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月宝宝不看近处的人

如题所述

宝宝6个月了,作为父母的我们这个时候的精神可以松弛下来了。相信生过孩子的宝妈都有这样如释重负的感觉:孩子出生前的3个月特别难带,有时候,他们不分白天黑夜的哭闹,真的分分钟让新妈妈情绪崩溃。3个月以后慢慢的,孩子没有那么吵了,到了6个月,越来越好玩。虽然这个时候,妈妈可以放松下来了,但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接下来我从生理方面和心理方面来说。

一 生理需求

生理需求包括孩子的吃喝拉撒睡。

1.添加辅食

宝宝6个月了,需要更多的营养来支持他的生长需要。不管是吃奶粉还是吃母乳的孩子,这个时候添加辅食是非常有必要的。严格的来说,婴儿从4个月起就可以添加辅食了,基本上从母体带来的抵抗力消耗的差不多了,想提高婴儿的抵抗力,就要添加辅食。

我女儿是从第5个月的时候添加辅食的,刚开始是蒸鸡蛋糕,迷糊,到第6个月的时候是蒸苹果汁,因为那个时候正是过年的时候,温度比较低,怕肠胃受不了就要弄热了吃。再后来是青菜泥,鱼泥,瘦肉泥,猪肝泥(如果孩子不喜欢那个味道,就不要添加了),主要就是要有营养好吸收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2.关于长牙

宝宝6个月的发育特点就是长牙,当然因为每个孩子的生长发育都不一样,男孩女孩也不一样,所以长牙的时间也不一样。

就拿我的孩子来说,我的孩子就是属于出牙比较迟的。好像是1岁一个月左右出牙的,当时我非常焦急,因为听别人说一般的孩子六个月就要长牙的,我同学的孩子7个月的时候就长出了2颗牙,孩子11个月的时候,我每天都观察孩子的小嘴,但是每次都很失望,我担心,是不是缺乏维生素,营养不到位。后来带到儿童医院检查,医生说可能缺钙,开了2盒【伊可新】。

就这样到了13个月的时候就长出了第一颗乳牙。

所以如果孩子6个月以后没有长牙齿,父母要多观察,最好带医院看看。

图片来源于网络

3.运动感知能力

6个月前的宝宝,一般都是大人抱着,或者躺在床上。到了6个月左右,有一天你发现孩子竟然能够不需要其他的支撑物就可以做起来了,真的很神奇。宝宝有时候从仰卧翻身到俯卧,又从俯卧翻身到仰卧,努一努力就能做到,他们还喜欢抓东西往嘴里啃,咬。

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认为1岁以内是“口欲期”。

我们可以买点磨牙饼干或者磨牙棒,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图片来源于网络

4.玩耍

除了坐起来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还有一件事也是他们非常喜欢做的,他们很喜欢吸允手指。这个时候宝宝再提醒大人,要给他们买玩具了,不需要多复杂的玩具,像拨浪鼓摇铃就足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还有锻炼宝宝手部抓握的玩具。

图片来源于网络

5.养成规律性睡眠

婴儿的睡眠大概是大人比较关心的问题了,因为前三个月,孩子分不清白天和黑夜,新生儿的睡眠几乎是“随机”的,大人特别受折磨。

我女儿刚生下来,坐月子期间,因为孩子和我自己的睡眠冲突问题感到精疲力竭。新生儿的特征是 什么?黑白颠倒,她晚上几乎是哭一整晚,晚上,每次喂完奶就哭,怎么哄都不行,我自己又特别想睡觉, 孩子爸也不能分担什么。到了白天,稍微好一点,她能睡几个小时,我又睡不着了,不过比晚上好一点。

3个月以后,特别是到了6个月,孩子的睡眠问题慢慢恢复正轨,晚上喂两三次夜奶,换一次尿不湿,一觉到天亮。醒了,也不怎么哭了。白天中午的时候喂完奶能睡一两个小时。

睡觉对婴儿来说特别重要,他在不停的长身体,培养孩子的规律性睡眠显得特别重要。

图片来源于网络

除了满足宝宝的生理需求, 关注宝宝的心理需求也同样重要

二.关注宝宝的心理活动

1.积极回应宝宝

对于0-1岁,宝宝出生后的第一年,父母要做的就是给宝宝安全感,什么是安全感呢?宝宝的安全感就是信任妈妈,妈妈是宝宝温暖的港湾。

心理学博士陈忻在《养育的选择》一书中提到:

这个阶段,宝宝需要完全依赖妈妈。如果妈妈对宝宝的需要比较敏感,能够有规律地及时满足孩子的需要,他们就会对妈妈形成基本信任感,建立对妈妈的安全依恋。
当宝宝饿了,妈妈马上哺乳;拉了,要及时更换纸尿片。当宝宝有这些需求时,她会通过哭来寻求妈妈的关注。

