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垃圾主题报告

形式如下:
一、背景(选这一课题的原因和意义) 二、目标(写这一课题的目的)
三、过程(分哪几个阶段实施的,即第一阶段干啥第二阶段干啥...)
四、研究的结果和效果分析(主要写在研究完毕后的感悟和提升的认识,是否达到目标)
五、资料索引(将搜集的资料加以整理和归类)

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题目:认识身边的电子垃圾,做E时代的绿色小使者
指导教师:王丽萍(信息技术)
参与班级:北京市奶子房中学 初一(4)班
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电子产品不断更新换代,废旧手机、电脑、电视机、电冰箱等各种电子废弃物成为世界上数量增长最快的垃圾。电子垃圾中含有多种有毒有害材料,如果得不到及时妥善处理,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在一些垃圾堆放处,被扔掉的家电零部件,各种废旧电池随处可见。这些电子垃圾一旦被焚烧或雨水冲刷,有毒气体与物质就会外泄。而掩埋丢弃则会对土壤、水源、动植物造成污染,给生态环境造成威胁。
所以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电子垃圾,从我们身份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处理我们身边的电子垃圾,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主导课程:综合实践活动

主导学科:信息技术、物理、科学

研究方法:

通过查阅书籍、报刊杂志、互联网、问卷调查、实地考察我校教师、学生常用的电子产品等形式,在老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基础知识、能力,收集有关资料,撰写相关论文。

预期成果:

以论文或研究报告的方式展示成果,帮助教师和学生认识身边常用电子产品所产生的垃圾为我们的身体及环境造成的伤害和危害,能够合理处理。

活动计划:
第一阶段(1周):参加课题研究培训,开好开题会,制订课题研究方案。
人员分工:全体参与学生和教师
第二阶段(4~6周):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搜集电子垃圾的有关资料,调查教师和学生常用的
电子产品及更新换代情况等,并整理分析资料。
人员分工:全体学生
第三阶段(1周):对我校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大家常用的处理电子垃圾的办法。向物理、化学老师请教或上网查询方法的可行性及好的方法等,整理分析调查数据。
人员分工:三组学生(组长分别为:后雨、赵艳玲、周健)
第四阶段(2周):总结课题研究工作,撰写和修改课题研究报告。准备相关验收材料,完成有关结题验收的准备工作。
人员分工:第四组学生(组长:王诗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