖心理,等孩子大一些,就可以放手让孩子独立做作业了。长大的孩子不会喜欢家长总是陪在自己身边。
在改善磨蹭行为的过程中,家长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不要有急躁情绪,也不要急于求成。家长只是耐心地去做,然后欣喜地看着孩子慢慢长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