平时,如果把宝宝放到地垫上坐着玩,妈妈去了另一个房间或者是去厨房,有时候玩着玩着就会回头看一下妈妈,看到妈妈就放心了,然后继续玩。

图片来源于网络

2.多抱抱宝宝

几乎每个宝宝都渴望拥抱,触摸,安抚。皮肤的接触对宝宝的发育很重要,皮肤接触可以让宝宝的大脑分泌促进生长的化学物质。

心理学家Bowlby是研究依恋理论的创始人,他提出:

6-8个月,是依恋形成期。宝宝开始对熟悉和不熟悉的人有不同反应,开始“认生”了。所以如果你的宝宝6个月,有亲戚或者朋友要摸宝宝的脸,如果宝宝表示出不愿意,哭闹,或者转过脸去,可以解释说明一下。

当宝宝哭闹,及时去抱抱她;当宝宝笑时,对她笑;我们不要忽略了宝宝的心理需求。

宝宝6个月了,不管是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妈妈都要去关注,积极回应,好让我们的宝宝健康快乐的成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1
宝宝5个月左右宝妈会发现宝宝特别容易哭,有时候一哭就停不下来,谁去哄都没有用,只有妈妈过来抱才行。宝宝有一段时间见到陌生人就哭,还特别粘妈妈,说明宝宝到了认人时期,家长们无需担心。一般宝宝在3个月左右就认人,六个半月宝宝不认人怎么回事?下面一起来看看。
六个半月宝宝不认人怎么回事?
在宝宝还不懂得认生的时候,妈妈就要有意识地带小宝宝走出家门,与陌生人,或者亲戚朋友们多多接触,开拓小宝宝的视野,抱着孩子,主动地跟陌生人聊聊天,打打招呼都是可以的。
黏人期到认人期,这是小宝宝成长必经的阶段,妈妈不要过于担心或手足无措。宝宝的人格发展是在不断趋于成熟和独立的。
到了1-2岁时可能就会不那么怕生了。所以妈妈一定要有耐心、爱心,用你的关心爱护来陪伴小宝宝度过这段“认人”时期。
小宝宝几个月开始认人?
3个月左右的小宝宝是不懂得“怕生”的。因为在他出生后能感知到人脸的模样,尤其是特别喜爱妈妈的脸,以后逐渐辨认出亲近的人和陌生的人,辨认出他们脸的模样的不同。
而到了5~6个月时小宝宝就开始有了明显的记忆力,“认人”到“怕生”是婴儿认识能力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变化。说明孩子的感知和记忆能力在发展,对亲人和陌生人能加以区分,而产生不同的反应。
因为对陌生人不熟悉,不喜欢,他就会感觉到恐惧害怕,或者不安全,所以才产生了“认人”现象。
以上是小编对“六个半月宝宝不认人怎么回事”的相关介绍,相信看过之后大家都了解了,宝宝在6个月左右开始有记忆能力,这个时候也开始认人,不少家长担心6个月宝宝不会认人是智力方面出现问题,其实宝妈需要多带宝宝出去走走,开拓视野才行。
第2个回答  2020-11-21
有很多宝宝都是这样的,建议不用担心的,宝宝自己会恢复的,经常带宝宝出来玩经常和同龄的小朋友接触
经常到户外玩耍的宝宝,接触的人会较多,就不容易认生。而长期由妈妈或者奶奶、外婆等一个人带的宝宝,因为每天几乎只跟一个人打交道,接触的人较少,特别容易排斥其他人,也因此生活圈子变小,见到陌生人就会害怕。



宝宝的认知能力有限,常见的人和物都是正常的,因此看到一些奇怪的人或者物就容易恐惧,例如看到特丑陋的人或者戴墨镜的陌生人,宝宝就可能会放声大哭。



6个月以前的宝宝分辨能力有限,尚不能区分熟人和陌生人。对这时候的宝宝来说,只要是看得到的东西就是存在的,看不到东西就是不存在的,虽然喜欢有人在身边陪伴、玩耍,却不在乎这个人到底是谁,对于亲疏尚无概念。



但是,从6个月以后,宝宝的视力和听力有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不仅可以明确地认出妈妈的脸、分辨出妈妈的声音,还能根据影像和声音,区分出亲人和陌生人。宝宝的心里已经相当清楚哪些是自己家里的人,哪些又是陌生人。这时候的宝宝已经有了一定的自我防护意识,对于亲人特别是一直照顾自己的妈妈,宝宝会特别信任并且依恋;对于陌生人,宝宝则会特别警惕甚至恐惧,从而想要躲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