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应不应该上寄宿学校?

如题所述

小学生上寄宿学校有好处也有不好的用处。对有条件走读不是非寄宿不可的孩子,家长还是让他们走读为好。

有些家庭,特别是父母很忙,没有更多时间接送孩子,等孩子到了入学年龄,究竟选择寄宿制的私立学校还是每天接送的公立学校,成为很多家长考虑的问题。

站在孩子的角度,孩子面临的可能是更多的挑战,寄宿制学校封闭式的管理模式一定程度上隔断了亲子间的沟通,家庭教育的地位被削弱了。

要不要选择寄宿制学校,要结合实际情况看。孩子不寄宿,亲子关系就会好吗?那可不一定,多少家庭的孩子直到上大学才去寄宿,但是亲子关系依然很糟糕。这也就是说,要不要选择寄宿制的学校家长还是要结合实际来看。


小学很早就上寄宿学校,弊端也是很明显的,甚至于弊大于利。

1、对心理行为发展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对某市789名学龄儿童进行调查,寄宿制小学儿童轻、重度感觉统合失调率为25.84%和7.68%。在行为问题调查中检出率为27.55%,明显高于普通小学儿童17.37%的比例。寄宿制小学儿童的违纪行为和神经症问题比率也明显高于普通小学儿童。同时,也有研究表明,寄宿制学校的小学生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主要是敌视、偏执和人际关系敏感等。

2、对感情发展的影响

寄宿生往往在周末才能和家长见面。他们很少和父母进行亲密接触,特别是身体接触。儿童在寄宿学校待上一段时间后,往往会形成孤僻、对别人缺乏信任、缺少和别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在生活中也不容易体会到积极、愉悦等感情。

3、对社会化发展的影响

寄宿生很少接触学校以外的环境,久而久之,学生的眼界可能越来越窄,对社会的了解和实践的机会过少,不利于学生的社会化发展。


寄宿制的学校还是要看阶段,个人是不赞同小学阶段就进行寄宿,因为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是极不成熟的,对父母是有依赖的。在学校碰到困难后,自己是没有能力解决的,容易导致一些新问题的出现。

最重要的是看孩子的适应能力,说一千道一万,寄宿好不好,还是看孩子的适应能力。有些孩子不管怎样,有可能都无法容易集体生活,这跟性格有关系。有些孩子喜欢集体的氛围,认为集体生活更有意思。所以,在选择寄宿学校的时候一定要征求孩子的意见。

结语

寄宿制学校有利有弊,如何选择家长还是要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只有适合自己家庭,适合自己孩子的,就是好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8-11

小学生是否应该上寄宿学校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家庭情况和孩子的个体需求。以下是一些可能需要考虑的因素:

1. 家庭情况:家庭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来照顾孩子?父母的工作时间安排是否可以满足孩子的日常需求?

2. 学习需求:有些小学生可能需要额外的学习辅导或专业指导,而寄宿学校可以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机会。

3. 社交发展:寄宿学校可能为孩子提供与其他学生建立更广泛的社交关系的机会,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社交技能和独立性。

4. 家庭价值观:家庭的价值观如何影响孩子的发展?寄宿学校的教育理念是否与家庭的价值观相符合?

5. 孩子的意愿:重要的是听取孩子的意见和考虑他们是否希望上寄宿学校以及他们的适应能力。

无论选择哪种学校形式,关键是确保孩子在教育环境中得到适当的关爱和支持,以帮助他们全面发展。

第2个回答  2022-12-10
小学生上寄宿学校有好处也有不好的用处。对有条件走读不是非寄宿不可的孩子,家长还是让他们走读为好。

有些家庭,特别是父母很忙,没有更多时间接送孩子,等孩子到了入学年龄,究竟选择寄宿制的私立学校还是每天接送的公立学校,成为很多家长考虑的问题。

站在孩子的角度,孩子面临的可能是更多的挑战,寄宿制学校封闭式的管理模式一定程度上隔断了亲子间的沟通,家庭教育的地位被削弱了。

要不要选择寄宿制学校,要结合实际情况看。孩子不寄宿,亲子关系就会好吗?那可不一定,多少家庭的孩子直到上大学才去寄宿,但是亲子关系依然很糟糕。这也就是说,要不要选择寄宿制的学校家长还是要结合实际来看。

