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啥中药

如题所述

应该是黄芩黄芩,中药名。别名山茶根、土金茶根,是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肉质根茎肥厚,叶坚纸质,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总状花序在茎及枝上顶生,花冠紫、紫红至蓝色,花丝扁平,花柱细长,花盘环状,子房褐色,小坚果卵球形,花果期7~9月。黄芩生于向阳草坡地上,海拔60~1300(1700~2000)米。产于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甘肃,陕西,山西,山东,四川等地,中国北方多数省区都可种植。其以根入药,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黄芩的临床抗菌性比黄连好,而且不产生抗药性。入药部位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性味味苦,性寒。归经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主治用于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相关配伍 1、小儿秃疮:黄蜀葵花、大黄、黄芩等分,为末。米泔净洗,香油调搽。(《普济方》) 2、血痢不止:地肤子五两,地榆、黄芩各一两,为末。每服方寸匕,温水调下。(《圣惠方》) 3、吐血衄血,治心气不足,吐血衄血者,泻心汤主之:大黄二两,黄连、黄芩各一两,水三升,煮一升,热服取利。(张仲景《金匮玉函》) 用法用量 3~10g。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不宜使用。炮制方法 1、黄芩片除去杂质,置沸水中煮10分钟,取出,闷透,切薄片,干燥;或蒸半小时,取出,切薄片,干燥(注意避免暴晒)。 2、酒黄芩:取黄芩片,酒炙法炒干。生理特性多年生草本,野生于山顶、山坡、林缘、路旁等向阳较干燥的地方。喜温暖,耐严寒,成年植株地下部分在-35℃低温下仍能安全越冬,35℃高温不致枯死,但不能经受 40℃以上连续高温天气。耐旱怕涝,地内积水或雨水过多,生长不良,重者烂根死亡。排水不良的土地不宜种植,土壤以壤土和沙质壤土,酸碱度以中性和微碱性为好,忌连作。产地野生黄芩主要分布中国内蒙中东部和东北三省大部,河北承德,内蒙古赤峰等几个最具规模的主产区,是中国北方野生中药材的主要产地之一。栽培黄芩主要分布在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四大产区。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治风热湿热头疼,奔豚热痛,火咳肺痿喉腥,诸失血。 [1] 2、《别录》:疗痰热胃中热,小腹绞痛,消谷,利小肠,女子血闭,淋露下血,小儿腹痛。 3、《本经》:诸热黄胆,肠 泄痢,逐水,下血闭,恶疮疽蚀火疡。 4、《本经逢原》:苦寒,无毒。中空者为枯芩入肺,细实者为子芩入大肠,并煮熟酒炒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