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孩子的无理取闹,家长的正确做法应该是怎样的?

如题所述

孩子在生活当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小情绪,那么面对孩子在无理取闹的时候,家长又应该如何去做才是最正确的呢?其实家长在这个时候不妨采取冷处理的办法,或者是搞清楚孩子究竟为什么会无理取闹,这样才能够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一、搞清楚事情原因

很多家长认为自己孩子在无理取闹,其实大部分的孩子虽然任性,但无理取闹也都是有原因的。比方说对家长的做法有所不满,或者是身体上有些不舒服等等,对于一些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困了饿了可能都会哭闹不止,而对于两岁以下的孩子来说,并不知道应该如何去表达自己的不舒服。而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到原因,最好的办法还是能从根本上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事后讲道理

在孩子哭闹的时候,你如果给他讲道理,相当于就是在对牛弹琴,所以家长没有必要在孩子无理取闹的时候给自己增加工作。相反的,在孩子哭闹完,或者是认为这件事情已经结束之后,家长这个时候就应该出来给孩子讲道理了。必须要告诉孩子这件事情还没有真正结束,而家长要给孩子说明无理取闹是没有任何用处的,如果有什么意见完全可以直接说出来,到时候大家商量着一起解决。这样孩子慢慢的就会明白,哭闹没有用处,真正遇见问题的时候也会主动和大人商量。如果孩子能够养成和家长沟通的好习惯,那么今后进入青春期之后,家长也能够省去很大的麻烦。

三、冷处理

对于孩子无理取闹的时候,家长完全可以采取冷处理的方式,没有必要去哄她,也没有必要去责骂他。因为在这个时候你说什么都没有用,家长不妨站在旁边当一个看客,孩子无理取闹大部分都是演给家长看的,如果孩子看到家长没有反应,那么也不会再继续哭闹了,久而久之孩子也就明白苦恼是没用的。

孩子的情绪总是变化莫测,作为家长还是应该多和孩子进行沟通,只有这样才能够对孩子有足够的了解,在遇到孩子无理取闹的时候,才能够更快更好的解决。而家长在遇到类似事情的时候更应该充满耐心,而不是遇到孩子任性就不断的责骂,这样反而会给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1-22

孩子正处在非常自我的年龄段,很多时候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会凭感觉做事,会突然变得不听话。爱发脾气是孩子在1岁前后出现的现象,这时他们的自我意识已经逐渐形成,开始有了自己的主张,但又无法用语言清晰地表达。很多时候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只凭感觉做事,于是生气、哭闹、闹别扭成为了他们发泄情绪的方式。很多时候,做家长的都觉得孩子生气比翻书还快,实在是束手无策。


比如之前柠檬在朋友家做客时,朋友的孩子突发奇想想吃西瓜,可是时间已经很晚了,水果店基本上都已经关门了。况且这个季节外面也没有西瓜卖,但孩子突然就发脾气了。全程对父母不理不睬,还闹别扭不吃饭。


如果孩子总是这样莫名其妙的生气、闹别扭,不但会让别人感到不舒服,自己也很尴尬。甚至,将来与外界相处沟通都会有麻烦。这时父母一般会采取三种做法:第一种是跟孩子讲道理,说“不能这样无理取闹,你这样做不对,我都是为了你好”等等;第二种是威胁,跟孩子说“你再这样爸妈就不要你了”或者“我数三声,你再这样我就打你了”;第三种呢是散手不管,随便孩子怎么样,也不管孩子是在哭还是在生气。

但是这三种做法都是有问题的。


孩子生气闹别扭并不是无缘无故的,他们肯定有自己的原因,所以这时候你越是强迫他去做什么事,他越会被激起反叛心理,其实此刻他最需要的是父母的倾听和理解。


孩子年纪还小,他们发脾气的大部分原因是孩子自身发展能力受限导致的。因此他们管理情绪的能力是比较弱的,需要我们家长好好引导。在孩子生气时和他说“不准再生气了,其实起不了任何作用”。生气是我们思维认知对外界刺激的一种情绪反应,就像你受伤了会疼一样,它是一种自然的反应,无法克制。


我们作为家长要做的不是压制孩子的愤怒,而不是放任不管,我们应该让他学会如何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情绪,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让孩子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那具体父母应该怎么去做呢,下面我给大家两点建议:


首先你可以用言语和行动去安抚孩子。


当孩子有愤怒或者不满的情绪时,最好先给孩子一个拥抱,肢体上的接触是非常重要且有效的,这可以给孩子传达一个信息“我是站在你这边的”,他感觉到被爱和被支持,情绪就会慢慢平复下来,不再那么激烈。接着你可以再跟他进行共情,简单来说就是用你的话来点明孩子的想法和情绪,比如孩子因为你拒绝给他买新出的玩具而发脾气,那你可以和他说:“你想要玩具我可以给你买,但是你一因为得不到玩具了而不开心,对吗?”

其次跟孩子进行更有效地沟通。


经过上面那一步,孩子已经能够感觉到自己的情绪和需求被父母看见了,也通过你的行为知道原来除了赌气不说话或者撒泼打滚,还可以用语言表达的方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想法。


这时你可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象、体验孩子的感受。当孩子遇到事情的时候,也要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帮助孩子提高表达情绪的能力。可以和孩子更深入的讨论这件事该怎么做,或者协商如何满足他的需要。这样你才能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以免误会了他们的意思!比如文章开头的那个小朋友,作为父母可以温和而坚定的告诉他,“这是爸爸妈妈暂时做不到的事,不要为难爸爸妈妈”,然后补充地告诉他:“这个需求等到什么时候就可以被满足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2-26
不予理睬。孩子在表达无要求的时候,也是在试探家长的底线。
第3个回答  2021-02-26
第1:先冷静下来倾听孩子的解释,不要马上责骂孩子。第2:分散孩子的注意力,逗孩子开心。第3:孩子哭闹时,先问问孩子的想法。
相似回答