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精通《老子》的朋友,“骨弱筋柔而握固”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骨弱筋柔而握固”意思是他的筋骨柔弱,但拳头却握得很牢固。

出自春秋老子的《道德经》第五十五章。

原文: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虿虺蛇不螫,攫鸟猛兽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译文:

道德涵养浑厚的人,就好比初生的婴孩。毒虫不螫他,猛兽不伤害他,凶恶的鸟不搏击他。他的筋骨柔弱,但拳头却握得很牢固。他虽然不知道男女的交合之事,但他的小生殖器却勃然举起,这是因为精气充沛的缘故。他整天啼哭,但嗓子却不会沙哑,这是因为和气纯厚的缘故。

认识淳和的道理叫做“常”,知道“常”的叫做“明”。贪生纵欲就会遭殃,欲念主使精气就叫做逞强。事物过于壮盛了就会变衰老,这就叫不合于“道”,不遵守常道就会很快地死亡。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据文献记载,老子静思好学,知识渊博。他的老师商容教授知识过程中,老子总是寻根问底,对知识非常的渴望。为了解开自己的疑惑,他经常仰头观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为何物,以至于经常睡不着觉。后来,商容老师推荐老子入周都深造。

老子入周后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学业大有长进。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无所不有。通过这段经历,老子积累了丰富的学识,也使他远近闻名。

老子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环境是周朝势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严酷的动乱与变迁,让老子目睹到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于是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道德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01

意思是:筋骨柔弱,但拳头却握得很牢固。这是道教养生修炼中常用的一种手式。方法为以余四指握大拇指成拳,仿胎儿之状,男左女右。

出处:春秋老子《道德经》

原文: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虿虺蛇不螫,攫鸟猛兽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译文:

道德涵养浑厚的人,就好比初生的婴孩。毒虫不螫他,猛兽不伤害他,凶恶的鸟不搏击他。他的筋骨柔弱,但拳头却握得很牢固。他虽然不知道男女的交合之事,但他的小生殖器却勃然举起,这是因为精气充沛的缘故。

他整天啼哭,但嗓子却不会沙哑,这是因为和气纯厚的缘故。认识淳和的道理叫做“常”,知道“常”的叫做“明”。贪生纵欲就会遭殃,欲念主使精气就叫做逞强。事物过于壮盛了就会变衰老,这就叫不合于“道”,不遵守常道就会很快地死亡。

扩展资料

赏析:

老子对此生命现象的解释是:精满、气和。从手印上讲:人的拇指属肺主气,无名指属肝主藏血,而小指属肾主藏精。婴儿小手一握,精满气和血旺,自然神足,将生命的基本物质,尽在掌握之中。 

所以婴儿的生命力特别旺盛,小手也握的特别紧。这是一种先天现象,甫一出生,既是如此,任何人也改变不了的。当人患重病时,生命的体征变得十分脆弱,双手变得毫无力量,甚至连碗筷也拿不住。当人死之后,双手是撒开的,叫做“撒手人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道德经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3-26

意思是他的筋骨柔弱,但拳头却握得很牢固。

出处:春秋老子《道德经》

原文: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虿虺蛇不螫,攫鸟猛兽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译文:

道德涵养浑厚的人,就好比初生的婴孩。毒虫不螫他,猛兽不伤害他,凶恶的鸟不搏击他。他的筋骨柔弱,但拳头却握得很牢固。他虽然不知道男女的交合之事,但他的小生殖器却勃然举起,这是因为精气充沛的缘故。

他整天啼哭,但嗓子却不会沙哑,这是因为和气纯厚的缘故。认识淳和的道理叫做“常”,知道“常”的叫做“明”。贪生纵欲就会遭殃,欲念主使精气就叫做逞强。事物过于壮盛了就会变衰老,这就叫不合于“道”,不遵守常道就会很快地死亡。


扩展资料:

赏析

《道德经》主要论述“道”与“德”:“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给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础,道是德的升华。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治家、治国,很可能都失败,就没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缺“德”不可。《道德经》德经部分,在经文中占了很大部分,这是修道的基础。

“道”是浑全之朴,“众妙之门”。“道”生成了万物,又内涵于万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万事万物殊途而同归,都通向了“道”。

“道”不只是有形的“物质”、思虑的“精神”、理性的“规律”,而是造成这一切的无形无象、至虚至灵的宇宙本根。“物质”、“精神”、“规律”皆是“道”的派生物。 “道”是先天一炁,混元无极,“道”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至简至易、至精至微、至玄至妙的自然之始祖、万殊之大宗,是造成宇宙万物的源头根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道德经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06-01
注意,这里的“精之至也”并非是简单说婴儿的“精气”充足,真正要标注一个“名相”的话,可以名为婴儿与生俱来的“浑然元气”,就是与“道”俱出的元本能量。
或者,与其说是婴孩的“精”,不如说是借婴儿说“道”的本来的元始的生命特征就是如此。

这在第二十一章“孔德”中有说明:“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这个“精”表现在“物”中就是指“能量”。表现在“人”中就是指“心量”,即心知。
这里的婴儿的“心知”从属于“道”的“虚无清静”,其本质就是“无为”。正因为婴孩无欲无为,因此尤显“专注”。这里的“专注”是“无心无欲”的本来之专注,亦即是天机本能。
握固就是把持根本。

