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沟通的四种方法(摘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5
1、对家长不要太过“礼貌”。不用“您”。原因:随着家校合作倡导,老师与家长沟通越来越多,特别是在学生出现一些问题时。但是这时候有些老师就委婉地告诉,比较礼貌。但是其实有个很无语在现象,你这样只会让家长认为你好说话,刚入行,换句话说,好欺负,地位比他们低,你是来汇报情况的。事实上,老师跟家长沟通是平等,不需要过多寒暄,不要太礼貌,让家长意识到,你找他不是来汇报工作,你是告诉他,是为提醒他,让他配合你更好教育他们子女。

2、告诉问题,不要过于好心提醒解决法。原因:很多时候,你只告诉问题,家长更能知道你的态度,是非常严肃,而不是求家长按照你的做,毕竟每个人想法不同,家长也未必同意你的做法,提出过多建议,只会让家长觉得你多管闲事。而且不是每个家长都重视孩子的学习。

3、懂得拒绝不合理的请求。a.家长说孩子在家里不听话,不写作业或者家长提醒,学生们不学习。做法:告诉家长,这种事情,你可以帮他一次,找学生聊,但是不能经常帮。并且要强调家庭相处这方面,是家长自己需要去思考,每个家庭情况不一样,老师无法参与和了解。只有家长您自己想清楚才有用,外人无法帮到他。而且学生回家之后,那就是家长为主责,家长必须承担责任,而不是依赖老师帮忙。b.不要帮助学生处理关于药品在事情,除了日常学校简单的一点点头晕和肚子疼之外,给她们搽点油。注意:家长拜托你帮忙提醒孩子搽药和喂药,千万不能答应,万一出差错,家长就找你算账。你帮他,家长也不会打心里感激你,甚至觉得这就是你在责任。记住你是老师,不是保姆,教书是你的最重要的工作,其他不是。如果家长说孩子没能力做,你也要拒绝他,既然孩子生病要涉及药,并且孩子无法处理,就让他待在家里,才能得到更好照顾。而不是孩子来学校给老师照顾。让他休息好,再来学校。

4、对待屡教不改的学生,并且其家长不配合的家长,只要点到为止。原因:自己的父母都不管了,你该做都做的,不听也没办法。正所谓孔子的几千学生中,最后才72个出名。圣人都也无法让每一个学生成才出名,何况我们普通人呢?尽职就好,这样情况,就不要太苛求自己。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