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喜歌剧作品都有哪些?

如题所述

1、《费加罗的婚礼》

《费加罗的婚礼》是音乐天才莫扎特最杰出的歌剧作品之一,描写了普通公民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与贵族进行斗争的故事。

《费加罗的婚礼》是18世纪欧洲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这部歌剧也是历史上第一部把平民作为第一主角的歌剧作品,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部作品是莫扎特22部歌剧中“最受欢迎的一部”,在英国权威歌剧网站Operabase中显示,至今《费加罗的婚礼》仍名列“全世界上演频率最多的歌剧”前十名。

国家大剧院此前制作了多部歌剧包括《漂泊的荷兰人》、《托斯卡》、《奥赛罗》等,此次对罗西尼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的重新编译,邀请了对莫扎特作品有着丰富经验的歌剧导演何塞·路易斯·卡斯特罗及其团队的加入,

希望大剧院版《费加罗的婚礼》更加突出“爱”,通过剧中情节戏谑、争风吃醋、哀怨、怀疑、挖苦 讽刺、醒悟都将紧密围绕“爱”这一主题展开,为这部四幕剧营造一种纯粹的喜剧风格。同时,舞美方面有别于以往,

设计师朱利亚诺·斯皮内利一反歌剧演出常规,增加了一套“当众换景”的舞台呈现方式,观众可以看到所有故事都在一个大空间内进行,空间感、时间感将变得更紧凑。

2、《唐璜》

唐璜》出自于莫扎特创作的两幕歌剧,初演于1787年。主人公唐·璜是中世纪西班牙的一个专爱寻花问柳的胆大妄为的典型人物,他既厚颜无耻,但又勇敢、机智、不信鬼神;他利用自己的魅力欺骗了许多村女和小姐们,但他终于被鬼魂拉进了地狱。

剧中的主人公唐·璜是中世纪西班牙的一个专爱寻花问柳的胆大妄为的典型人物,他既有反面人物特点,也有正面的人物性格,既厚颜无耻,但又勇敢、机智、不信鬼神;他利用自己的魅力欺骗了许多村女和小姐们,但他终于被鬼魂拉进了地狱;他本质上是反面人物,

但又具有一些正面的特点。所有剧情都是围绕唐·璜和为了保护自己的女儿而被唐·璜杀死的司令官这个中心而发展的。 歌剧 《唐·璜》把生活和哲理的因素揉合在一起,着重于人物的心理刻划,为十九世纪大为发展的音乐心理戏剧开创了先例。

歌剧的中心思想,在它的序曲中已经有了具体的反映。这首序曲用奏鸣曲的形式写成,其中的主题主要描写 唐·璜 那种玩世不恭的性格,充满生命力和火热的情绪,是乐观和愉快的形象。 莫扎特把序曲同歌剧直接联系在一起,这也是本剧的一大特色。

3、《女人心》

《女人心》是莫扎特后期创作的意大利喜歌剧(Opera Buffa)典范之一。1790年1月6日首演于维也纳布尔格剧院。它是莫扎特作品中最完美和平衡的一部。在今天它也被认为是最富于人情味的最优秀的喜剧之一。

洛伦佐·达·庞蒂是个意大利籍的犹太人,一个冒险家和诗人,是当时别具一格的人物之一,莫扎特认为他是和自己的戏剧性气质很相近的脚本作家。两人合作了三部作品:《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和《女人心》。

这几部歌剧是古典主义喜歌剧之冠,而《魔笛》则是浸透了共济会象征主义的巨型幻想作品。《后宫诱逃》和《魔笛》使德国歌剧达到了顶峰。这几部杰作中有大量的反讽,超越了产生它们的如花似锦的世界。它们达到了达·庞蒂所宣称的他和莫扎特的意图:“忠实地用全部色彩描绘各种激情。”

莫扎特的歌剧《女人心》直译应该是“女人都是如此”。原来歌剧的副标题是“恋人的学校”(La scuola degli amanti),但莫扎特不太喜欢这个副题,尽管剧作者Da Ponte更倾向于它,认为那更能说明剧作的意图。

4、《蒂托的仁慈》

二幕正歌剧,梅塔斯塔西奥脚本,后经马佐拉修订,莫扎特谱曲。此剧在作曲顺序上是莫扎特最后一部歌剧, 1791年9月6曰雷奥波二世加冕时在布拉格首演。是受此加冕典礼的委托而作,布景为古罗马

台上除了有饰演宫廷元老、使节、卫兵、官员及民众的合唱团员外,主要有六个角色,但戏份大部份集中在男主角萨克图斯及女主角维泰莉亚身上,而其中萨克图斯的妹妹和她的恋人都由女中音反串。

莫扎特在本剧里为展现其音乐戏剧家的创作技巧,处处可见其神来之笔。例如第一幕的三重唱《我来了!等一等!》维泰莉亚在唆使萨克图斯去焚宫及杀君之后,才获悉蒂托王要娶她为妻,莫扎特以快板旋律戏剧性地描绘维泰莉亚的惊慌失措,安尼欧和普布里欧误以为她在惊奇喜悦的不同情绪反应。

