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入门先要学什么字体

如题所述

您好,根据我学习书法的经验,从篆书和隶书入手比较好,因为篆隶在技术上相对简 单,在气息上很高古。

可以先学篆书里的中锋行笔,再经由隶书掌握方笔。方与圆是笔法构成的最基础的表达方式,这些技法为之后的楷书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同时又解决了重要的气息问题。然后,可以系统地学习唐楷,在颜真卿处学会把笔铺展开,在欧阳询处学骨力和结构,在褚遂良处学线条的表现力,再在虞世南处学到一种由精神到笔端的虚静……如此再到行书、草书,都有次第。

我把自己学习的顺序分享一下,供您参考。

从临写《峄山刻石》入手,通过一段时间练习使线条达到“圆、转、厚、通”,为书法打下良好基础,然后可以临写邓石如的《白氏草堂记》和吴让之的《宋武帝与臧焘敕》等,感受一下篆书墨迹作品;然后可以练习一下经典的隶书碑刻如《张迁碑》,《曹全 碑》等,再写写汉简如《居延汉简》,清人隶书如伊秉绶作品等感受一下墨迹隶书。

峄山刻石

张迁碑

之后再选择合适的楷书字帖临写,比如颜真卿大人的《勤礼碑》,欧阳大人的《九成 宫》,虞世南大人的《孔子庙堂碑》,褚遂良大人的《雁塔圣教序》等,学习唐人书法的法度,提高对字的结构的认识。

雁塔圣教序

孔子庙堂碑

之后可以临临小楷的经典法帖如钟繇《宣示表》,王羲之《黄庭经》,王献之《玉版十三行》,钟绍京《灵飞经》,赵孟頫《道德经》等,练习对毛笔笔尖弹性的认识及 控制。

宣示表

玉版十三行

接着再进行行书的学习,比如练习智永禅师《千字文》,怀仁禅师的《集字圣教序》,王羲之的《兰亭序》,赵孟頫的《洛神赋》等等,继续练习对毛笔的控制。之后,可以选择再喜欢的隶书、唐楷、魏碑、行草书等等进行临写,增加见识。临写到一定程度后可以开始脱帖进行创作。

千字文

兰亭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3

常言道《武无第二 文无第一》。谁也别说谁本事大哈哈。

随便与您聊聊天吧。还是先看看小学一二年级的教科书?上头都是楷书字体的字。

记住偏旁部首的位置安排。

这就是能够分辨美与丑的能力。

然后无论学毛笔字或者硬笔字,可以从《行书字体》着手。

(毛笔字与硬笔字,仅仅是笔道粗细不同。力度 笔顺 精气神基本相同。)

当然,行书字体古代传下来的也有几种不同的字风。(就是人们常说的字体)。

书法,是个性的体现,最主要是个人情感的彰显,不一定让很多人都认识。只要圈子里一些人能首肯,就是成功的作品。

写字,是共性。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都认得。

咱们就写《书法》两个字,看看有啥不同:

第2个回答  2020-10-23
1、初学书法,从楷书比较好。楷书可以说是各种书体的基础,练好楷书了,可以更好的打好学习书法的基础。而且楷书也能使习字者逐渐的掌握到运笔的方法与整体字形的结构。
2、楷书在一定程度上法度森严,能有效的进行笔法、结字、章法等严格训练,有章法可循,循序渐进,更容易提高和进步。而且现在提倡恢复和弘扬传统文化,书法进课堂活动,对于楷书来说的比较好的选择。
3、还有也可以从隶书开始学习,因为隶比较好上手,而且容易出来效果。容易出来效果的字体我们练着心情就比较愉悦,当然,不管从哪种字体学习最好还是选择你自己喜欢的一种字体开始着手练习。
4、有的人喜欢行草书,个人不建议直接从行草书开始练习,如果没有楷书功底写行草就如就好比无源之水。写出来的行草书比较浮躁,而且写行草书速度比较快,不容易静下心来,所以写出来的字就比较容易浮躁。
5、学习楷书容易让人静下心来,认真仔细的专注于点画结构之间,最重要的是楷书写起来比较慢,可以把你的一些浮躁之气给大大的减少。所以说初学书法从楷书和隶书入手比较好。当然,不管什么字体,你喜欢也是非常重要的。选你自己喜欢的会大大增加你对书法的兴趣,从而更好的进步。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0-23
临摹时选帖很重要。选帖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选古代书法家的代表作,二是所选字帖要与自已的情趣相契,书坛对选什么帖入门众说纷纭。一般主张先临正书(篆、隶、楷)书体。因为它们讲究笔法,而且点画清晰,易于掌握。行、草书结体变化较大,运笔复杂,初学者难于掌握。在篆、隶、楷三种这种书体中,一般又以楷书、隶书入手为多,楷书可选欧阳询《九成宫》,褚遂良《雁塔圣教序》,颜真卿《勤礼碑》、《麻姑仙坛记》,柳公权《玄秘塔》、《神策军碑》等。这些唐代楷书法度森严,结体端庄,从笔法,结字法来看十分完美,且碑石清晰,字形完整,利于初学;隶书右选用《张迁碑》、《石门颂》、《曹全碑》、《礼器碑》、《乙英碑》等,这些汉碑古朴端庄,容易入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