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岁时节令

如题所述

古人的岁时节令

元旦:正月初一日。(辛亥革命以后公历的1月1日被称为元旦,正月初一被改称春节。)

人日:正月初七日。据传说,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

上元:也就是元月元宵,正月十五日。旧俗以元夜张灯为戏,所以又叫灯节。

社日:农家祭社祈年的日子,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指用干支纪日法时天干为戊的日子),在春分前后,叫做春社。立秋后第五个戊日为秋社,在秋分前后。

寒食:清明前二日。《荆楚岁时记》说,冬至后一百五日,谓之寒食,禁火三日。因此,有人以“一百五”为寒食的代称。但依照旧法推算,清明前两日不一定是一百五日,有时是一百六日。

清明:就是清明节。古人常常把清明和寒食联系起来。

花朝:农历二月十二日为花朝,又叫百花生日。

上巳:原定为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旧俗中,每到此日,要临水洗濯,祓除不详(也叫做修禊)。但是自曹魏以后,把节日固定位三月三日。后来就变成了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浴佛节:传说四月初八日是释迦牟尼的生日。《荆楚岁时记》说,荆楚以四月八日诸寺香汤浴佛,共作龙华会。

端午:五月初五日。《荆楚岁时记》说,屈原在五月五日投江,人们在这一天竞渡,表示要拯救屈原。(后来又把船做成龙形,叫龙舟竞渡。)唐代以后,端午节被规定为大节日,常有赏赐。

伏日: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叫做初伏,第四个庚日叫做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叫做终伏(末伏),总称为三伏。据说伏是隐伏避盛暑的意思。伏日祭祀,所以也是一个大节日。一般所谓伏日,大约指的是初伏。

七タ:七月七日。《荆楚岁时记》说,七月初七的晚间是牵牛织女聚会之夜。人间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陈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

中元:七月十五日。据佛教传说:目连的母亲堕入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就会化为烈火,目连向佛求救,佛为他说盂兰盆经,叫他在七月十五日作孟兰盆以救母亲。(孟兰盆,梵语,解倒悬的意思。作孟兰盆,指施佛及僧,以报父母养育之恩。)后代把中元节看作鬼节,有施饿鬼等迷信行为。

中秋:八月十五日。人们认为这时的月亮最亮,所以是赏月的佳节。

重阳:九月初九日,古人以为九是阳数,日月都逢九,所以称为重阳。古人这一天有登高饮酒的习惯。《续齐谐记》中记载,费长房对汝南桓景说,九月九日汝南有大灾难,戴茱萸囊登山饮菊花酒可以避祸。这是一般人认为的重九登高的来源。

冬至:就是冬至节。冬至前一日称为小至。古人把冬至看作节气的起点。从冬至起,日子一天天长起来。

腊日:现在叫腊八,腊是祭名。汉代的腊日是冬至后第三个戊日。但是《荆楚岁时记》中,以十二月初八日为腊日,村人会在这一天击打细腰鼓,作金刚力士以祛除疾疫。现在的腊八一般都指十二月初八,民间有“腊八粥”的风俗。

除夕: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除是除旧布新的意思。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做“岁除”,所以那天晚上叫做“除夕”。

岁时节令是人们在长期生活劳动中相沿积久而形成的一种社会习俗。图上介绍的这些节日都不是同一个时代的,而是经过许多时代的传承与积累,才演化成为了我国重要的民俗。
本期冷知识:

1.立春之日,周天子会带文武百官到国都的东郊去祭祀春之神——东方青帝。

2.赛龙舟的习俗在战国晚期就已经形成,吃粽子的习俗则形成于汉代。

3.元宵节起源于汉武帝祭祀太一神。汉武帝非常相信有神仙的存在,认为太一是天神中最尊贵的,所以给他建了一座庙,每遇到大事必祭祀太一。其中以全年第一个月圆之夜最为隆重,灯火也最为盛大。因此形成了元宵节张灯结彩的习俗。

4.魏晋南北朝时,除了民间传统的“元旦”(春节)、“正月十五”(灯节)、“五月五”(端午节)等节日外,比较重视的还有“三月三”、“七月七”、“七月十五”和“九月九”。

5.“七月七”大致始于两汉时期。

6.唐代人的生活绚烂多姿,每到节日经常举办大型的活动,除夕彻夜载歌载舞,一直欢乐到正月初一的天明,因此形成了“守岁”的习俗;元宵节则是大摆彩灯,全城踏歌赏灯,热闹非凡。

7.《荆楚岁时记》: 是记录中国古代楚地(以江汉为中心的地区)岁时节令风物故事的笔记体文集,由南北朝梁宗懔(约501~565)撰。全书共37篇,记载了自元旦至除夕的24节令和时俗。内容涉及民俗和门神、木版年画、木雕、绘画、土牛、彩塑、剪纸、镂金箔、首饰、彩蛋画、印染、刺绣等民间工艺美术以及乐舞等,这些民俗、民间工艺美术传自远古,延续后世。其中如门神、彩蛋画、土牛、木版年画等民间工艺美术,仍在城乡流传。

参考及推荐书目:
王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