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的教育才算是成功的教育?如果你的孩子的是问题生,你希望老师怎样对待他?

如题所述

对“问题孩子”的转化从沟通开始

家长和老师都是孩子的主要教育者,如今“问题孩子”已经是父母和老师教育中最头痛的事。在教育中如何走近那些“问题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教育,家长和老师常常遇到很多问题,听到家长和老师的很多抱怨,到底怎样才能做到和“问题孩子”进行有效地沟通,达到良好的转化教育效果呢?
“问题孩子”是指那些与同年龄段孩子相比,在学习、行为、心理等方面偏离常态,需要在他人帮助下才能解决问题的孩子。目前父母和老师最头痛的“问题孩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网瘾、早恋、叛逆、心灵自闭、打架斗殴、厌学逃学,离家出走,夜不归宿等。
“.问题孩子”也是孩子,他们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同样熠熠发光,只不过是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了偏离轨迹的现象,他们需要外力的帮助。“问题孩子”是偏离了常态的孩子,(并非所有偏离常态的孩子都是问题孩子)让“问题孩子”回复到常态生活,对他们本身来说,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这是一个对原有自我的否定过程。这是一个凤凰涅槃的过程,也是一个化蛹为蝶的过程。痛苦与成长相随,毁灭与新生相伴。每一个“问题孩子”最终的转化都是一个生命创新的过程。
家长和老师要想对问题孩子进行转化教育,那就得解决如何与“问题孩子”进行良好沟通的问题,以下几个方面是需要注意的:
一、家长和老师要发自内心地关爱孩子,才会得到有效地沟通。
陶行知先生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 针对产生问题孩子的诸多因素,作为父母和老师,首先要本着不抛弃、不放弃的思想,用爱的力量走进孩子内心世界,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使浪子回头。当孩子体验到父母和老师的爱心和期望时,终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这时与孩子进行心灵的沟通,家长和老师的正面教育才能凑效。父母和老师遇到问题的孩子后,就需要舍得花时间在“问题孩子”身上进行沟通教育,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用加倍的耐心去倾听他们,去了解他们。然后在沟通中给予正确引导,反复对其进行教育,相信一定能使孩子回归到正确的人生轨道上,使他们成为自己的好孩子好学生,成为有理想有远大抱负的人,成为国家需要的栋梁人才。
二、“问题孩子”往往出现在青春叛逆期,家长和老师要知道他们的心理特点,多一份理解,才能有效沟通教育。
每个孩子都有叛逆期,要让他们学好,好好的成长确实是非常困难的事,但是只要用心,让他们知道你是为他好,关心他,他们会知道,也会感动的。为什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会出现逆反心理?青少年时期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心理学把它称为疾风暴雨时期,孩子的情绪波动会非常大。这个时期,青少年有一个非常突出的心理变化,就是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高涨,一般在11岁至15岁这个年龄时期。这时孩子有一种强烈的,想要成为成年人的欲望,有一些内在的需要,这种需要是极其强烈的。由于他的心理年龄、生理年龄摆在那里,他又没有办法成为成人,具有半独立性、又具有半依赖性,所以学生会出现强烈逆反的心理。家长和老师不要觉得孩子为什么会变化这样,也不要心里有一种惊慌和害怕。当家长和老师有了这种担心、恐惧和害怕的时候,这种心理状态会带到和孩子的交往中家长和老师和孩子会产生沟通教育受阻的感觉。那我们家长老师怎么办呢?