附上:《老子的门道》之“含德”
第五十五章:含德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shi),猛兽不据,攫(jue)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脧(zui)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sha),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含德深厚的,可比作刚出生的赤婴。毒虫不叮刺,猛兽不抓咬,恶鸟不扑击。筋骨柔弱却握力紧固。还不知道雌雄交合而生殖器勃起,这是专注到极致的缘故。整天哭号而不沙哑,这是和气达到极致的缘故。能认识和气也可称作常,认知常可称作明,贪求养生反称作妖祥,任心使气反称作逞强。事物壮大则趋向衰老,叫做不合道,不合道必定早亡。

本章经文紧接上一章,再深入细致刻画“善建者、善抱者”的“善德”。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这种“善德”的厚实,可以比作刚出生的“赤婴”。
刚出生的“赤婴”有何生命特征?“毒虫不叮刺,猛兽不抓咬,恶鸟不扑击。筋骨柔弱却握力紧固。还不知道雌雄交合而生殖器勃起,这是专注到极致的缘故。
注意,这里的“精之至也”并非是简单说婴儿的“精气”充足,真正要标注一个“名相”的话,可以名为婴儿与生俱来的“浑然元气”,就是与“道”俱出的元本能量。
或者,与其说是婴孩的“精”,不如说是借婴儿说“道”的本来的元始的生命特征就是如此。

这在第二十一章“孔德”中有说明:“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这个“精”表现在“物”中就是指“能量”。表现在“人”中就是指“心量”,即心知。
这里的婴儿的“心知”从属于“道”的“虚无清静”,其本质就是“无为”。正因为婴孩无欲无为,因此尤显“专注”。这里的“专注”是“无心无欲”的本来之专注,亦即是天机本能。

终日号而不嗄(sha),和之至也。
整天哭号而不沙哑。“赤婴”为何可以有如此的生命特色,就是因为他们的“和气”达到极至。这里指的“和气极至”就是因为“赤婴”没有丝毫主观“心知”、“欲念”,完全是承袭“道”化生的“元始之德”,完全是“合道之德”,自然是完整的、不可分割的“原朴”状态。第三十二章阐述过,朴虽小,却有与生俱来的天下莫能臣服的“能量”。

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能够认知这种“和气”是源于道,这便是“知了常道”。知了常道就是真正的明白生命的根本。
“益生”,就是第五十章中的“生生之厚”,“益”不是利益,而是“过度”。“益生”就是俗称的“过度养生”、“刻意养生”,其结果便是“妖祥”。注意这里的“祥”不是吉祥的意思,否则意思就彻底相反,反到变成老子主张养生了。
或许这里的误解之处便是有人把老子读成“养生学”的“出处”吧。

真正的“养生”就是无欲“何谓养生”。回归自然天成的大德,便自然长生,才是养生。一切生命都是“道可道非”,哪能由个体主观任养?
如果“刻意”觉得自然生存之外,还有个“可以形式化”的养生,你的“心知”便离了道,开了小差。一心想长生不老,哪有可能?
越不可能你或许越想“甚养”,这一切的恶果就是最后通过“被养的身体”的“早亡”而彻底破碎,到头来心知迷茫无返。

真正的“善摄生者”,老子在第五十章中有描述,其根本就是“远离危险的死地”。饿了就吃,困了就睡,就是“道”赋予万物的自然生存法则。

我们知道,任何生命体都有一定的“修复能力”。
这个修复能力,根本上只能是“道”的“道可道非”的平衡作用。
“病从口入”这是常识。只要进入身体的不是“人为”的滥造制品,人体内的“微妙的修复”功能都能很好的“处理、化解”它们。
比如发烧,这种症状其实是身体的机体“微妙处理”在发出信号,存在一些“自我干扰”,只要令起居、饮食、饮水正常,短暂的机体“自我修复”就会恢复正常。
如果做所谓的养生,或者介入所谓的药物,反而把本来参与“自我修复”的机体组织人为地消灭了,扰乱了本来的修复程序。表面上是“退烧”了,实际上机体内部本来的“元气”也随之被“损失”了。

物壮则老,物老则亡,这是自然。
前面我们阐述了要让“人”进入无生无死的“长寿”境地,唯有“合于道”,“知了常”,“归根复命”,如此“躯体”方能长存。即便躯体终归是“物”,仍是“死”了,但是“心知”的能量却“合了道”,进入了永恒的生命整体,随道永恒、长生、久视。

老子借喻婴儿的特征来说明“含德”,不可谓不绝妙。
婴儿是最接近“道”化生的生命个体,人尽皆知,其特征就是接近“道之德”的表现,常人容易理解。之前的章节我们也说过,婴孩在“刚”出生时的状态就是“合道含德”的初始状态。憨态可掬,喜怒无常,全凭与“道”俱来的天然展现。
本章的“含德”的核心落在“精”与“和”上,就是专注于“道”之源本,和于“道”之本来。

参考资料:耘芜居士《老子的门道》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老子》55章,“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说德行深厚的人,就像婴儿(赤子)一样。。。。“骨弱筋柔而握固”筋骨柔弱,然而拳头总是握得紧,这是精气凝聚的表现。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