又如第一幕的尾曲,当皇宫燃烧起火时,谋杀者萨克图斯的反悔自责和维泰莉亚的冷静沉着,刚好和其它角色的束手无策及舞台后合唱团的喊叫声形成对比,与谐歌剧的激动步调不同,本曲最后壮丽结构的重唱以庄严的缓慢速度,悲剧般地向前推到第一幕终了。

5、《后宫诱逃》

《后宫诱逃》是由斯泰法尼编剧、莫扎特谱曲的喜剧,1782年7月16日在维也纳布尔格剧院首次公演。其取材于十六世纪的传说,故事发生在土耳其。

故事发生在1600年左右的东方,西班牙贵族贝尔蒙特准备从土耳其国王帕夏的后宫救出爱人康斯坦丝。同样沦为俘虏的前仆人布隆德以及布隆德的男友彼德利奥从旁协助。后宫守卫奥斯明识破他们的逃亡计划,要求将他们处死,但国王帕夏反而释放他们给了他们自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3-20
歌剧是莫扎特最重要的创作领域,一生所作的20余部歌剧包涵了各种体裁类型。德语歌唱剧《后宫诱逃》、意大利正歌剧《伊多梅纽》、《蒂托的仁慈》,意大利喜歌剧中最优秀的是《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女人心》,德语歌唱剧《魔笛》为德国民族歌剧树立了不朽的丰碑。他在剧中采用德语对白,蕴含著德国文化传统的哲理性。他的歌剧善於用不同的音乐塑造不同的人物,他把重唱形式作为戏剧性冲突,造成高潮的重要手段,加强了序曲的预示和渲染戏剧氛围和剧情的作用。 瓦格纳—— 浪漫主义时期德国歌剧改革家,歌剧作曲家。他把自己对於歌剧改革的见解写成论著,主要有《艺术与革命》、《歌剧与戏剧》等。并完成了体现其改革理想的歌剧四部作《尼伯龙根的指环》,创作了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瓦格纳在歌剧史上延续了格鲁克的歌剧改革。早期创作的《黎恩济》有明显的大歌剧风格;音乐亦受到迈耶贝尔等大歌剧作曲家的影响。中期的三部歌剧是德国浪漫主义歌剧的杰作。他们都有著“拯救”情节:《漂泊的荷兰人》、《汤豪塞》、《罗恩格林》。晚期他在苏黎世发表了关於乐剧的理论:未来的艺术必须以古希腊悲剧为榜样,成为理想的整体艺术,这种新型的歌剧可称之为“乐剧”。他提出歌剧应选择神话为题材,认为以往的“分曲”结构破坏了戏剧的连贯性,应取消宣叙调、咏叹调、合唱等固定套式的段落,代之以“无终旋律”。他的歌剧的声乐部分常用“念唱旋律”,随著剧情发展的需要自然地进入和消失。瓦格纳在歌剧中有意识地运用主导动机,成为求得音乐统一的有效手段。此外,他的音乐具有很强的交响性。他的作品中最能体现他乐剧理论的就是《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而其集大成之作是根据古代北欧神话“尼伯龙根之歌”写成的四部作《尼伯龙根的指环》。 罗西尼—— 浪漫主义意大利歌剧作曲家。1810年起,作有正歌剧《奥塞罗》、《威廉退尔》,喜歌剧《灰姑娘》、《塞维利亚的理发师》。19年间写了38部歌剧。罗西尼具有天生的喜歌剧感觉和舞台意识。以《塞维利亚的理发师》最为优秀,剧目节奏活跃,高潮处常用重唱作结。他在遵循意大利歌剧传统的同时,作了些细微而有效的创造,他为宣叙调配上弦乐伴奏以增强表现力,讲歌剧的炫技部分明确地记在谱上,罗西尼的歌剧序曲显示了他卓越的管弦乐技巧,常作为独立的乐曲在音乐会上演奏。 威尔第—— 浪漫主义意大利歌剧作曲家,一生的创作代表了意大利19世纪下半叶歌剧发展的历史。26部歌剧中,两部喜歌剧,其余为正歌剧。他不进行改革,而是通过创造来发展意大利歌剧。早期创作代表作有《伦巴第人》、《欧那尼》、《麦克白》。威尔第所采用的歌剧素材,寄寓了人民要求拜托奥地利统治的愿望。他的歌剧包涵4幕,采用分曲歌剧的形式。中期代表作有《弄臣》、《游吟诗人》、《茶花女》,题材转向现实生活,对於人物性格内心描绘更加细致,大歌剧《阿伊达》是他顶峰之作,华丽壮观,气势宏伟,创作以”场“为主,插进”分曲“结构。晚期代表作有《奥塞罗》、《法尔斯塔夫》,前者每幕音乐连续发展,剧中人声与管弦乐达到前所未有的融合,后者是意大利喜歌剧的顶峰,也为这一体裁划上了句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