首先,家长和老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看到孩子有逆反心理、和我们对着干的问题,这是很正常的。其次,如何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去沟通。孩子们通常把自己的东西锁起来,有一些心里话也不和你说,甚至和你有强烈的情感上的冲突。当孩子有强烈的情感反应出现的时候,家长和老师要去听,不要去讲道理,这是一种没有良好效果的做法,已经被无数人证明了。我们要倾听孩子为什么有这么强烈的情绪反应,是不是因为孩子渴望成为成人、渴望独立,我们没有满足孩子的这种需要。最后,因为他们具有非常强烈的独立意识,我们要给予他们相应的信任。孩子们常常说,我爸爸、妈妈,老师不信任我、不理解我。这种情况下,我们要给予他一定的权利、信任,一些事情可以让他独立去做,接纳他们做得不那么好的一面。因为他们处于半成人期、儿童化的状态,所以,信任是非常重要的,是良好沟通教育的基础。
三,建立与“问题孩子”的良好沟通,家长和老师必须要有意识地改变沟通的方式与方法。
传统的交流,往往是单向的,家长和老师一厢情愿地、滔滔不绝地说教,孩子被动地无可奈何地接受,家长和老师居高临下, 孩子敬而远之。这样的交流,家长和老师虽然情真意切,煞费苦心,但多数情况下不能打动孩子的心灵,因而也就找不到因材施教的突破口,所以我们要改变谈心方式。父母和老师与孩子谈心时,先尽可能地挖掘出他身上的闪光点,由肯定、赞扬其身上的闪光点入手,慢慢地打开孩子的心扉,消除孩子心里的隔阂和抵触情绪,并在此基础上循循善诱,最终达到说服教育孩子之目的。还要注意对不同的孩子采用不同的谈心方式,对有缺点错误的孩子要诚恳劝导,切忌简单急躁,谈心要对症下药。对性格内向的孩子就采取拉家常的方法,由远而近,先轻后重,循循善诱地谈;对性情耿直爽快的,就直截了当把问题点透,不兜圈子;对觉悟较低、性格独特的孩子就先回避烦恼、卡壳的问题,从侧面迂回曲折地引导。总之,要把谈心的路多想几条,因势利导,因势而疏。同时应尽可能地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最佳的沟通效果。
四, 要从“问题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懂孩子的“语言”,才能产生良好的沟通教育效果。
  要想与孩子顺利沟通,家长和老师还要学会换位思考,经常问问自己:如果我是孩子,会希望家长和老师怎么做?怎么说?孩子出现问题,也问问自己:如果我是这个孩子,会发生这种问题吗?我做孩子遇到这种问题会怎么办?也就是说,要以孩子的思维而不是成人的思维来看待问题。只有这样,家长和教师才能理解孩子的所作所为,正确看待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容忍孩子的过失;才能理解孩子的思想,走进孩子的内心,良好的沟通效果才会出现。不过在沟通过程中对问题学生的缺点错误,绝不能姑息迁就,无原则地让步,或是简单地说教惩罚,要坚持批评与说理相结合,甚至还可以有适当的惩戒。
五、沟通教育要取得“问题孩子”的信任,写纸条和写信也是一种良好的沟通。
  用常用的交谈的方式取得“问题孩子”的信任有一定的难度,并且成功的概率不大。让孩子说真话,有个好办法就是写“纸条”或发短信的方式与孩子沟通,因为孩子不敢当面说的话,他敢写,并且敢写实话,家长和教师就会了解到孩子真实的想法。这也是取得孩子对家长和老师信任的最好方法。一旦家长和老师与问题孩子之间有情感的沟通,家长和老师就会取得孩子的信任,孩子就会愉快地接受教育。有时,父母和老师在沟通时会跟“问题孩子”发生不愉快而使沟通无法进行时,这时也可写纸条或写信进行沟通,从新建立情感后,才将沟通教育继续下去。
  总之,“问题孩子”的转化教育,使他们回归正常的学习生活,就要从与他们能进行良好的沟通开始的。而这沟通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不仅需要用爱,而且需要运用教育学、心理学规律,同时还要有特别的耐心、信心、毅力;不仅要反复抓,还要抓反复。与“问题孩子”的沟通,家长和老师要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教育方法,相信办法一定比困难多,教育好孩子是我们的责任,是家庭和国家的希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2-02
让孩子拥有健康的心理和人格,能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挫折,能够遵纪守法、自食其力、快乐生活,我觉得这就是成功的教育。
是不是问题生,这个判断标准不是统一的。老师怎样对待他不重要,重要的是父母怎样对待孩子。
第2个回答  2012-01-26
为什么成为问题生呢?原因是什么?孩子的问题还是我们的问题,问题出在哪里?这很重要,就像治病要知道到病因在哪就好治了!
不管孩子怎么样,在他内心是希望得到爱的!
第3个回答  2012-01-27
以赏识的理念,以激励的办法、以必要的辅助、以科学的管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