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的别称是啥?

如题所述

泉州别称:鲤城、温陵、刺桐城、光明之城。

唐朝中期以来,中原人南迁入泉;唐、五代时,不但城郊东湖常有游宴歌舞的记载,南安云台山下还建有常设性歌舞院馆。宋、元时代,泉州成为市井十洲人的富洲、乐州。官府甚至不得不出榜喻民莫贪浪游,莫看百戏。所以称为光明之城。


扩展资料:

行政区划

1985年5月,撤销晋江地区,原泉州市升地级市,实行市辖县体制。

截至2019年,泉州辖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泉港区4个区及惠安县、安溪县、永春县、德化县、金门县5个县,代管晋江市、石狮市、南安市3个县级市。市政府驻地丰泽区东海街道海星街市行政服务中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泉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3
  泉州别称

  泉州有温陵、刺桐城、鲤城三个别称。

  温陵 有二说。

  一是古已有之。

  据泉州师范学院吴幼雄教授考证,泉州别称温陵,唐初甚至更早已有之。其得名始于农业生产,与气候、地形有关:“辨地之高下燥湿,以播六谷之宜……泉州气候燠多寒少,故古有温陵之称。”

  二是朱熹堪舆说。

  清康熙间(1662—1722)泉州府通判徐之霖《重兴朱夫子小山丛竹亭记》载:“郡治东北……地气独温,温陵之名实肇于诸此。宋徽国文公朱夫子种竹建亭,讲学其中,自题曰‘小山丛竹’……”

  乾隆《晋江县志·卷4·学校志》也载:“小山丛竹书院在府城隍庙旁,地处高埠,其气独温,温陵之名实肇于此。朱文公种竹建亭,讲学其中,匾(“小山丛竹”匾额)为朱子手书,镌于石。”

  因朱熹好研堪舆,尝谓“小山”高埠为清源山龙脉入城之冲,故“地气独温”,由此而称温陵。此说一出,温陵之名传之愈广,遂为泉州郡城别称。

  刺桐城

  清道光《晋江县志》载:“(泉州)子城环植刺桐,故曰刺桐城。”“其称刺桐,当在子城之时”。泉州城垣在子城之后又建衙城与罗城,并绕城种植刺桐树。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地理8》:“五代时,留从效重加版筑,绕植刺桐。”

  刺桐,落叶乔木,树皮灰色、有皮刺。原产热带亚洲。随着泉州海外交通贸易的兴盛,刺桐由商人传入泉州,种之街巷,蔚然成风,泉州故称刺桐城。蕃商因称泉州港为刺桐港,泉州出产的的丝绸、陶瓷为刺桐绸、刺桐缎、刺桐陶瓷。元代,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于1292年初从泉州启航离开中国。归后在其《马可·波罗行记》中,亦以刺桐称泉州。

  唐宋间游历泉州的文人墨刻,多有吟咏刺桐的诗文传世,元代以后则少见,其原因可能是刺桐树少了。至泉州解放时,城内竟无一株刺桐树。

  泉州解放后,历届市政府都把种植刺桐树作为市政建设重要项目来抓。从搜集树苗、建立苗圃、扦插繁育,到1961年在开元寺修建石栏后,种植19株刺桐树于石栏临街一边。随后又在西街影剧院前面广场种植刺桐树4株,在开元寺内东塔周围和开元慈儿院附近共种植刺桐树几十株,顺利完成首批刺桐种植任务。刺桐花才重现泉州城。

  鲤城

  清·顺治十五~十六年(1658~1659),福建提督马得功、兴泉道叶灼棠、泉州知府陈秉直依关东式改造泉州府城,古城定型。因城西北、东北、东南三部凸出,中心城区东西宽而南北短,从清源山俯瞰,形肖鲤鱼,故称“鲤城”。

  (节选自泉州历史网)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7-10-09
泉州历史别称

泉州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座古老城市,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从古至今,因各种原由,引出泉州的历史别称:

唐代设郡,因城形似鲤,别号"鲤城";

五代时环城遍值刺桐树,亦称"刺桐城";

因气候温润,四季如春,雅号"温陵"。
第3个回答  2021-06-30
鲤城,温陵,刺桐城、光明之城。
第4个回答  2018-11-14
我认为泉州的别称很老土。你们说对不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