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考虑的是国家稳定,所以只追封了父亲并没有追封哥哥孙策。
虽然孙权的成功是享受了哥哥孙策出生入死打下来的基业,但是如果追封了孙策一国之君的地位,那么孙策的儿子们就有继承权,这样免不了出现后代为了争权夺位相残的事情,这是他们兄弟两都不愿意看到的。
孙权并非忘恩负义之人,除了没有追封哥哥孙策以外,孙策的后代还是得到了衣食无忧的生活。孙策虽然没有追封孙权,但是孙权的三个女儿都嫁给了王亲贵族,儿子也继承了爵位。
不过可惜造化弄人,孙权的三个女儿都早早成了寡妇,唯一的儿子孙绍倒是有爵位,也有后人。不过后世被暴君所杀,结局让人唏嘘不已,不过这件事和孙权就没啥直接关系了。
孙权比起孙策,更适合稳定的时候治理国家。不少历史的评论家都说,孙策更适合打江山,孙权适合和平年代守江山,如此兄弟二人配合,也算是一件好事。而善于治理国家的孙权,自然不会做这种伤了开国大臣心的事情,也会善待孙策的子女后代。
孙权此举是为了大业。孙权此举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后面兄弟为了争夺皇位而自相残杀,因此才没有追封孙策,并没有把孙策的功劳都揽到自己身上。
因此孙权这样做,虽然委屈了孙策和孙策的后人,但是从长远考虑是牺牲小我成全国家的好事。所以并不是忘恩负义,而真正的忘恩负义,可能还需要杀了孙策后代以绝后患,但孙权并没有这样做,可见他并不是忘恩负义的人。
孙权字仲谋,其父孙坚,后被追封为武烈皇帝,他还有个哥哥孙策,在他们父亲孙坚离世时,一个刚刚十七岁,一个十岁。他们父亲死后,怕被报复所以原来所居住之地便不宜久留,于是孙策拖家带口举家迁往江都。在孙策的苦心经营下,终于发展并壮大了自己的势力。当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间来到了黄龙元年也就是公元229年,孙权登基称帝。在大肆封赏之后,令人不解的事情发生了,那就是追封父亲为帝,但对于哥哥孙策只追封为王,在后人看来无疑是忘恩负义的行为。
孙权为什么会无视其哥哥孙策呢?在我看来是因为已经追封父亲为帝,再追封哥哥为帝,于礼仪似乎不妥。根据史料记载,我们知道在商朝的时候皇位继承是按照兄终弟及来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稳固政权,但其弊端也非常大,皇位不会传给血缘最近的人,往往造成很大的麻烦。
其次没有追封孙策为帝也是为了保护子孙后代,因为孙策也有个儿子叫孙绍,如果追封孙策为帝,那么孙绍也有继承皇位的资格,如此一来,其子孙岂不会明里暗里针锋相对?将孙策追封为王,将其子孙养尊处优的养着,也不失为一个办法。虽然其中夹杂着孙权的私心,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毕竟孙策已经死了,让别人背后议论就议论吧,总好过内部内斗,自损实力。
话又说回来,如果孙权真的忘恩负义也不会追封为王了。其实孙权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因为孙权的后代也就是末帝孙皓处死了孙策的后代孙奉,如果不这么做,内斗可能就会来的更快,局势更加不稳定,对于刚刚建立政权的孙吴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首先,这么说肯定是不对的,孙权对于自己的哥哥孙策还是有着比较深的感情的。东汉末年,汉室衰微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而孙权和孙策的父亲孙坚也趁势起兵,在孙坚起兵之后,作为长子的孙策就扛起了大梁。虽然当初才十几岁,但已经结识了众多的江东豪杰,在孙坚外出征战的几年里,孙策也组建了属于自己的势力。
后来孙坚在荆州遭到了刘表的伏击不幸身亡。再替孙坚守孝玩之后,孙策就带领全家人去了江都。此后在孙策的努力下,孙氏一族也不断地在江东发展成了最为强大的力量,但不幸的是,在一次外出打猎时孙策遭遇暗算,回去后不久就去世了。在去世之前,因为自己的儿子孙绍还只是一个孩童没办法担当大任,因此在死前将自己的位子传给了自己的弟弟孙权。
而孙权也没有辜负自己哥哥的信任,靠着自己的胆识和手段孙家也渐渐成为了当时作为强大的势力之一。赤壁之战后孙吴和曹魏,蜀汉三分天下,孙权也在江东正式称帝。称帝后,孙权追封自己的父亲孙坚为“武烈皇帝”,哥哥孙策为“长沙恒王”,孙策的儿子孙权的侄子孙绍“上虞侯”。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只追封孙策为王,在我看来并不是他忘恩负义,而是因为他需要维护自己君王的威严,淡化自己兄长的影响,虽然孙策对他来说一直也是像父亲一样的人。并且我们可以看到,除了孙策,孙权没有再封任何一个人为王,包扣她的儿子。因此可以看出他对孙策还是有着很深的感情的。
在我看来不是忘恩负义。因为父亲孙坚去世后,孙权一直与哥哥孙策相依为命,感情深厚。他追封自己哥哥为“长沙桓王”,是因为如果追封自己的哥哥孙策为帝,那么孙策之子就成为了皇子,而孙权自己的孩子也是皇子,这会引起国家混乱,也是为大局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