小学很早就上寄宿学校,弊端也是很明显的,甚至于弊大于利。

1、对心理行为发展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对某市789名学龄儿童进行调查,寄宿制小学儿童轻、重度感觉统合失调率为25.84%和7.68%。在行为问题调查中检出率为27.55%,明显高于普通小学儿童17.37%的比例。寄宿制小学儿童的违纪行为和神经症问题比率也明显高于普通小学儿童。同时,也有研究表明,寄宿制学校的小学生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主要是敌视、偏执和人际关系敏感等。

2、对感情发展的影响

寄宿生往往在周末才能和家长见面。他们很少和父母进行亲密接触,特别是身体接触。儿童在寄宿学校待上一段时间后,往往会形成孤僻、对别人缺乏信任、缺少和别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在生活中也不容易体会到积极、愉悦等感情。

3、对社会化发展的影响

寄宿生很少接触学校以外的环境,久而久之,学生的眼界可能越来越窄,对社会的了解和实践的机会过少,不利于学生的社会化发展。

寄宿制的学校还是要看阶段,个人是不赞同小学阶段就进行寄宿,因为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是极不成熟的,对父母是有依赖的。在学校碰到困难后,自己是没有能力解决的,容易导致一些新问题的出现。

最重要的是看孩子的适应能力,说一千道一万,寄宿好不好,还是看孩子的适应能力。有些孩子不管怎样,有可能都无法容易集体生活,这跟性格有关系。有些孩子喜欢集体的氛围,认为集体生活更有意思。所以,在选择寄宿学校的时候一定要征求孩子的意见。

结语

寄宿制学校有利有弊,如何选择家长还是要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只有适合自己家庭,适合自己孩子的,就是好的。
第3个回答  2021-03-13
我认为小学生的自理能力还不是很好,自控能力又不强,上寄宿学校有点拔苗助长的感觉,弄不好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再说,我们大人能陪伴孩子的时间本来就不多,等孩子25岁左右成家立业,也不要你陪伴了,而你又把这25年的16年又送到寄宿学校去,陪伴的时间更少了,会不会孩子跟你们不太亲热啊。
第4个回答  2023-03-06
小学生上寄宿学校有好处也有不好的用处。对有条件走读不是非寄宿不可的孩子,家长还是让他们走读为好。

有些家庭,特别是父母很忙,没有更多时间接送孩子,等孩子到了入学年龄,究竟选择寄宿制的私立学校还是每天接送的公立学校,成为很多家长考虑的问题。

站在孩子的角度,孩子面临的可能是更多的挑战,寄宿制学校封闭式的管理模式一定程度上隔断了亲子间的沟通,家庭教育的地位被削弱了。

要不要选择寄宿制学校,要结合实际情况看。孩子不寄宿,亲子关系就会好吗?那可不一定,多少家庭的孩子直到上大学才去寄宿,但是亲子关系依然很糟糕。这也就是说,要不要选择寄宿制的学校家长还是要结合实际来看。

小学很早就上寄宿学校,弊端也是很明显的,甚至于弊大于利。

1、对心理行为发展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对某市789名学龄儿童进行调查,寄宿制小学儿童轻、重度感觉统合失调率为25.84%和7.68%。在行为问题调查中检出率为27.55%,明显高于普通小学儿童17.37%的比例。寄宿制小学儿童的违纪行为和神经症问题比率也明显高于普通小学儿童。同时,也有研究表明,寄宿制学校的小学生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主要是敌视、偏执和人际关系敏感等。

2、对感情发展的影响

寄宿生往往在周末才能和家长见面。他们很少和父母进行亲密接触,特别是身体接触。儿童在寄宿学校待上一段时间后,往往会形成孤僻、对别人缺乏信任、缺少和别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在生活中也不容易体会到积极、愉悦等感情。

3、对社会化发展的影响

寄宿生很少接触学校以外的环境,久而久之,学生的眼界可能越来越窄,对社会的了解和实践的机会过少,不利于学生的社会化发展。

寄宿制的学校还是要看阶段,个人是不赞同小学阶段就进行寄宿,因为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是极不成熟的,对父母是有依赖的。在学校碰到困难后,自己是没有能力解决的,容易导致一些新问题的出现。

最重要的是看孩子的适应能力,说一千道一万,寄宿好不好,还是看孩子的适应能力。有些孩子不管怎样,有可能都无法容易集体生活,这跟性格有关系。有些孩子喜欢集体的氛围,认为集体生活更有意思。所以,在选择寄宿学校的时候一定要征求孩子的意见。

结语

寄宿制学校有利有弊,如何选择家长还是要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只有适合自己家庭,适合自己孩子的,就是好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